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书单英伦回忆,探寻一座城市的文

2020-6-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高跟鞋的暑假目前看来都会留在上海,预告一下在8月的第一天vlog更新,??高跟鞋解锁时尚制片人新身份。这一期「悦读书单」我们请来了好朋友月亮先生,听他和我们分享英伦书单,跟着他的文字踏上一场伴着纸墨香气的英国旅程。一定要多看书,书中藏着我们此生都难以得见的旖旎风光…

??London

二手书店藏着一座城市的脉络,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会去书店转转。

每个躲在书柜后面的脑袋,

都藏着一个注定会飘向某个方向的灵魂。

/BookMongers

ColdharbourLn,Brixton,London

工作日晚上的Brixton,只要遇上一点点雨,就冷清到几乎没人了。整条街的店铺都无精打采的,只有BookMongers的灯光还是沿着橱窗散了一地,暖洋洋的。

最近几年往返伦敦,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去BookMongers看看。这家传奇书店是Brixton的“钉子户”,几十年来看遍整个社区的混乱、危险、淘汰、升华、革新和丰富。即使在全伦敦的家长都禁止自己的孩子去Brixton的年代,依然可以看到每个白天,穿着体面又有些羞涩的年轻人,迈入BookMongers的大门,在书堆后面找寻半天。

地租飞涨已经逼走了伦敦的大部分二手书店。曾经是二手书店圣地的查令十字街,如今腾笼换鸟,被餐厅、便利店和房屋中介所占据了。BookMongers倒是像个硬核老炮似的在Brixton一呆就是几十年,而且越活越坚毅。

书店依然是个交朋友的地方,或者说始终是个能够交到好朋友的地方。每个躲在书柜后面的脑袋,都藏着一个注定会飘向某个方向的灵魂。

月亮先生

旅行作家,独立摄影,著有旅行随笔集《偏偏是旅人》,作品集《指尖以下,回忆以上》

”月亮先生的旅人歌“主理人

Q:现在年轻人想要读书,但是面对各种书单、排行无从下手。你平时发现新书的渠道是什么?

A:我觉得先明确自己的兴趣很重要。兴趣会引领我们找到很多东西而不必盲从。逛自己对味的书店会比较容易发现惊喜。不过大多都是遵循最近需要做的研究而关键词搜索来的,并且,只要没读过的,都算新书。

Q:一本书读完很容易忘记其中细节,你是会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还是有其他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A: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细读,有很多的书观其大略即可,应该在意的通读之后获得的体验和思考。如果要研究得细一点,做读书笔记和摘录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读书本来就不是什么投机取巧的事儿,没有便捷的办法。

Q:现在网购图书和电子书都很方便,你依然钟爱逛书店的理由是什么?

A:跟每到一个地方爱逛菜市场是一个道理,不被计算过的人生才算有趣。

??Home

阅读其实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于演员而言,扮演一个角色就是体验新的人生

于爱书者而言,打开一本书就是进入一个全新世界

这一次,我想去英国看看

《伦敦传》/彼得·阿克罗伊德著

在最近的大片《掠食城市》里,伦敦又被结结实实地嘲讽了一把。那个时刻在移动,总是在摧毁或者吞噬其他小城市的庞然大物,就被叫做伦敦。原著作者菲利普·雷夫在自己的朋克世界里重新塑造和勾勒了伦敦从西威斯敏斯特一个泰晤士河边小小的区域扩展成如今连接着上百个城镇的大型都市群。

但是伦敦选择的传记作者只有彼得·阿克罗伊德。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二战之后最为成功的传记作家之一(他采访整理的《莎士比亚传》、《牛顿传》和《狄更斯传》都被奉为当时最伟大的传记作品)。而是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能够冷静地陈述事实,给予细节。彼得善于不动声色地引导读者自己去思索背后的逻辑和是非曲直。虽然当年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评论家总说他狡猾,因为他并不轻易发表经由自己主观判断的观点。但事实证明,尽量不让自己的主观和见解干扰写作,对成就一部伟大的城市传记有多重要。

