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详解,绝对的技术帖

2018-5-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针治鼻炎:

天下鼻炎第一针:新吾鼻炎针刺技法11月10日开始报名了←点击查看

培训时间:11月11日—11月12日(10日签到)

培训地点:北京

培训李老师()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成为常规鼻、鼻窦手术。

1

适应症

1.额窦较大囊肿,侵及筛窦而且鼻腔内可见中鼻道膨出或中鼻甲呈现光滑的膨隆者。

2.蝶窦病变包括蝶窦囊肿、蝶窦真菌病或是蝶窦内占位性病变。

3.筛窦炎症,鼻顶筛窦息肉,经多次手术仍有复发者。

4.筛蝶窦内异物。

5.上颌窦病变行上颌窦活检术,或慢性复发性上颌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

6.鼻痒、打嚏、流清水涕者可经鼻内镜下行鼻内翼管神经切除术。

2

鼻内镜手术基本原理

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内镜鼻窦外科(enddoscopicsinussurgery,ES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是奥地利学者Messerklinger。

研究表明:

1、经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窦口鼻道复合体(前筛复合体)的病变所导致的鼻窦引流口阻塞有关。

2、清除病变、开放阻塞的窦口、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后,病变的粘膜可逐渐恢复正常,遭到破坏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和腺体功能可得到恢复,从而实现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已往所认为的鼻窦粘膜的病变状态是不可逆转的观念,奠定了ESS的理论基础。

3

鼻内镜外科技术应用

鼻内镜下鼻腔手术

1.难治性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矫正

3.后鼻孔闭锁修复

4.筛前神经切断、翼管神经切断

5.腺样体切除及鼻咽部病变切除

6.鼻腔良恶性肿瘤、占位切除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1.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开放术

2.鼻窦良恶性肿瘤、占位清除术

4

手术方法

基本方法包括两种:

1、从前向后法

①切除钩突

②开放/切除前组筛窦

③开放上颌窦自然口

④开放/切除后组筛窦

⑤开放蝶窦

⑥开放额窦

⑦术腔填塞

2、从后向前法适用指征:有前期手术史鼻腔鼻窦解剖标识不清单纯开放蝶窦

5

围手术期处置

术前

1.足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特别是炎症较重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2.局部应用高效的类固醇激素,粘液稀化剂也是常用的辅助药物。

术中

1.清除鼻腔和鼻窦病变;

2.正确的粘膜取舍与结构重建。

术后

1.足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局部应用高效的类固醇激素,粘液稀化剂;

2.个性化随访,行鼻内镜术后复查。随访时间最少为6月,长期随访应在12月以上。

注意事项

1.鼻内镜虽优点很多,但仍有一定的缺点,即内镜的镜端易被分泌物和血污染,从而影响视野,这要不断地清除血液及分泌物,方可保持视野清晰。

2.鼻内镜手术,虽然比过去在窦鼻器下凭借解剖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手术要清楚得多,但对术者来说仍需进一步熟悉鼻、鼻窦的解剖与邻近重要器官的解剖联系,方可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3.手术虽然准确,损伤小,但术后仍常有鼻腔粘连的发生,因此,术后应常规进行鼻腔收敛,防止鼻腔粘连。

4.对上颌窦放管的病人,要将塑料管妥善固定,以免落入上颌窦内。

来源:耳鼻喉时空、百度百科

医学视频教程自学大全

工作忙,没时间参加学习班的朋友,本院提供大量的解剖类、疼痛微创类、中医类等视频;让您足不出户轻松学!

联系人:李老师(号)

疼痛与康复()

●天下鼻炎第一针:新吾鼻炎针刺技法11月10日开始报名了

●12月1日广州《道家脏腑点穴推拿导引法治疗内科和妇科培训班》

●11月4日浙江-穴位埋线(疼痛、减肥、内妇科等)专题研修班

●10月26日河南举办新型膏药、液体膏药制作等培训班

●11月7日浙江-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无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

●11月9日北京举办新型膏药、液体膏药制作等培训班

●全国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综合班暨穴位埋线治百病

每月定期举办微创埋线、膏药和整脊培训,获取更多信息,请致电:

李老师(兼)

在线咨询请扫描下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白癜风权威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bfz/17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