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支原体性肺炎的六个方面

2018-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绵阳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典型特征,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影响当今养羊业的发展。

1.病原特征

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该类支原体个体微小,平均大小为0.3-0.5um,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需要注意的是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无乳支原体等也可引起羊的支原体性肺炎。

2.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在自然发病时,主要通过空气一飞沫途径传播染,其传染性很强,发病后可迅速传播并波及全群,并且常呈地方流行性特点。新疫区爆发该病多数是因为引进或者迁入病羊或带菌羊而引起。本病的发病率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阴冷潮湿、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时,发病率较高,并且多发于冬季和早春季节,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肺和胸腔的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经呼吸道排毒。另外,病原体可在耐受病羊肺组织内存活相当一段时间,能够源源不断的向周边环境排毒,因此耐受病羊也是危害性极大地传染源。人工皮下或气管接种的发病症状和自然发病基本一样。

3.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28d,根据其发病状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3.1最急性

该类型病程较短,一般在3d以内,个别者仅为12~24h。病羊发病初期体温迅速升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同时很快出现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经常咳嗽,鼻腔有时有类似血浆的液体流出。对发病羊肺部进行叩诊可听到浊音或者实音,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随后病羊极度衰弱继而死亡。

3.2急性

该类型的病程一般为1~2周,长者可达3-4周。在发病初期,病羊的体温升高,出现食欲减退,咳嗽等。几天以后发病羊呈现痉挛性干咳,鼻腔分泌铁锈色脓性黏液。按压胸壁,病羊极度痛苦,对病羊进行胸部叩诊可现实音区,听诊可现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发病后期病羊可能出现高热、头颈伸直、腰背拱起和张口呼吸等症状,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妊娠母羊大多出现流产。有的羊可能口腔溃烂,唇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出现疹块等。

3.3慢性

本类型大多发生于夏季,常由急性转化而来。发病羊症状轻微,常有咳嗽和腹泻发生。病羊体温在40℃左右,精神不振,身体衰弱,被毛杂乱,失去光泽。如果饲养管理和治疗不及时,再遇到应激,可能会出现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迅速死亡。

4.病理变化

对死亡羊只剖检可见,肺脏肝变明显,颜色呈红色至灰色不等;其表面凹凸不平,切面可见大理石样病变;肺小叶间组织变宽,界限明显。在胸腔和心包有时可见大量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中会有纤维蛋白性物质生成;胸膜表面粗糙,上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样物质。有的急性病例还可能出现一侧或者两侧肺叶与胸壁发生轻微粘连,胸膜常与肋膜、心包等发生粘连。支气管扩张明显,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多汁,并常有出血点。有的病羊病程很长,其肺脏结缔组织增生,发生肝变机化,并可能有包囊化的坏死灶出现。有时病羊还可能发生心肌松弛,肝脾、胆囊、肾脏肿大。

5.临床诊断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其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均与山羊的巴士氏杆菌病极为相似,但是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巴氏杆菌染色为两级浓染的短小杆菌。

6.防治措施

要加强对羊群的日常饲养管理,搞好羊舍内的环境卫生,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外来人员、动物等与羊群接触,同时尽量避免从外地引种,尤其是疫情不明的羊场引种,以防止将发病羊和带菌羊引入。在引种时,要至少检疫隔离1月以上,确认无病后才能并群。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式。紧急发病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可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其对山羊、绵羊均可应用,一般6月龄以上5mL/只,6月龄以下3mL/只,肌肉注射,每年1次。对于羊丝状支原体,可以只对山羊羊群进行免疫注射,而对绵羊羊群可不考虑。对于绵羊肺炎支原体,则需要对山羊和绵羊进行全部免疫注射。

发现疫情时,要马上隔离发病羊群,限制其活动,以避免疫情扩大,并逐头进行检疫,然后将健康羊、带菌羊、发病羊分别隔离,对发病羊群的所在场地要严格测地消毒。对带菌羊和发病羊进行积极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和预防,同时对健康羊要进行紧急免疫。

附:真实病例

年进入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大环境以及价格因素影响,我市生猪市场及肉鸡市场持续低迷,而市场对羊及其产品需求很多。所以很多规模较小的养户为了规避风险不再从事这两项产业,而是转向了养羊业尤其山羊发展较快。那么羊病的预防及治疗直接关系到养户的经济损失,现笔者就一例羊支原体的肺炎的诊疗体会浅谈如下。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病死率很高。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为细小、多变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姬姆萨氏法、卡斯坦奈达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良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红霉素高度敏感,四环素对其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绵羊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有一定抵抗力。

1基本情况

年1月15日,一养殖户来我中心反映,自家养羊38只,均为2岁以上,5天前有3只咳嗽,当地兽医指导用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30毫克全群拌料,未见好转,仍然陆续发病,今晨有2只死亡,我中心即派笔者及工作人员去现场处理此事。经现场调查,现该户共养羊38只(今晨死亡2只),其中山羊8只,小尾寒羊30只,眼观圈舍四下透风,羊群密集,较为拥挤,地面污物冻水混杂,卫生条件极差。

2临床症状

多数咳嗽,食欲不振,有的高烧达41℃,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肺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肺泡呼吸音较弱,呈捻发音。有的羊按压胸部敏感疼痛,触之哀鸣。有的羊腰背拱起,眼角处有脓性分泌物,口角有泡沫状唾液流出。有一只母羊已经流产。死亡羊只死前全身震颤,四肢强直。鼻液带血,最后卧地不起,全身衰竭而死。

3剖检变化

现场对2只死亡羊只进行剖检,2只均为山羊(分为1号羊和2号羊)。剖检可见,1号羊呈典型的纤维素性肺炎,胸腔液体暴露于空气中即成纤维蛋白凝块,肝脏灰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支气管扩张,2号羊胸膜变厚,胸膜与心包粘连,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散在出血点,肝脏有包囊化坏死灶,心包积液,心肌松软,脾脏及肾脏肿大,并伴有散在出血点。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此病为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易感,接触性极强,迁延不断,死亡率较高,往往给养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5治疗

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进行封锁、病健隔离和治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by/18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