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暑期系列报道十一明明是感冒了,
2021-7-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医生,前两天孩子感冒了,现在觉得耳朵疼,医院看,说是中耳炎,会不会搞错了?
是不是说分泌性中耳炎啊?
怎么感个冒就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呢?
虽然“分泌性中耳炎”也有“中耳炎”三个字,但是与大家所想的耳朵里向外“流脓流水”的“中耳炎”不是一回事。当感冒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中耳腔内的空气就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掉,形成负压,耳朵就开始发闷、甚至积液,从而引发了“分泌性中耳炎”。
一、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咽鼓管?
咽鼓管通俗一点讲,就如同一个“通道”一样,是沟通咱们鼻子与耳朵之间重要的解剖结构,它的一端进入中耳鼓室,另一端则进入鼻子后部的鼻咽部。
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气压、保持与外界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及防止逆行感染等作用。如果咽鼓管在鼻腔的开口被堵塞,就相当于堵住了正常中耳腔“唯一”的通气口,造成中耳腔内的压力低于外面的大气压力。由于压力的不平衡,鼓膜会向中耳腔内凹陷,这时你就会感觉耳朵外面好像蒙了一层纸,耳朵会出现闷胀感。
二、造成咽鼓管堵塞的最常见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鼻子发生炎症时分泌物增多,鼻黏膜、鼻咽黏膜、咽鼓管水肿。再加上有时鼻腔内压力增加,比如不恰当的擤鼻动作,可使鼻腔内的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2.肿瘤:如鼻咽癌早期,可能鼻腔没有任何不适,但肿瘤压迫了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反而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
3.腺样体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可以压迫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
4.长期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造成黏膜水肿,同时可引起下鼻甲肥大,或息肉突入鼻咽部压迫咽鼓管。
这就是“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针对鼻腔的原因。
三、“分泌性中耳炎”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呢?
这个要从咽鼓管的生理解剖上来讲讲。成年人咽鼓管比较窄、长、斜,在张口、吞咽、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间才开放,所以成年人鼻咽部的病原体不容易进入中耳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咽鼓管比成年人短、平、宽,当上呼吸道感染,或婴儿吐奶、呛咳及擤鼻涕用力太猛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四、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听力下降、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有感冒史,随后出现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伴有自听增强感。分泌性中耳炎的耳痛症状较轻,甚至没有耳痛。
·耳内闭塞感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主诉,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或缓解。
·耳鸣一般不重,多为“噼啪”声或“轰轰”声。
五、如何预防
1.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2.如果孩子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
3.让孩子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擤鼻涕时一个鼻孔一个鼻孔的擤,不可用力过猛,防止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逆行入中耳;房间内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干燥而引起鼻腔干燥、发炎。
4.尽量避免宝宝躺着喝奶或哭泣,因为婴幼儿的耳咽管短而直,所以当宝宝躺着喝奶时,不仅容易发生溢奶或吐奶,奶水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建议平时喂奶时,须稍微抬高宝宝的头部。
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都能康复,如果规范地治疗没有好转的迹象,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方法。千万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随着病情发展,耳内的分泌物会由稀薄的粘液变成粘稠的胶状,俗称“胶耳”。如果还不及时治疗,鼓膜会内陷加重,粘在鼓室内壁,导致鼓膜失去弹性,甚至形成粘连性中耳炎,这就是大问题了。
最后请注意: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夫给您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时,一定要遵从医生的嘱咐,配合治疗。
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专业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现代化、医院。医院集医疗、科研、保健、康复为—体,担负着全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责任。
建院多年来,医院秉承“周周有北京名专家,天天有省内名专家”的办院宗旨。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医院耳鼻喉科学术带头人杨占泉教授出任院长;特聘北京医院韩维举教授、医院冷同嘉教授、梁凤和教授定期来院坐诊、会诊;不定期聘请吉林白求恩医科大学一、二、三院耳鼻喉科教授到院指导,还成立了“远程专家会诊中心”,上千名耳鼻喉专家在线为患者解答耳鼻喉难题。
医院针对性的组建“耳病专科”、“鼻病专科”、“咽喉专科”、“头颈外科”、“耳鼻喉中医科”、“儿童耳鼻喉诊疗中心”等分学科专科,通过“细分学科”研究和应用,医院在微创诊疗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配合规范便捷的就医流程,竭尽全力服务广大耳鼻喉患者。
推荐阅读
就诊指南
医院7月21日——30日
专家出诊时间表
长庚故事——跨越公里的山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