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鼻子里很干燥,这是怎么回事

2021-3-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皮肤病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505.html

一到秋冬,不少人鼻子里总是干干的,甚至有些朋友会觉得干得难受,睡觉都会被鼻子干醒。

只是因为环境气候变干燥导致的,忍忍就行?还是因为疾病原因引起,需要看医生?有没有什么日常保健小办法,可以让鼻子舒服一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杨奉玲

丁香医生入驻医师

耳鼻喉科主治医师

如果仅是鼻腔干燥,没有其它不适

可能是受环境影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单纯的鼻腔干燥感往往和空气湿度、空气质量等有关。

鼻子是每个人呼吸的第一门户,它担负着对吸入空气进行温度湿度调节、过滤清洁的重任。

当干燥的空气经过鼻腔时,会带走鼻腔黏膜的水分;当含有污染物质的空气经过鼻腔时,污染物质被过滤后停留在鼻腔黏膜,会刺激鼻腔黏膜产生炎性反应。

这样反复多次的刺激,轻可引起鼻腔干燥,重则可能会出现鼻出血、鼻炎。

除了环境因素

一些鼻部疾病也会导致鼻腔干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些鼻部问题除了会引起鼻腔干燥,通常还会出现其它症状。常见的相关鼻部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类。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冒。

在感冒初期,往往会出现鼻腔干燥、灼热的情况。

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表现。到了恢复期,清水样鼻涕逐渐过渡为黏脓鼻涕。

急性鼻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后会自行好转。

如果实在不舒服,想改善鼻腔干燥,可以把鱼肝油滴鼻剂滴在鼻腔里,或使用生理盐水/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以保持鼻腔局部黏膜的湿润。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药物性鼻炎

这2种情况,容易引发药物性鼻炎:

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萘甲唑啉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鼻喷雾剂、盐酸麻黄碱滴鼻剂等;

长期使用一些全身用药,如利血平、酚妥拉明、阿司匹林、阿普唑仑等,

药物性鼻炎初期常出现难以缓解的鼻塞、流涕,后期因为黏膜上皮脱落,黏膜分泌功能受损,分泌减少,出现鼻腔干燥。

针对药物性鼻炎的治疗,首先要停用引起药物性鼻炎的药物,并使用生理盐水/生理性海水或糖皮质激素喷鼻,改善鼻腔黏膜的功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萎缩性鼻炎

多种鼻腔的炎性疾病、特殊的传染病及全身的营养、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可能会导致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萎缩,从而引发萎缩性鼻炎。

患有萎缩性鼻炎的人,常常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的情况,还会有大量的干臭痂壳。

此外,还可能有鼻塞、头痛、头昏、嗅觉减退等表现。

萎缩性鼻炎目前仍无特效的治疗办法,只能通过局部治疗改善症状。

比如,可以进行鼻腔冲洗来清洁鼻腔、清理痂壳,滴用鱼肝油等油性滴鼻剂从而湿润鼻腔黏膜。

此外,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缩小鼻腔通气腔,从而缓解鼻塞、鼻干等不适。

缓解鼻腔干燥,平时该怎么缓解?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方法很简单,通常使用一些物理方法即可改善,比如:

佩戴口罩湿化呼吸的空气,滤过一部分污染物质;

使用空气加湿器,湿润周围空气;

使用鱼肝油滴鼻剂、薄荷脑滴鼻剂等油性制剂,润滑鼻腔黏膜;

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喷鼻,湿润鼻腔黏膜。

如果采用以上措施未得到缓解,还是需要及时寻求医生建议,规范治疗,避免小问题拖久了变得更严重。

-广告-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用自来水或食用盐兑水冲冲鼻子就好了,但是这种做法可能造成鼻粘膜被刺激甚至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规范使用等渗/高渗的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不易刺激鼻黏膜;当中也不含激素、抗生素、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成分,相对来说更安全温和。

鼻炎患者还可以选择使用洗鼻器。

如果你或家人孩子总是鼻子干得难受,或者经常鼻塞、鼻痒,不妨试试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感受一下久违的鼻腔滋润、畅快呼吸的幸福感。

当前通过丁香医生小程序在线购买鼻腔喷雾、洗鼻器等鼻腔冲洗用品,还可享受秋冬超值特惠,购买组合套装最高立减88元;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线上下单,顺丰包邮到家。趁这次优惠,为自己或家人囤下鼻腔保健用品,方便又划算。

点击下方卡片,先领取优惠券

领取后,根据页面提示点击「去使用」按钮

即可马上在线选购

相关须知:

1.优惠券领取后4日有效。

2.药品由国药堂大药房提供,正品保证。

3.如有更多疑问,请进入丁香医生App/小程序首页-点击右下角「我的」-找到「联系客服」进行反馈。

4.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丁香医生所有。

监制猴鸽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WahidNWB,ShermetaroC.RhinitisMedicamentosa.TreasureIsland(FL):StatPearls,.

[3]ShanaMZucker,BlairMBarton,EdwardDMcCoul.ManagementofRhinitisMedicamentosa:ASystematicReview.OtolaryngolHeadNeckSurg.,(3):-.doi:10./.

[4]TanjaHildenbrand,RainerKWeber,DetlefBrehmer.Rhinitissicca,drynoseandatrophicrhinitis:areviewoftheliterature.EurArchOtorhinolaryngol.,(1):17-26.doi:10./s---z.

[5]SatvinderSinghBakshi.AtrophicRhinitis.JAllergyClinImmunolPract.,7(8):.doi:10./j.jaip..07..

科学审核曾小丽

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bfz/20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