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2018-10-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更多考试资源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四.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牛的种慢性传染病,偶见于羊、骆驼和鹿。患病动物的临床特征是慢性卡他性肠炎、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剖检可见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
1.流行病学:副结核分支杆菌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发病,幼年牛最易感。病牛和隐性感染的牛是传染源。
2.症状及病理变化
(1).症状:
牛:表现临床症状早期临床症快不明显,以后逐渐明显,表现为间断性腹泻或两周拉稀,排泄物稀薄。恶臭带有气泡、黏液和血凝块;食欲逐渐减退、逐渐消瘦、精神不好、经常躺卧;泌乳逐渐减少,最后完全停止;皮肤粗糙,被毛粗乱,下颌及垂皮可见水肿,体温常无变化。尽管病畜消瘦,但仍有性欲。有时腹泻停止,恢复常态,但再度复发。
绵羊和山羊:症状相似。潜伏期可达数月至数年,精神食欲基本正常,体温正常或略高;间断性或持续性腹泻,但有的病羊排泄物较软;体重逐渐减轻,发病数月后,病羊消瘦、衰弱、脱毛、卧地;病的末期可并发肺炎。
(2).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主要病理变化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消化道局限于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特别是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常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呈黄色或灰黄色;皱襞突起处常充血,黏膜紧附黏稠混浊的黏液,但无结节、无坏死和无溃疡;有时肠外表无大变化,但肠壁常增厚。浆膜下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管常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一般无干酪样变。肠腔内容物甚少。
羊的病理变化与牛基本相似。
3.诊断:抗酸染色;用副结核菌素或禽结核菌素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ELISA;琼脂扩散试验;免疫斑点试验。
4.防控:淘汰变态反应阳性牛,疫苗免疫预防效果不理想。
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发生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动物感染发病后多出现急性败血症表现,可见内脏器官广泛出血,部分表现为慢性过程。
1.流行病学:可感染多种动物,家畜中以牛、猪发病较多,禽、兔也易感,马、鹿感染较少见。病畜禽和健康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可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
2.症状及病理变化
(1).猪:猪肺疫
最急性型:体温升高,呼吸高度困难,咽喉部发热、水肿,严重者延及耳根和胸前。临死前病猪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呼吸,有时发生喘鸣声,口鼻流出泡沫,可视黏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最后窒息而死。
病理剖检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大量出血点,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红色,肺急性水肿,胸、腹腔和心包腔内液体增多。
急性型:多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作犬坐姿势,可视黏膜发绀,鼻流黏稠液体,有时混有血液,常有黏脓性结膜炎,皮肤有紫斑或小出血点。病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
病理剖检变化除全身浆膜、黏膜、实质器官、淋巴结出血性病变外,其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即肺有出血、水肿、气肿、红色和灰黄色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时胸膜与肺脏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黏液。
慢性型:主要表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
剖检变化表现为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有多处坏死灶,内含千酪样物质;胸膜及心包有纤维素性絮状物附着,肋膜变厚,常与病肺粘连;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见有坏死灶。
(2).牛:牛出血性败血病
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鼻流带血泡沫,腹泻,粪便带血,一般于24h内因虚脱而死亡,甚至突然死亡。
剖检时往往没有特征性病变,只见黏膜和内脏表面有广泛性的点状出血。
肺炎型:病牛呼吸困难,咳嗽,鼻流无色或带血泡沫。叩诊胸部,一侧或两侧有浊音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啰音,或胸膜摩擦音。严重时,呼吸高度困难,头颈前伸,张口伸舌,病牛迅速窒息死亡。
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大量蛋花样液体,肺与胸膜、心包粘连,肺组织肝样变,切面红色或灰黄色、灰白色,散在有小坏死灶,小叶间质稍增宽。
水肿型:多见于牛、牦牛,病牛胸前和头颈部水肿,严重者波及腹下,肿胀硬固热痛。舌咽高度肿胀,呼吸困难,皮肤和黏膜发绀,眼红肿、流泪。病牛常因窒息而死亡。
死后可见肿胀部呈出血性胶样浸润。
(3).禽:禽霍乱
最急性型:个别禽只,尤其是高产禽和营养状况良好的禽常无明显症状,突然倒地,双翼扑动几下就死亡。常看不到明显病理变化,有时只能看见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肝脏表面有数个针尖大小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
急性型:大多数病例为急性经过,主要表现呼吸困难,鼻和口中流出混有泡沫的黏液,冠髯发绀呈黑紫色,肉髯水肿。常有剧烈腹泻。剖检可见皮下组织、腹部脂肪和肠系膜常见大小不等出血点。心包变厚,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并混有纤维素;心外膜、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脏病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肿大、质脆,呈棕红色或棕黄色或紫红色,表面广泛分布针尖大小、灰白色或灰黄色、边缘整齐、大小致的坏死点。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黏膜红肿,呈暗红色,有弥漫性出血或溃疡,肠内容物含有血液,病死鸭可见肠道淋巴集结环状出血。
慢性型:鸡冠和肉髯肿胀、苍白,随后干酪样化,甚至坏死脱落;关节肿胀、跛行,以及慢性肺炎和胃肠炎症状,生长发育和产蛋长期不能恢复。病理变化常因侵害的器官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有多量黏性分泌物,肺质地变硬;肉髯肿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关节肿大、变形,有炎性渗出物和千酪样坏死;产蛋母鸡还可见到卵巢出血,卵黄破裂,腹腔内脏表面上附有卵黄样物质。
3.诊断: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形杆菌。
4.防控: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用弱毒菌苗接种。
小试牛刀1.疑似牛副结核病病料涂片镜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氏染色B.瑞氏染色
C.抗酸染色D.姬姆萨染色
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2.奶牛副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是()
A.1-2天B.5-6天
C.1-2周D.1-2月
E.6-12月
3.牛副结核病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充血B.出血
C.瘀血D.肿大
E.萎缩
(4-6题共用题干)
夏季,某鸡场只蛋鸡突然发病,病鸡表现呼吸困难、鸡冠髯发绀呈黑紫色、剧烈腹泻等症状。剖检后可见皮下组织、腹部脂肪和肠系膜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心外膜、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表面分布针尖大小坏死点。
4.该病可能是()
A.新城疫B.禽流感
C.禽霍乱D.鸡白痢
E.禽大肠杆菌病
5.用于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的病料是()
A.肝脏B.肺脏
C.肾脏D.脑组织
E.法氏囊
6.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A.环境消毒B.疫苗接种
C.药物预防D.通风换气
E.防暑降温
文字看的枯燥无味?不如试一试彩色易本通!
买了绝对不亏哦!
淘宝:泽成教育
参考答案:
1-6C、E、D、C、A、B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微店直接购买
泽成教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