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要警惕3种体质人群易上火4个
2021-9-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春节过半,在“大吃”了几天后,身体往往容易出现“上火”的状况。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些现象:鼻子上火,整个鼻腔都破皮了;嘴唇上火,先是疱疹,后来就变成溃疡了;还有咽喉肿痛、便秘、口干口苦等各种情况找上门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去医院小题大做,硬扛又坐立不安。那么,冬天为何容易上火?有何妙招应对?又有哪些人需要格外注意呢?
易上火的四大原因
一、食补过度,滋生内火
忙碌一年春节回家,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聚会,大吃大喝不可避免。但是顿顿如此,也不免对身体造成负担。当过多地进食热性为主的食物,如羊肉,不但本身不容易消化,还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甚至会出现“火盛三焦”。
上焦火盛表现为口鼻生疮、咽喉肿痛,舌尖赤红、舌苔黄厚,易导致上呼吸道、咽峡、扁桃腺、口腔粘膜疾患;中焦蕴热表现为口干、口臭、大便秘结,舌苔焦黄等;下焦火热表现为尿色黄赤,尿道灼热,痔疮出血等。
此外,温性体质多吃温性食材,或者寒性体质多吃寒性食材都会上火,因此冬季进补需辨清自我体质后,再科学进补。
进补的原则遵循:体质偏温人群宜吃凉性肉类,如猪肉、鸭肉、鱼肉等;体质偏寒人群宜吃温性肉类,如羊肉、鸡肉等。
推荐食谱:
野菊莲心麦冬饮(温性体质)
野菊花、莲子心、麦冬各3克,兑热水,作为代茶饮服用。
有清热祛火、滋阴养心的作用,适合口舌生疮、口干咽燥、心烦意乱的人。
山楂玫瑰饮(寒性体质)
生山楂3克、玫瑰花3克,泡水饮用即可。
对体内有寒湿瘀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保暖过度,心生虚火
很多老年人本身有乏力、嗳气、怕冷、四肢沉重酸痛等毛病,其实已经暴露了心气不足、心血耗伤的问题,并且为抵御寒气,他们冬天出门时往往会穿很多。
冬天是需要穿多点,但是过犹不及,如果过度捂得太厚实,反而会让心阴耗损加重,捂出心的虚火,如果不及时干预,还可能发生心悸心慌甚至心绞痛的后果。
推荐食谱:百合鸡蛋羹
鸡蛋克、百合克、盐、味精、香油
将百合置清水中浸泡一夜;百合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置旺火上炖1小时至百合酥烂;将鸡蛋磕开,去蛋清留蛋黄,充分拌匀,倒入汤锅搅拌;撒入精盐和味精,淋入香油再略炖片刻即成。
百合性寒,有清热养阴、清心热、清心火之功效;鸡蛋性温,补心阴,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两者同吃可以养心安神、生津润肺
捂对了关键部位,全身都能保暖:
注意脚部保暖
脚是人类“第二个心脏”,要让血液循环变好,必须先让脚温暖,血液畅通,自然能驱除酸痛、增加免疫力。建议可以每晚进行泡脚,水温保持在38-40度,感觉温温热热的就可以,泡10分钟左右即可。
脖子、头部遮风
脖子、头部是许多重要血管分布的地方,如果因为温差而收缩,很容易造成血栓掉落,或是血管破裂。建议进出温差大的地方、风大的地方,一定要保暖头颈部,戴上围巾、围脖、帽子等,避免中风。
三、劳累过度,虚火上炎
年底工作忙、压力大,易着急生气,从而气郁化火,易生肝火。表现为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头晕、面红目赤等,甚至还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火,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口舌糜烂、尿黄灼热等症。
且春节假期常常会作息时间不规律、总是熬夜会损伤正气,导致防御外邪的能力下降,长此以往,暗耗人体阴液,会出现口干咽燥、目糊干涩等虚火上炎的症状,这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推荐食谱:酸枣仁汤
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用水煎服,分3次饮用。
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而引起的失眠,表现为虚烦失眠、心悸、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等;适用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衰弱、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
四、冷热交替,身体干燥
冬令时节,室内外温差大,中医认为,室内外气温的冷热交替,使得毛孔收缩弛张功能失调,病邪易乘虚而入;现代医学认为,气温冷热交替,易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黏膜免疫功能下降。
加之各种暖气、空调、电热毯等取暖大法都可能把室内少量的水分烘干,人体皮肤黏膜缺水,加重干燥程度。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鼻腔出血等上火症状。
建议北方的朋友们在室内放一个空气加湿器,减少室内的空气的干燥性;而南方的朋友尽量减少空调开放,多开窗子通风换气,呼吸新鲜的空气也可以有效降火气。
推荐食谱:黄瓜猕猴桃汁
黄瓜克、猕猴桃30克、凉开水毫升、蜂蜜两小匙
黄瓜洗净去籽,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
黄瓜性甘凉,能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可缓解身热、烦渴、咽喉肿痛;而猕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肾和胃经,功能解热止渴,两种合用还能润口唇。
三种体质人群要注意
1
阴虚体质者
阴虚体质的患者往往性情较急躁,是非常容易动心火和肝火的,由于体内的内分泌失调,经常会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出现;且这类人阴液不足,易生内热,多表现为颧红目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等。
所以这类人群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随时保持心情平和、有畅通的宣泄舒压管道,才能避免上火。
2
湿热体质者
湿热体质者因饮食不当、进食辛温刺激性食物而易出现上火症状,常感口苦、口有异味、大便粘滞、小便灼热,舌苔黄腻等。
这类人无论是吃太冷、吃太燥热,身体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平衡,建议少食辛辣,多吃温性的食物。在吃补药、补汤时候,记得添加一些比较凉性的食物,以平衡药性。
3
下寒上热之人
以女性为多见,常感下肢冰冷,手脚冰凉,同时又心烦失眠,口腔溃疡,口干舌燥等,此为肾阳不足、肾水不济的心火,是阳虚于下而虚火浮越于上的表现,这些人群在冬季尤易上火。
建议可以从日常调理“下功夫”:艾灸既有补阳功效,又有潜阳作用,是调理上热下寒较为适合的方法,它能够驱除寒、湿、淤,也能消除中焦淤阻,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等推动心肾相交的功效。
今日节目预告
《新冠疫苗接种全攻略》
随着国产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北京、上海、浙江等多个省份加快启动大规模接种。怎么预约、谁能尽快打?哪些禁忌症不能接种?有不良反应怎么办?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本期名医直播特邀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益民、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盛吉芳,为您一一解答。精彩节目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