别把打喷嚏不当一回事,不及时治疗可能增加
2021-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69448.html
“阿嚏!”气温回暖,莺飞草长,江南又迎来了最美的季节。但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春天却是一年中最难捱的时节,过敏引发的喷嚏、咳嗽、胸闷、气喘纷纷回归。
图:视觉中国
有些人觉得,只是稍微多打几个喷嚏,只要戴好口罩、减少外出,把春天“熬”过去就行了,医院治疗。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提醒,不要轻视这些常见的呼吸道过敏症状,“上下呼吸道是一体的,过敏性鼻炎早期发病时不及时治疗,将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沈华浩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省特级专家
现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哮喘与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学术成就:在慢性气道疾病分子发病机制和诊治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首次命名哮喘新的类型-胸闷变异性哮喘,提出细胞分裂新理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多次。发表论文近篇,其中SCI收录近篇,总影响因子大于。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Science、NEJM,Lancet,BMJ,JAMA,JACI,AJRCCM,CellResearch,Autophage等发表学术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他的患者中,不少既有鼻炎又有哮喘,常年接受系统化的规范治疗后,病情才得到有效的控制,“上下呼吸道联动治疗,效果才能事半功倍。”5月5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哮喘、珍爱生命”。沈教授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哮喘患者的重视,改善中重度哮喘的治疗效果。鼻炎、腺样体肥大来就诊
男孩意外查出哮喘的征兆
台州的小李(化名)现在是美国某知名大学的大学生,别看他现在长得健硕阳光,小时候却经常打喷嚏、抽鼻子。沈教授第一次见小李时,他还在上小学,一到春天就犯过敏性鼻炎,起床后狂嚏不止,一天要用掉好几包纸巾,没少受小伙伴的“嘲笑”。而且,他的腺样体反复感染,时不时就发烧,家长就带着他来到浙大二院就诊。医生问诊时发现,他除了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还总在晚上咳。这个蛛丝马迹立即引起了医生重视,这说明他的过敏已经转移到了下呼吸道,出现了哮喘的征兆,需要及时干预。此后15年,小李一直在浙大二院接受规范化治疗,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双管齐下。鼻腔和口腔分别喷相应的喷剂,并遵医嘱服用药物。整个小学期间,他的症状一年比一年轻,哮喘很少发作。上初中后,他的过敏性哮喘明显缓解,但又出现了运动型哮喘,沈教授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帮他顺利度过了青春期,一点没耽误学习。现在,他独自一人美国求学,仍坚持遵医嘱服药,鼻炎和哮喘都控制得很好。图:视觉中国
沈教授介绍,浙大二院作为医院,参与了-年的一项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成年哮喘的发病率为4.2%,约万人;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为1.07%,约0万人像小李这样小时候就发病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那将会恶化为中重度患者,严重发病时将危及生命;但规范化治疗后,他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20多年饱受哮喘折磨
一年去10次以上急诊
不是所有哮喘患者都像小李那样幸运,沈教授在临床上也接触过不少中重症患者,“虽然多年来我国的哮喘诊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一部分中重度哮喘患者来说,即使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吸入型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规范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疾病反复发作,生活质量较差,甚至危及生命。”一位40多岁的金华患者王先生(化名),20多年来一直饱受哮喘的折磨,发作的间隔越来越短,发作时的症状越来越重,一些传统药物已经不能有效控制他的病情。病情恶化后,他常常在夜间突然胸闷气急,喘不上气,频繁在深夜前往急诊抢救。家人算了一下,最多的一年,他一共去了10次以上急诊室,好几次情况危急,与死神擦肩而过。图:视觉中国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哮喘患者达到控制标准的仅有40.5%,一年中由于哮喘发作导致急诊及住院发生率达到27%及23%,反复住院治疗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沈教授解释说,过敏性哮喘是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启动‘过度反应’,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所致,其中免疫球蛋白E(IgE)是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的重要介质。“现在一些抗IgE治疗的靶向生物制剂,可以靶向结合IgE,从源头阻断过敏反应,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过敏性哮喘。”处在崩溃边缘的王先生一家,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年,针对哮喘的创新性靶向药物奥马珠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年,该药物纳入医保,并在年1月1日正式实施。去年,王先生成为浙大二院几十例首批使用该药的患者,发作的频率明显下降。同时获益于医保政策,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哮喘要像慢性病一样
长期系统地治疗随访
沈教授告诉钱报记者,调查数据显示,不管是欧美还是亚洲,近20年来哮喘的人数都翻了一番,“明确的成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和全球工业化发展、空气污染、植被破坏、过敏原增加等因素有关。”世界防治哮喘日来临之际,他向全社会呼吁重视哮喘,但不要过于恐惧,“只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哮喘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图:视觉中国
·诊断患者如出现胸闷、气急等相应症状后,及时到呼吸专科的咳喘专病门诊明确诊断,并确定分型(轻度、中度、重度),是否存在并发症。·治疗根据专家制定的治疗方案,定期服用相关药物,并根据病情做出相应调整。过敏性哮喘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药物通常需要常规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主要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医院进行随访,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样定期检测,全程管理。·预防尽可能找出过敏原,患者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其他刺激因素,是防治过敏性哮喘的最有效的方法。冬春等过敏高发的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回家洗手、清洗鼻腔,并经常打扫房间,清除过敏原。哮喘患者可配备“哮喘峰流速仪”,出现不适后吹一吹,自我监测肺功能情况。如果数值出现明显下降,那要尽快就医。医院均可以开展抗IgE治疗▼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冰清编辑:医馆君点个“在看”或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往期推荐
1
长期核酸不转阴的“常阳患者”会传染吗?
2
9岁男孩近半年没长高,得知原因妈妈急疯了
3
学生千万别这样戴口罩,心肺功能损害不可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