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吉的堡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简易处理
2021-7-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幼儿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重中之重。
幼儿预测危险能力低,自我保护能力差,为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及如何处理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能力,保护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我园于上周五举办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简易处理培训。
其内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但又不知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其中涵盖了:小创伤、鼻出血、烫伤、骨折、异物、高热惊厥、头部摔伤处理的操作方法。
本次也由堡妹儿带着大家来一同学习!
什么是意外伤害?
指无意识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造成人员的损伤,除了躯体外,还包括精神创伤和心理障碍。又称意外事故,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
常见意外伤害如何简易处理?
小创伤
1.皮下血肿(具有波动性)
局部冷敷:减少出血。
注意:血肿部位不要用手去揉。
2.擦伤
(1)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
(2)用冷开水清洗伤口,表皮擦伤涂消毒药水,暴露伤口,千万不能用创可贴。
(3)利器割伤,伤口较深,有渗血,医院治疗。
鼻出血
头后仰是不正确的方法,会使血液从鼻后孔流入气道,引起窒息,或流入食管,进入胃内引起呕吐。
正确做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张口呼吸,头略低/半卧位。
2.用干棉球塞入鼻部。
3.捏住鼻翼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4.2~3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5.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医院诊治。
烫伤
1.立即脱离热源,烫伤部位用冷水冲淋15分钟以上,或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20-40分钟,直至疼痛消失。
2.皮肤未破,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烫伤膏。
3.有水泡不能挑破,医院处理。
4.当衣服和皮肤有粘连,不要强行剥离,用剪刀剪掉粘连周围没有粘牢的衣服,用清洁毛巾包裹孩子后送医。
总结:脱、冲、泡、盖、送。
骨折
1.骨折、脱位难以用肉眼判断的。
2.保持受伤部位静止不动、止血、止痛,医院。
3.千万不要随意移动和搬动孩子,因为会引起受伤部位的进一步错位、以及血管压迫引起的出血。
4.在很多情况下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是非常有用的,但应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固定,紧急处理,不建议现场人员进行固定。
异物
1.鼻腔异物
注意:用手挖或用镊子钳都是不正确的方法,会使异物通向鼻腔深处。
(1)用手按压没有异物的一侧鼻孔,让孩子做擤鼻涕的动作。
(2)用棉花或纸捻刺激鼻腔,使其打喷嚏,将异物喷出。
(3)如无法取出,送医院处理。
2.眼部异物
注意:用手揉擦眼睛是不正确的方法,会使角膜擦伤引起感染。
(1)滴眼药水,翻开眼睑用冷开水冲洗。
(2)或用消毒棉签沾生理盐水将异物拭去。
(3)医院。
3.耳部异物
注意:用镊子钳或滴水都是不正确的方法。
(1)金属类异物,头侧向一侧摇动头部
(2)豆类可用吸管滴入少量植物油,侧头单脚跳跃。
(3)昆虫类在暗处用手电筒照。
(4)如无法取出,送医院处理。
4.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进入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幼儿在口含食物或小物件时哭闹、嬉笑时最易发生气管异物。
症状:呛咳、呼吸困难、憋气、面色青紫等。
(1)医院。
(2)小年龄幼儿可用倒拎拍背法,将其倒提,在两肩胛骨间拍击。
(3)大年龄幼儿适用趴卧拍背法,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朝下拍其背部。
(4)坐位急救法:成人在患儿身后,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幼儿的上腹部,肚脐偏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的挤压上腹部。
高热惊厥
(1)让幼儿平卧于通风处,并解开衣领。
(2)头侧向一侧,擦去口腔分泌物,让呼吸道通畅。
(3)用柔软洁净的布包着竹筷置于儿童口中。
(4)用冷毛巾在额部冷敷,医院。
头部摔伤
(1)平时教育幼儿摔跤后马上告诉成人,如出血立即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医院。
(2)如无出血,成人要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如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头痛、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应医院检查。
如何守护幼儿健康,你学会了吗?
蚌埠吉的堡天之星园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