彼得终其一生不认为传记作家能够真实触及到任何一位被传记的人的想法的,这本来就极其适合伦敦这座彼此不同但又互相死死粘连在一起的社区集合。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喜欢的那个伦敦,而不仅仅是彼得的伦敦。

《彼得兔的故事》/BeatrixPotter著

没错,就是要推荐一个绘本故事,以及卓越的儿童绘本作家:BeatrixPotter。绘本本来就是英国出版艺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工业革命的强大推动之下,绘本成为了普及大众教育和推动自然科学研究的极大助力。当时绘本的精美,用色的层次以及线条的细致,堪称绝美。

绘本也成为了老姑娘Beatrix最深重的倚傍和最有力的武器。这个地道的在伦敦长大的姑娘,最终却成为了英国湖区的保护神。比起当时乌烟瘴气的伦敦,Beatrix显然认为给她带来了欢乐童年以及创作灵感的湖区自然更讨人喜欢,它们不应该因为缺乏资金而沦为城市工业的“死囚”。

Beatrix自己先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湖区农场主,并且动用了大量通过出版绘本赚来的资金开始大量收购湖区经营不善的农场,以免它们落入“贪婪而野蛮”的工厂主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手中;并且在死后将所有收购的地产捐献给了致力于保护湖区自然和生产方式的湖区保护协会。如今当我们前往温德米尔以及附近地区,陶醉于英格兰最美的湖光山色之时,眼前90%的地貌,都是有这个协会在长期的努力之下保护起来的。

我建议你最好去位于湖区中心的Highland的Beatrix故居去看一看,那里有这个了不起的小个子女人对那片土地最深沉的情感。在故居旁边的纪念品商店里,依然有珍贵的当年《彼得兔》首版的口袋书在出售。这比那部噱头十足又浮皮潦草的大电影要迷人得多。

《家中的简·奥斯汀》/LucyWorsley著

想要知道英国人多喜欢简·奥斯汀?在夏季去一趟南汉普顿就知道了:位于温彻斯特大教堂里的简·奥斯汀幕前会被大量的白色玫瑰铺满;Chawton的奥斯汀故居也是长年游客不绝;更重要的,是贯穿整个夏季的近百场复古舞会。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游客,穿起特别订制的简·奥斯汀时期的服装,按照舞会时间表花蝴蝶一样地往来各地。

BBC的一系列翻拍让简·奥斯汀再度在全球氛围之内热度爆棚,但并不能就此贬低简的位置。她手术刀式的观察和描摹是英国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她让英国乡间和闺房之乐极其丰富而且正面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以至于伦敦的出版商甚至写信给夏绿蒂·勃朗特,希望她能更多地像简·奥斯汀那样写作。

但依然没有多少人知道简·奥斯汀确切完整的一生。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女作家之一,她与姐姐卡珊德拉之间的信件在她去世之后被迅速焚毁,这让我们失去了研究她的第一手资料。千万别去看她侄子爱德华写的那本纯属骗钱的冒牌回忆录。那只不过是亲戚们想要蹭奥斯汀名声的潦草之作罢了。

著名历史学家LucyWorsley的新作《家中的简·奥斯汀》是这几年公认的关于简·奥斯汀的最佳作品之一。冷静如BBC纪录片的行文风格,却在尽力地寻找出简所处时代的真正风貌和各种农舍乡绅的生活细节,同时试图揭示处于大变革时代的简·奥斯汀对于女性的剖析和思考。你最好能在南汉普顿边旅行边阅读,你会发现很多英格兰乡野的精髓,依然在南汉普顿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英格兰乡村难以想象的韧性的一部分。

《TheBrontes》/JulietBarker著

你或许已经在夏绿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的作品里读到过霍沃斯的风光。那是工业革命之后典型的,被边缘化和濒临死亡的“绝命小镇”:千余人口,大多贫困潦倒,衰微的教堂、总是被放倒的墓碑,还有时不时席卷而来的瘟疫和结核病。

