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又添一利器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产品: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资料:耳鼻喉科室各类鼻内镜手术例。配套设备:STORZE鼻内镜工作站、美敦力动力系统。使用方法:单手操作,先按住吸引孔,吸除血液,再按前方电凝键,进行血管或创面的止血。总结: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总体良好,使用方便,能同步吸除出血,快速定位出血点,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1、一般资料
选取耳鼻喉科室各类鼻内镜手术例,鼻息肉35例,鼻窦炎40例(包括蝶窦手术8例),鼻出血2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6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2例。
鼻息肉
鼻腔内肿瘤
乳头状瘤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2、器械及操作使用
STORZE鼻内镜工作站、美敦力动力系统、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
所有病例均是常规全麻或局麻下手术,手术中遇见创面或血管出血,影响手术视野,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带吸引管,单手操作,先按住吸引孔,吸除血液,再按前方电凝键,进行血管或创面的止血。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可弯曲,便于塑形,可顺利到达转弯或深在部位止血。
3、手术方法
术?
各类鼻内镜手术中,遇到中鼻甲前端切除或外侧壁切除的,容易伴发出血,影响之后的鼻窦手术,可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普通款先把创面电凝止血,视野清晰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果是在蝶窦手术中,蝶窦位置较深,术中较易出血,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普通款长度可能不够,建议选择加长款此长度足够可以进行深入止血;如有复发性鼻息肉,术中仍需要控制性低血压,便于分辨出血点,达到有效止血;鼻内镜卜治疗鼻出血时,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可以深入到下鼻道后穹窿处、嗅裂区等鼻腔深在部位止血;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时容易出血,一方面可以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止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前端部分易于弯曲的特性,在多角度的鼻内镜下烧灼上颌窦内侧壁、额隐窝后壁等可疑肿瘤的生发中心;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时,卵圆钳夹住肿瘤往咽部下拉,鼻内镜下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于翼愕窝或蝶愕孔肿瘤基底部边来边电凝止血,边分离肿块。
在各类鼻内镜手术中一直困扰手术医师,特别是复发性鼻息肉、鼻腔肿瘤等手术时,鼻腔出血是复发性鼻容易因术野出血过多而导致肿物残留、手术时间延长,甚至产生手术并发症。如何进一步降低手术视野的级别,也是手术医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也有学者研究局麻手术中控制性低血压,能够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中的出血、手术中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后,我们发现比肾上腺素棉片收敛止血更有效,同时避免棉片收敛带来血压升高的副作用、笔者曾经使用鼻内镜+吸引管+双极电凝在鼻腔中同时操作止血,需要助手扶住吸引管,有时双极电凝进入鼻腔深部后难以张开使用,此方法费力费时,对手术医师要求高。而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后1人即可进行操作,感觉在鼻腔中操作“游刀有余”,非常的方便。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实用医学杂志》年第28卷第14期
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
产品规格:
1、普通款,工作时mm长度;
2、加长款,工作时mm长度。
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属于一次性使用耗材,安全、方便。具有以下6大特点:
1、吸液和电凝可分开又可同时进行;
2、高效进行手术过程中的吸液控制;
3、气孔式设计笔形杆利于控制吸液;
4、前端可弯曲塑形的插管在手术中根据不同作用部位能作变形调整;
5、插管中空不易堵塞,且有清洁通管丝备用;
6、低功率操作,耳鼻喉手术功率开到30W以下即可。
在以往耳鼻喉外科手术器械中,较常见是“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器械,但该手术器械存在前端吸引插管角度固定,不能再弯曲塑形,且其插管在术中极易堵塞,反复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诸多缺陷。
在使用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时,用其前端环形头部的侧边轻触出血点,呈点状精细电凝,效果较好,一方面出血可以吸除,另一方面,结出的血痂较小,不易与其前端器头部粘连,就不会拉脱再出血。
综上所述,可凝可吸型消融电极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总体良好,使用方便,能同步吸除出血,快速定位出血点,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消融电极(术中止血装置)
B15可凝可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