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感冒多日未愈,居然是擤鼻涕不当
2018-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日,天气一时回暖,一时降温,医院急诊科里喷嚏连连、发烧感冒的患儿有所增加。其中,一些患儿虽然吃了感冒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然哭闹不止,还喜欢用手在耳朵附近抓挠。龚主任提醒,这些孩子很可能患了急性中耳炎。
感冒5天引发急性中耳炎
毛毛是个3岁小女孩,前一阵子得了感冒,总是不停地流鼻涕。毛毛妈妈每天不停地给她擤鼻涕,可还是有鼻涕不断地流出来。刚开始毛毛妈妈给擤鼻涕的时候,毛毛还是挺听话的,可过了3天,一旦妈妈要给她擤鼻涕,她转身就跑,妈妈好不容易抓住了她,她也是连躲带推,就是不愿意擤,妈妈也没太在意,以为这就是小孩子调皮。
又过了2天,毛毛总是把手指伸进耳朵里去掏,而且还有点发烧。毛毛妈妈以为是感冒又反复了,就接着给毛毛吃感冒药。可是最近,毛毛妈妈发现她每次叫毛毛的时候,总要走到她的旁边去她才有反应,否则就像没听见一样,对妈妈的喊声置之不理。
这时,毛毛妈妈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着毛毛到贵医附院耳鼻喉科就诊。很快,医生的诊断出来了,诊断结果让毛毛妈妈后悔不以——毛毛患上了严重的中耳炎,由于没得到及时治疗,现在已经影响了听力。经过仔细地询问,医生断定是由于毛毛妈妈给毛毛擤鼻涕时方法错误,才导致了毛毛患上了中耳炎。
“危险动作”:用力擤鼻涕
毛毛妈妈很是疑惑,明明是感冒,怎么搞成了中耳炎?龚主任解释,很多感冒、鼻炎的患者,生病时鼻腔内都会有很多分泌物,常常需要擤鼻涕,许多人会把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用力向外擤,鼻涕擤干净了,但耳朵突然出现阻塞感、闷胀感、耳鸣甚至疼痛,有时几分钟后就能恢复,但情况严重时却会引起中耳炎。
“毛毛的急性中耳炎就是因为擤鼻涕不当造成的,因为鼻腔是通过咽鼓管和中耳相通的,当擤鼻涕用力过度时,鼻涕中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咽鼓管涌入中耳腔,进而引起中耳的细菌感染。”龚主任提醒,由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咽鼓管短,而且小孩擤鼻涕在用力上没有把握,因此,儿童感冒后擤鼻涕更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危害大
“小儿急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危害可能很严重。”龚主任表示,中耳炎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导致听力损害;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中耳腔积液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黏稠,会使内陷的耳膜粘连固定,严重者中耳的听骨也会粘连固定,出现渐进性耳聋。
此外,由于中耳与颅脑相连,因此中耳炎还可能会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如果小儿时期的中耳炎未规范彻底治疗,成人后极可能再次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反复感染、耳膜穿孔等。
孩子抓耳、啼哭,家长要警惕
那么,家长该如何才能发现孩子感冒后患上了中耳炎呢?龚主任介绍,发生中耳炎后,一般会有以下症状:一是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可为持续性;二是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三是听力减退,听力下降,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听力可暂时改善,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诉说‘耳朵胀痛、嗡嗡作响’等,这时父母就要提高警惕。”龚主任提醒,但小宝宝无法向家长明确地表达“耳朵疼”,这就需要父母留心观察,如果宝宝出现鼻塞流涕、咽痛,或夜间啼哭、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无原因的发热,都要当心宝宝是否并发中耳炎,医院检查。
鼻涕最好先擤一侧
那么,如何能避免因擤鼻涕不当而引发的中耳炎呢?龚主任表示,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式:
1.鼻子堵了不要强擤:如果鼻涕流得特别厉害,鼻子被堵住了不能呼吸,千万不要强擤,可以用生理盐水喷鼻,可祛除鼻内分泌物及鼻涕,有效改善腔内环境。较大的孩子除了用生理盐水喷鼻外,也可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鼻剂等鼻黏膜收缩剂。
2.先擤一侧的鼻涕:如果同时擤两侧的鼻涕,容易增加鼻腔的气压,加重耳朵的负担。因此可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
3.采用上身向前倾的姿势擤鼻涕:由于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而引起鼻窦炎。采用身体略向前倾的姿势,有利于将上颌窦内积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
婴幼儿流涕善用吸鼻器
一般大一点的孩子流涕可以用卫生纸擤掉,但对于婴幼儿来说这样擤鼻涕不但困难,还会伤害鼻腔内部敏感的粘膜。龚主任介绍,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可以往鼻子里喷些生理盐水,然后用浸满油的棉签轻轻在鼻腔内转一转,帮助分泌物排出,也可以适当使用吸鼻器。
使用吸鼻器的步骤如下:
1、将小脸盆里倒好温水,把小毛巾浸湿、拧干,放在鼻腔局部热湿敷。
2、也可用细棉棍沾少许温水(甩掉水滴,以防宝宝吸入),轻轻湿润鼻腔外三分之一处,注意不要太深,避免引起宝宝不适;
3、使用吸鼻器时,妈妈先用手捏住吸鼻器的皮球将软囊内的空气排出,捏住不松手。
4、一只手轻轻固定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将吸鼻器轻轻放入宝宝鼻腔里。
5、松开软囊将脏东西吸出,反复几次直到吸净为止。
另外,挑选吸鼻器时,先要看吸头的形状,吸头与鼻子下方的接触面积要大,可以更好的贴合,方便插入鼻孔,吸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损伤婴儿的鼻腔。有的吸鼻器采用U字形口,不容易碰到鼻腔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有的吸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形状不合理,容易硌到宝宝,最好不要选这种。
此外,吸鼻器的吸头圆孔,决定吸鼻涕的效果。圆孔的大小要适中,圆孔太大,就会将宝宝的鼻孔撑大,而且会使宝宝感觉很不舒服;圆孔太小,虽然能够保护宝宝的小鼻孔,但是妈妈在使用的时候就会比较费力,需要比较大的吸力,而且宝宝的鼻腔如果有干涸的鼻痂就会堵住圆孔。
指导医生
龚正鹏,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听力康复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头颈肿瘤、咽喉疾病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门诊时间:专科门诊:星期一、星期六下午;特需专家门诊:星期三、星期五上午。
-TheEnd-
图文/龙逸敏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