现在的霍沃斯依然宁静,收拾得干净利落。但那条从勃朗特故居出发,沿着墓地绵延向附近丘陵的,据说是勃朗特姐妹时常散步的小径还是有点吓到我了。冬季的狂风经常漫山遍野地扑过来,让那些本来就有些悲伤的枯黄色草甸和整座小镇都在瑟瑟发抖。

JulietBarker将勃朗特一家的困境几乎勾勒到无处可逃:作为牧师的父亲收入微薄,唯一的兄弟自暴自弃且酗酒成性;因为经济拮据,勃朗特一家几乎不与镇里的人来往。姐妹们每天最大的主题,就是怎样想法设法补贴家用。夏绿蒂短暂的家庭教师生涯是让她倍感耻辱的经历,但退出之后与艾米丽共同开设的学校在6个月内没有一个学生报名而被迫关闭……

姐妹们为书不多的消遣,就是阅读和写作。父亲的渊博学识为姐妹们的写作打开了一扇窗。长年积压的孤闷,让姐妹的作品往往拥有更为磅礴的力量。当然,因为社交和经济的限制,她们永远无法像简·奥斯汀那样几近雕刻般地描写乡村生活,只能将所有的精力,寄放在对荒野和小镇的想象之上。

TheBrontes是一本很好的“读前调查”。JulietBarker长达多页的巨著,着力地将三姐妹从她们备受瞩目的作品背后拉出来,站起来,变成鲜活的个体:夏绿蒂是永远对写作和出版野心勃勃的那个人,她几乎把《简·爱》的出版当作孤注一掷的搏命机会,艾米丽虽然在文字中的力量更为磅礴和激烈,但仍是一个对文字保持单纯喜好的妹妹。我向来不喜欢夏绿蒂的野心(《简·爱》在我心中的排名也远不如《呼啸山庄》),但又指摘不出什么来。在当时霍沃斯入孤岛一般的困境之中,任何激烈的呐喊和挣扎,都有可能是一个机会,只是为了活下去。

《查令十字街84号》/HeleneHanff著

我并不是想谈《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本被称作“爱书人的圣经”的作品,不能只是一部现代爱情片里的蹩脚道具。尽管Helene来自美国,但我依然决意推荐这本,是想聊聊与之相关的英国二手书店。

两个月前我在威尔士与英格兰的边陲小镇Hayonwye,参加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一个以阅读为基石的大型节庆HayFestival,短短三天时间里有3万人涌入人口只有余人的小镇。由于没有足够的酒店客房容纳书迷们,我只能住在聚小镇有20分钟步行距离的帐篷营地里。

HayonWye找到了自己的机会。微型小镇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共拥有20多间大小不一的二手书店。几乎全英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会来到Hayonwye,或者至少保有一到两家二手书店的社交账户或者电子邮箱。英国全境的二手书有接近一半都以这里为中心来流通。在别的城市书店纷纷倒闭,重开成电影院的时候,Hay却把城里最大的电影院,开成了全英国规模最大的二手书店之一。

对Helene以及很多其他爱书人来说,二手书店是情感归宿,是天堂,是更理想的世界。曾几何时,二手书店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对书的不同历史版本的执拗,大约可以等同于现在对于不同版本的球鞋,或者不同限量版的包包的执念。在二战刚刚结束的那个十年,整个伦敦都很困顿。但查令十字街上的二手书店,基本上都维持住了营业。那是当时伦敦二手书店最密集的区域了。

小书有迷人的简洁。现在的人可能都不再写信了,可能相当一部分人连一封像样的情书都没写过,我们也可能不会再有下一本书信体小说了。但一切仰赖纸笔的远距离表达都有一种其他文体无法达到的凝练和直抒胸臆。一个挑剔的普通编剧,和一个热心的书店经理。从彼此信上的“Haff小姐”变成“亲爱的Helene”,而对方也回以“亲爱的弗兰基”。一种“友谊之上,恋人未满”的遐想油然而生,尤其在那个速度很慢,时光不长,一生也许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这样的遐想自然,而且美好。

