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卿咽音研究34
2024/10/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林俊卿咽音学说及应用技术系列
《咽声十音诀》第六讲:后通道咽音模型音域的上下统一的发声喊嗓法林俊卿咽音学派对声音的含义理解与其他的声乐学派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声乐学派对声音的理解都泛指声带发出来的声音引起几个腔体的共鸣,如声带的真声、假声、混合声,分别引起的胸腔共鸣、头腔共鸣、面罩共鸣等等。
咽音学派对“声”和“音”的理解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严格的界限,咽音学派认为声带具有三种基本机能:真声机能(真声),假声机能(假声),咽声机能(咽声);经过严格的训练后,声带学会三种混合声机能:真声和咽声结合(真混合声),假声和咽声结合(假混合声),真声咽声假声同时结合(全混合声)。
所以经过咽音发声法训练的声带应该具有全部的六种机能;咽音学派认为真声和假声是通过挤压喉咙发出来的声音,都是错误的声音;只有声带的咽声机能才是健康的声音之源,是在用气流吹响发声管的情况下呈现出来的一种原始的自然的机能状态。
咽声引起的腔体发声管共鸣就是咽音,咽音一般应用于训练混合声,特别是训练应用于艺术嗓音的混合声。比如社会上俗称的三种唱法:民族唱法多应用于真混合声(真声加咽声);流行唱法多应用于假混合声(假声加咽声);美声唱法多应用于全混合声(真声加咽声加假声)等等,没有咽声参与的混合声都不是真正的混合声。
中国古代先人对嗓音有很明确的定义,‘情动于中,发呼其声,声成文谓之音。’咽音学派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丹田气吹动发声管,气流气柱呼出咽声,咽声成文谓之咽音’。咽声和咽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声带的咽声机能是咽音的原因和基础,只有声带的咽声引起发声管的共鸣才能叫咽音;咽音反过来也是咽声的结果和条件,只有在气流气柱的条件下声带才能发出咽声。所以,气流气柱是咽声的必要条件,发声管又是咽音的必要条件,可以看出气流气柱、发声管、咽声、咽音四者是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缺一不可的。
后通道咽音模型的发声方法
我们知道咽音学派是用气流吹响发声管发出声音的,发声管的粗细变化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变化,粗的发声管发出的声音是低的咽音,最粗的发声管决定了最低的音高比如呼麦音;细的发声管发出的声音是高的咽音,最细的发声管决定了最高的音高比如海豚音。
后通道咽音模型是鼻咽口和胸咽口同时振动,引起了鼻腔、咽腔、胸腔组成的发声管通道的共鸣,哼出最低的大气泡音就是最粗的后通道发声管;用捏鼻功哼出最高的尖而亮的小声就是最细的后通道发声管。
所谓咽音模型的发声喊嗓法就是吹响音域内所有的发声管模型,一般是三个八度以上的所有音,无论什么咽音模型都是一样。用后通道哼咽音做滑上滑下练习,就是由低咽音滑上去变成高咽音,再由高咽音滑下来变成低咽音;实际上就是由大气泡滑上去变成小气泡,再由小气泡滑下来变成大气泡。
低的后通道咽音是由长的粗的发声管发出来的,高的后通道咽音是由短的细的发声管发出来的;哼咽音的低音滑向高音的练习就是把粗的长的发声管变成细的短的发声管,哼咽音的高音滑向低音的练习就是把短的细的发声管变成长的粗的发声管。
发出咽音的高低是依靠耳朵的听觉来主观判断的;发声管的粗细是客观的,是依靠后天的训练来主动实现的;后通道咽音模型的发声方法就是根据思想意识上的主观想法,主动地改变后通道发声管的粗细来满足客观上的音高要求,达到听觉上与主客观意识相符合的一致判断。
《咽声十音诀》练习六:上下统一的“嗯”音
后通道发声管咽音模型的发声喊嗓法训练就是哼咽音练习,找到最低的气泡音滑上去哼出最高的咽音,再滑下来回到哼气泡音。滑上滑下反复练习,直到高低音之间上下丝滑没有痕迹,三个八度音色统一音质一条龙,这就达到了哼咽音发声喊嗓法的训练目的。
咽音学派没有音区的概念,也没有换声的概念,就是找到咽声这个声音的核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既能做到哼响哼亮,也能够用很小的声音哼出全部的音域。哼咽音可以很好的训练发声管的伸缩变化,特别是从腹腔到咽腔的整个发声管的协调一致的训练。
后通道咽音模型发声喊嗓法的训练方法步骤:
1.在哼出稳定的后通道大气泡音的基础上;
2.通过张嘴收腹,把后通道发声管主动调细;
.同时把哼低咽音的大气泡向上滑动变成哼小气泡音;
4.在稳定的哼高小气泡音的基础上,向下滑动变成哼大气泡音;
5.用前面的步骤反复喊嗓,直到把整个音域内的音用渐强渐弱的音量哼出为止。
咽音学派有一种独门功夫“捏鼻功”,它非常神奇,可以训练声带发出极高的咽声,是突破高音的秘密武器。“捏鼻功”就是闭嘴捏鼻,不漏一点气息,哼出最高的音,实际上就是训练哼响最细的发声管发出最高的音。
林俊卿博士非常看重“捏鼻功”练习,他认为这是检验真假美声唱法的“试金石”,凡是用捏鼻功能哼出c也能唱出c的就是真的美声唱法;凡是能唱出c但用捏鼻功发不出c的就不是真的美声唱法。
“捏鼻功”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训练声带缩短变薄,并用少量的气流吹响极细的发声管,这就彻底解决了c只能大声唱不能小声唱的声乐教学难题。林俊卿博士对捏鼻功练习要求哼出c以上的音一秒钟以上,能连续哼响五十次以上者可为咽音门槛内的人。
后通道咽音模型的最低音就是哼出大气泡音,最高音就是哼响“捏鼻功”,反复滑上滑下哼咽音就是我们要求的后通道发声喊嗓法。哼咽音发声喊嗓法合格的标准是:在哼气泡音与捏鼻功音之间能上下滑动反复两次以上,一口气持续十秒钟以上者为合格。
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