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多事之秋rdquo气温
2020-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荟/萃/南/北/货?情/满/煜/厨/房
秋风渐起,气温开始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逐渐进入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有些免疫抵抗力较差的人,保暖稍不到位,感冒就找上门了。
此时穿衣饮食、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
宜“秋冻”“春捂秋冻”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
因此,换季后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穿过厚的衣服。适当“秋冻”对于适应抵御冬天的严寒都有很大的好处,从机体适应能力上看,也符合季节之间的“惯性原理”。
适当秋冻虽好,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哦,老人、孩子、体弱者就不适合秋冻,该暖还得暖哦。
避“秋乏”初秋时节,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此时的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的“秋乏”。
要克服“秋乏”,只有多睡觉,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大家要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并尽量早睡早起哦。
杜“秋病”处暑之后,其实也是“多事之秋”的开始。初秋气候逐渐干燥,最容易对肺阴造成损伤,伴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细菌也会侵入呼吸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腺炎和肺炎等疾病,一些气喘病也会在此时复发或者加重。
此外,因为天气转凉,人的胃口大开,忙着“贴秋膘”,但吃多了容易伤及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甚至诱发肠胃病等疾病,大家应懂得适当调整哦。
防“秋燥”
初秋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尤其是要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粗糙等。所以,初秋时节饮食方面的总体原则是多吃清淡甘润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干燥的食品。鲜藕、生梨、荸荠以及粥、银耳、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小禾推荐雪梨银耳汤主料:雪梨1个,银耳半朵,红枣3颗,枸杞10粒,黄冰糖适量
做法:
1)雪梨洗净切块,银耳提前泡发2小时,红枣、枸杞洗净备用;
2)银耳撕碎入锅,放入红枣和切好的雪梨,加适量水熬煮约60分钟;
3)加入枸杞、黄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出锅。
玉米木耳汤主料:木耳、玉米、香菇、枸杞
做法:
1)香菇、木耳提前2小时泡发洗净备用;玉米洗净切块,枸杞洗净备用;
2)玉米入锅、依次放入木耳、香菇,加入适量水,炖煮约60分钟;
3)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即可出锅。
?戳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商城这些养生小技巧大家都学会了么?周末在家试一下吧。当然,养生仅仅是帮助我们预防生病,并不能真正杜绝,如果不慎感冒,医院救治,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身体尽早康复哦。更多精彩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互动,禾煜还开通了官方头条号(南北煜厨房)和官方微博号(南北煜厨房)。只希望未来的生活里,禾煜能陪你一起照顾好你挑剔的胃。戳阅读原文,进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