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给娃这么吃整个冬天都不得病
2021-9-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今年的11月7号是立冬节气,立冬标志着一年中冬天的开始,而在这个节气到来之际,家长应该怎样“保卫”孩子的健康呢?此外,看看北师大长春附校在这一天是怎么带孩子玩耍的,现在听八卦细细道来。
1.衣:压箱衣服先洗晒
立冬后,秋高气爽的天气正式结束,冷空气活动频繁,早晚间寒意渐浓,儿童机体抵抗力低,是感冒的易感人群,因此家长要注意天气变化,除了晚间给孩子盖好被子外,还要给孩子增添衣服,不可再追求“秋冻”。但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因为小孩子好动,如果穿得过于保暖,就容易因出汗多而受凉。孩子穿的衣服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
有一点,可能不少家长忽视了,那就是发现孩子要加衣服了,往往从衣柜里取出至少半年没有穿着的冬装,给孩子套上。然而整个春夏放在衣柜里的棉被和冬装,会吸附大量的游离甲醛,拿出来马上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甲醛是一种过敏源,当从纤维上游离到皮肤的甲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人产生反应皮炎,轻者会发生皮肤过敏、红肿、发痒等症状,重者会连续咳嗽,继而引发气管炎和多种过敏症——而孩子尤其容易感染上述疾病。专家建议,压箱底的衣服在穿着前最好洗涤、晾晒,以消除过敏因素。
2.食:做好“四补”保健康
很多人对“冬季进补,上山打虎”这句话都耳熟能详,那么,孩子在立冬节气到来之后应该怎样正确进补呢?
一补维生素。冬季,儿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只有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才能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冬季时令蔬菜如大白菜、萝卜、豆芽、菠菜、生菜等,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家长可以合理搭配,经常变换花色品种,让孩子各方面的营养素都充足。
二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调节食物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大便通畅,这对体内毒素的排出十分有利。冬季,儿童应多吃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甜薯、高梁等粗粮,黄豆、红小豆等豆类食品以及菠菜、芹菜等蔬菜。
三补菌藻类食物。香菇、猴头、银耳等菌类食物及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磷、碘等,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
四补润燥食品。冬季气候干燥,可以让孩子多吃些润燥食品。萝卜能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除燥生津;冬瓜味甘性凉,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等功效。另外,蘑菇、苦瓜、白木耳等,也有润燥的作用。
3.住:开窗通风不可忘
冬天天气冷,很多人不喜欢开窗,以为这样可以让屋子总是“暖和”,殊不知会招致很多健康隐患:氧气含量低,易引发脑缺氧,继而出现头昏、头晕等症状;空气不流通,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的霉菌;还会导致家中的甲醛、煤气、油烟等毒雾不能及时排出,危害人体健康。
据测定,在门窗紧闭、空气污浊的环境里,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高达数万个,开窗通风后细菌数就只剩下数千个了。养成每天开窗通风的好习惯,对全家人健康至关重要。但是,通风也要讲究方法。天冷没有雾霾时,最好每天早晚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开窗时,孩子此时应尽量少在窗边活动,如果窗户正对着小孩的床,可以只开一个小缝,产生空气对流即可。
此外,冬天有些孩子早上起来都会感觉喉咙很干,容易咳嗽,在排除患病等原因之后,要考虑到,这很可能是室内的湿度比较低引起的。因此,冬季需要对室内进行适当加湿。
除了使用加湿器外,也可以采取传统的方法,比如,在屋内放一盆水,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在家里放上一台空气净化器,值得注意的是,冬天在使用净化器时,经常注意检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清洁程度和过滤器状态,及时更换过滤器,以避免二次污染。
4.行:户外运动好处多
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霜,孩子的抵抗力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冬季,小朋友在室外进行锻炼时,身体会经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对感冒、气管炎等冬季多发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阳光照射的时候,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能够促进人体的造血机能,对预防和治疗贫血都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的好处。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菌和病毒,对人体有消毒作用。
立冬以后,孩子要加强户外运动,可适当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风太大,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肿,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加重身体的负担,乃至出汗太多,反而招致感冒。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油脂等以防皮肤冻伤。
立冬以后,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寒冷,有时还会有风沙,因此,家长在带孩子户外运动时,要教会他不要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在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避免冷空气刺激引起上呼吸道炎症。
在立冬的这一天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这个主食——饺子。
七种好吃到哭的饺子馅儿↓↓↓
虾仁鱼肉馅
莲菜大肉馅
青瓜鸡蛋馅
木耳猪肉馅
猪肉大葱馅
豆腐粉条
中国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之后如何进补,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关键!记住这“5个三”进补法,让孩子整个冬天不生病!
