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又来啦最新指南能否有助于重症患者
2019-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编按
氣
小伙伴们可能有所疑惑,又是气道管理,不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么,无数的推送里也阅读过无数次,还会有什么新的花样?
然而孔子曰:“吾日三醒吾身”,更何况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还有可能随着我们的成长,所有的医学知识或操作,都必然伴随着“经验”的积累。长此以往,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容易形成一种“迷之自信”——我搞不定的插管,换别人也不可能搞定,因为我不但天赋异禀,还经验老道。然而,这些所谓经验,到底是基于个人的,还是几个同行讨论得来的,医院的,还是基于专家的意见?小编认为,基于最新指南,反思自身的前期医疗行为后作出适当调整,以期在未来作出更加有利于患者的理念或实践改进,是所谓最有价值的“经验积累”。试问,我们都能做到吗?
具体到“气道管理”,尤其是“手术室外的气道管理”,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将就,因为这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一念之差的功夫,就“人命关天”,实在是太太太太太重要啦!(前期推送《手术室外气管插管十问》,经多个平台转发后,总阅读量高达数万,也可见众多小伙伴的重视程度,此处点击直达)因此,复习也好,探讨也罢,希望大家在花十几分钟看完此文后,能有所反思,有所收获。
在多个指南或其他总结里,我们都听过诸如“ABCDE”这类概括,其中的A大多都是Airway,即气道,气道管理在多种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这也是麻醉科医生在院内抢救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关于气道管理,指南几乎年年有更新,虽然更新内容或许不多,各个国家之间可能也略有不同,但总体趋向于越来越完善,指导性越来越强。我们不喜欢推送长文,一是码字太累,二是完全没有阅读乐趣,读完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最后花了好长时间也get不到重要讯息。今天我们采取的形式是,简单浏览最新指南,而后从几个重症或困难气道的实例,试图证实新的指南在气道管理中的实际指导作用。
闲言少叙,是时候祭出最新的指南了——发表于年2月BJA的《年DAS/ICS/FICM/RCoA:成人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管理指南》,是由来自英国的“困难气道协会”“重症监护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学会”“皇家麻醉医师协会”等共同发布。指南共30页,貌似很长,我们就直接看图吧。
图1:团队组成及功能
英国医疗机构的严谨通过此图依稀可见。一个插管团队,整的好像一场英超大战,有教练、前锋、中场、后卫、守门员,每个队员的站位、职能都无比明确——甚至罚下一人两人,怎么继续打赢,也有预案。此外,该指南认为,气道设备应在整个院内标准化,应将标准化的气道车推至床旁进行操作(国内实际上很难:成本极高,用到的机会又极少)。十分强调团队的作用:一次重症患者插管行动,需多成员的团队协作(国内似乎更难:流程基本是,电话通知麻醉科,等待,一人插管,成功:返回,失败:……)。指南还强调了领导者的作用,并要求其尽可能不参与具体操作,时刻保持全局意识。
图2:插管前检查清单
此时再次强调了团队领导的作用:确保团队成员分配角色明确,并于团队分享插管的ABCD计划,同时征求意见。如非紧急气道,应考虑尽可能完善插管准备清单,明确各事项。反思了一下,我们往往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斑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