弗兰基工作的二手书店早就关门了,如今原址是一家金!拱!门!只留下街角的一块铜牌,标识着曾经书店的存在和Helene的作品。二手书店几乎已经全部撤出了查令十字街。

战争并没有击垮查令十字街的二手书店,而是地租。

想想很好笑。

《巨匠与杰作》/毛姆著

既然推荐书单,怎么能缺了我最爱的作家。

但我并不想推荐大热的《人生的枷锁》,或者《月亮与六便士》。而是这本毛姆应约写的十篇文艺评论。只有在这样的问题和角度之下,毛姆那种又温柔又刻薄的文风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实是毛姆应美国《红书》的邀请,选择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这份工作吃力并且并不讨好。尤其是遍布英国的那些文艺评论家们,巴不得有一个耀眼得不得了的靶子好好地撕扯一番,同时赚足名声和饭票。对毛姆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战争,所以每篇评论,就像一篇檄文,你甚至能从字里行间闻出一丝紧张感,像捕猎的豹子,弓起的身子随时准备进攻似的。

研究作品的角度多种多样,但毛姆偏偏喜欢从作家生活的细枝末节,甚至花边新闻里寻找真实性格曝光的时刻。他甚至表现出了少有的“狗仔队精神”,在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的路上狂奔。这套近乎佛洛依德式的钻研当然辛辣而且不留情面。在那个还没有社交平台的时代,我们就大约知道了这些作家的“月之暗面”:巴尔扎克视所有的借款为馈赠;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赌如命;最不苟言笑的托翁其实是个沾花惹草之辈,还染上了梅毒……一种形象上的“道德崩塌”换了对其作品更通透的解读,这是毛姆追求的效果。

当然,也许是毛姆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评论太不留情面,所以生前也迟迟不同意出版自己的传记,生怕哪些经历又被拿出来反复咀嚼(他也是个经历丰富的人……)。结果,后人们还是用他解读其他作家的方式来解读了他。

上帝没有饶过谁,大笑。

??Shanghai

阅读时,需要用适合的气味相佐

去提炼和升华你当下或愉悦,或悲伤的情绪

闻香品茗,所有未尽的言语皆被缱绻成一缕香韵

正如美酒配佳肴,习惯在阅读时分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逸的氛围,点一支香薰,品一口红茶,思绪就顺着这一缕香飘进书中的世界里,这一刻我和外面的世界是有结界的。

我对阅读时分的香味选择有一点自己的小挑剔,平时缱绻甜蜜的花果香都略显稚气,在我心中能和纸墨香气相称的只有茶香。茶叶我一向偏爱TWGTea,品质好选择又多,每一次挑选茶叶总是要迷失在目录中,目前最爱是奶香乌龙。边翻开书页边呷一口入喉,舌尖尚未触到了乌龙的涩感清醇,奶香味倒先溢满鼻腔。

TWGTea还有香薰蜡烛也是在店里买茶时意外发现,十几种茶香味让我再次陷入选择综合症。最后选定了银月和玫瑰茶,银月是绿茶?莓果,玫瑰茶则是红茶?玫瑰,两组完全不同的味道用来配不同氛围的书~茶香base的香氛蜡烛气味清幽,温润茶香将文字赋予的万千情绪都细腻围裹住,然后巧妙地化为一片轻柔却掷地有声的余韵,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回味·······一场阅读就该有茶香相伴,便不再寂寞。

??写在后面的话

什么是好书?

只要让你有斩获的,就都是好书。

答应我,一定要多看书

因为那里有你从未目睹过、抵达过的辽阔星河

悦读书单

京都岁时记,邂逅一座城市的『文化印记』

悦读书单

闻一味茗香,探寻文字的无限深蕴

打个飞的去伦敦

时装周之外,还有这些英式小文艺~

高跟鞋开始招募运营助理与编辑助理咯~

如果你也乐意分享时髦有趣的旅行干货;

如果你也热衷风格出行;

如果你也有一颗想要探索地球的野心;

如果你也愿意脚踏实地地从眼前做起;

那么,就请在这个当下加入我们。

如果你正是我们要找的那双高跟鞋,

请投送简历和你的时尚旅行作品至:

dikylee

foxmail.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yf/19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