1、保平安的“三个肉”
▌羊肉——益气补虚
天气渐冷,孩子成为感冒的重灾区。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增强御寒能力,是补养身体的最佳选择。
萝卜炖羊肉
材料:萝卜、羊肉、植物油、料酒、酱油、盐、白糖,葱、姜少许。
做法:将羊肉、萝卜洗净切块,分别焯水备用。锅内放入油,油热至七成时,加白糖,用铲子不断地搅拌至糖冒泡时放肉翻炒,待肉均匀上色后,放酱油,同时放葱段、姜片。
盖上锅盖炖5分钟后放入热水,用大火炖开后,放料酒,改为文火炖。待肉六成熟时,将萝卜倒锅内,放盐,把肉和萝卜炖烂熟即可。
▌鱼肉——益智健脑
鱼肉富含多种蛋白质,具有益智、健脑等作用。而且鱼肉比其他肉类细致嫩滑,很容易消化,非常适合儿童食用。
清蒸鲈鱼
材料:鲈鱼、葱、姜少许。
做法:鲈鱼去内脏,清洗干净,姜切末,用少量开水侵泡备用,葱切段备用~
将鲈鱼放在碗里,倒入少量姜汁、葱段腌制十分钟左右,蒸锅里面再放适量水,将腌好的鱼肉上锅蒸,锅开五分钟关火即可。
▌鸽肉——壮体补肾
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鸽肉不但营养丰富,且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能防治多种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在秋冬多喝鸽子汤,可以增强体质,增加皮肤弹性,改善血液循坏。
鸽子汤
材料:乳鸽、红枣、枸杞、香菇、姜、香葱
做法:把鸽子洗净焯水备用,姜片、香葱与乳鸽同煮,大火煮开,加入香菇,红枣,用中小火炖一个半小时,最后加盐,改为小火慢炖一小时即可。
2、促消化的“三个酸”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秋季饮食的一个主要原则。酸味食物能帮孩子健康地迎接冬天。
▌柠檬——预防感冒
柠檬的维C含量很高,具有抗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孩子感冒时一天喝上至毫升的柠檬水,可以减轻流鼻涕,尤其是刚感冒时,可以不药而愈。
▌酸枣——镇静安眠
酸枣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冬天容易疲劳,不妨吃点酸枣或泡水喝,不仅可以缓解疲劳,对治疗心烦、多梦、神经衰弱都有较好的作用。
▌酸梅——滋养肝脏
酸梅属于碱性食物,特别适合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提高抵抗力。酸梅用来煮汤、炖肉都不错。
3、驱寒暖身的“三碗粥”
▌小米红枣粥——补血健脑
立冬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赶紧给孩子熬碗小米红枣粥吧。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的孩子。
材料:小米、红枣、红糖
做法:把小米和红枣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1小时;待粥煮至粘稠,出锅前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融化到粥里即可。
▌山药瘦肉粥——补脾止泻
冬天很多孩子都有胃寒不适的问题,这时候喝点山药瘦肉粥很有好处,能够滋补脾肾敛汗止泻,也是一款非常有效的秋季腹泻食补方子。
材料:山药、猪肉、大米、盐。
做法: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熬煮成粥,再放入山药块、猪肉末搅匀煮至山药和猪肉熟透;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后即可关火。
▌葱白粳米粥——风寒感冒
天气这么冷,孩子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这时候来点葱白粳米粥,能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
增食欲的“三蔬菜”
▌小白菜——补气养胃
小白菜养胃和中,味苦微寒,通畅利胃。
小白菜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还含铁、磷、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等,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
▌红薯——提升免疫
红薯被称为菜篮子里的“冠军菜。”
不但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这种强效的营养元素组合能提升免疫功能。
▌萝卜——滋养身体
“冬吃萝卜夏吃姜”,相信这句话妈妈们听不少了。
萝卜虽然性寒,不过只有生吃才会有寒性,秋冬盛产的时节天气渐冷,非常适合食用萝卜来滋养身体,用萝卜煲汤或者翻炒萝卜丝都是不错的菜肴。
立冬的到来家长是不是也要教给孩子几首美美的诗词呢?
立冬
(作者: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作者: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说了这么多,八卦带大家去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看看人家怎么过立冬的,可热闹了。
为让同学更好地感受到立冬的节气,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二年组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
在教室里老师和同学讲述活动的意义,教学生包饺子的注意事项。
同学们和家长围坐在一起,开始亲手实践,场面很是精彩,还出现了许许多多奇怪的饺子,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成果,满意地笑了。
在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餐桌,孩子们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感受到了属于这个年纪别样的成就。
饺子由皮和馅组成,不同的馅就像是不同的学生,而皮则是学校,“皮”里孕育着一代代的“馅”,将他们在不同时间里煮熟,变为一个个“骄子”。你们,将会成为学校的骄傲!
八卦看后真是羡慕不已呀,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呀,真打算重过一次小学呀。
科普小常识:
1、解读立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2、民间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食俗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墨轩编辑整理/制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