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特辑十四安全篇过年警惕熊孩子
2021-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春节期间小熊君为大家奉上栏目,推出了儿童营养、假期出行、行为指导、保护视力、遗尿等一系列主题,这里有教科书式的寒假育儿科学方法,希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一到过年
熊孩子瞎玩乱闹让不少父母操碎了心
大人不仅要防着各种意外伤害
也要警惕小孩误食误吞异物
比如不久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收治了一例:
四岁的老大给四个月大的老二喂了一颗图钉,医生通过儿科急诊手术(全麻开胸)后取出这颗图钉,简直触目惊心。有道是“防火防盗防老大”啊。
很难想象熊孩子是怎么喂老二吃下这颗图钉的。
据广州市妇儿中心耳鼻咽喉科主任罗仁忠介绍,气管异物一年下来就接治了多起。“基本上每天都有。”食道异物相对少一点,但两个月下来也有近50例。还有外耳道异物、咽喉异物、鼻腔异物等等。异物从纽扣电池到笔盖、笔帽、花生、瓜子、塑料套……种类五花八门,原因也是千奇百怪,让人防不甚防。
春节期间走门串户胡吃海喝,小朋友中招的机率也大大增加,如何预防处理耳鼻咽喉异物呢?
01
咽喉异物不能“吞”
咽喉异物主要是鱼刺,土办法包括一些“科普”都教我们可以吞饭团、吞菜、猛喝水、吞醋等把鱼刺逼下去。不过,罗仁忠主任说了,事实上“吞”这个动作最要不得!醋也起不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卡到鱼刺后要停止一切吞咽饮食,避免鱼刺进更深的地方增加损伤风险和取出难度,最好连水都不要喝,放松咽喉。“这个时候应该不是吞而是呕吐,可以用手指抠咽喉产生催吐感。”罗主任也强调,比较软小的鱼刺这样处理没问题,大医院找医生取。
02
气管异物千万别侥幸
气管进入异物会引起剧烈咳嗽伴有面红耳赤呼吸不畅,异物卡在声门或者主气管,清除不及时会导致窒息死亡。有统计发现,80%-91.8%的气管异物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
气管异物如果没有咳出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可能是气管异物进入安静期,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可停留在大小相应的气管或者支气管内,时间一长进入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刺激引起反复咳嗽、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等,到并发症期轻者有支气管炎、肺炎,重者可有肺脓肿、肺胸等。
最近新闻报道就有一位68岁的老伯,因为误吞鸡骨延误治疗,引发严重感染,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所以,气管异物发生率高,病情凶险,切勿心存侥幸,有情况及时就医。
03
鼻腔异物最易被忽略
鼻腔异物容易被认为是感冒流鼻涕,怎么区分呢?罗主任教路:单侧鼻塞、鼻腔流脓涕、涕中带血以及呼气有臭味,这种时候应优先考虑鼻腔异物,怀疑是鼻腔异物但是实在区分不出,医院检查最好最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像纽扣电池这种具有腐蚀性的小东西误入鼻腔,超过三天就会造成黏膜损伤坏死,引起鼻中隔穿孔,严重会造成塌鼻。擦鼻涕的小纸巾也是常见的鼻腔异物,极容易忽略。
小贴士
另外,针对异物预防很关键,不边跑边吃,边笑边吃,边说边吃,不仅要防火防盗防老大,也要防隔壁老王逗小孩拿的花生米、果冻这些小零食。
往期回顾:
(一)儿童营养篇:哪些宝宝容易胖?
(二)儿童营养篇:肥胖咋就是病
(三)儿童营养篇:每逢佳节胖6斤!肥胖儿童过节提醒!
(四)假期出行篇:假期带宝宝出行,这些功课你做足了吗?
(五)行为指导篇:告别网瘾,寒假让孩子的“Ipad保姆”下岗
(六)保护视力篇:寒假这项运动学起来,预防近视专家强烈推荐
(七)遗尿篇:每到寒假春节,尿床孩子明显增多!儿科医生支9招预防
(八)遗尿篇:寒假到了,正是遗尿症的孩子调治好时机
(九)遗尿篇:不规律饮食作息,会加重孩子尿床
(十)安全篇:春节儿童气管异物高发,这些预防知识家长需知!
(十一)安全篇:春节警惕儿童耳鼻喉异物,小件物品要藏好
(十二)糖宝篇:掌握这几招,小糖人健康过假期
(十三)安全篇:熊孩子意外伤害高峰杀到,这份急救指南请收好
来源:南方+
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周密李雯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