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者润之
2021-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12.html
秋季燥邪为病,简称秋燥,是季节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令人不舒服。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进入秋季,鼻炎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又卷土重来的原因,这时便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或疾病程度加重。
秋燥——细辨温凉分而治之
燥为秋天的主气,其中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故燥邪袭人之时,可以出现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表现。
本病是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外感病。肺属燥金,燥气内应于肺,故燥邪多从口鼻吸入。肺合皮毛,故本病初起是邪在肺卫,大多病势轻浅,一般较少传变。症情轻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病程有长有短,多数病人易于痊愈。如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则有少数患者可伤及下焦肝肾,也有个别病人燥热传入营血,出现络伤咯血等症状。
本病的治疗,总以滋润为主,即“燥者濡之”。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那么怎么能顺利地度过“秋燥”呢?
1.不吃或少吃燥热伤津的食物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在烹饪中又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能常吃、多吃。
2.注意科学地饮水
秋天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分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需喝些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3.多吃瓜果和蔬菜
秋季是这样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这时,如果不注意饮食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如:
梨
梨是一种非常适合在秋天吃的水果,它能健脾润肺、补充水分。梨除了可以生食以外,还可以用来煲汤,在临睡前饮用,有润肺、润肠通便、化积食的功效。如果患上燥咳,可以用雪梨加冰糖和川贝母炖汤喝,效果非常好。
甘蔗
甘蔗是一种可以清热、生津、润燥的食物,对发烧伤津、胃热口苦、大便干燥、小便不利、肺热咳嗽等症均有改善作用。秋燥时节饮用甘蔗汁,可以去除内脏燥热,促进排尿。
牛奶
众所周知,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全面的保健饮品。其实,它还是防秋燥的佳品。秋季喝牛奶可以补虚、益肺、润肤、解热毒、润肠通便,有效预防或缓解秋燥。
银耳
银耳炖冰糖是一款十分受欢迎的甜品,可以治疗因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此外,银耳对秋燥造成的皮肤干燥、瘙痒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吃银耳可以使皮肤变得白嫩且富有弹性。
百合
百合味甘苦,不仅能润肺止咳,还能镇静、清心安神,对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4.及时增减衣服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5.重视精神调养,防“秋乏”
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节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季节。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