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种口诀,太全啦
2016-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舌心干红,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辨准早救,或可得胜。(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娇嫩齿印。虚弱之识。(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舌体胀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坏,或有内痈。(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一、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有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二、五脏平脉歌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三、针灸歌诀1、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诸焦,阳池支沟天井找,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2、十二原穴歌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腕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3、十五络穴歌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
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蠢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4、十二募穴歌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是妙诀。
5、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属委阳。
6、八会穴歌脏会章门腑中脘,髓筋绝骨阳陵泉,
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7、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税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8、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炔,面口合谷收
后人更增: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酸病取阿是,急救刺水沟。
9、十二经营气流注顺序歌: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
10、十二经背腧穴歌胸三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11、难经五腧穴主治歌难经详论五腧穴,井穴专主心下满,
荥穴泻火主身热,俞治体重与节痛,
经主喘咳并寒热,合当逆气而下泄。
四、经穴歌手太阴(肺)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白肉际,少商甲角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
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迎香列。
足阳明(胃)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呈,
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走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
下巨虚上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穴在二趾缝,次趾甲角厉兑停。
足太阴(脾)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投,
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候,
胸乡周容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
手少阴(心)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
通里阴郄神门穴,少府少冲小指接。
手太阳(小肠)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
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
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膀胱)
六十七穴足太阳,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
通天络却下玉枕,天柱发际大筋上,
大杼风门肺厥阴,心俞督俞膈俞当,
肝胆脾胃具挨次,三焦肾俞海大肠,
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寸半量,
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一空骶孔藏,
会阳尾骨外边取,附分脊背第二行,
魄户膏肓神堂寓,譩譆膈关魂门详,
阳纲意舍胃仓随,肓门志室至胞肓,
二十一椎秩边是,承扶臀股纹中央,
殷门浮郄委阳至,委中合阳承筋量,
承山飞扬跗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
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足少阴(肾)
少阴经穴二十七,涌泉然谷与太溪,
大钟水泉与照海,复溜交信筑宾派,
阴谷膝内辅骨后,以上从足至膝求,
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一寸取,
步廊神封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手厥阴(心包)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手少阳(三焦)
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瘛脉青,颅息角孙耳门当,
和髎耳前发际边,丝竹空在眉外藏。
足少阳(胆)
足少阳起瞳子髎,四十四穴君记牢,
听会上关頷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分,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交,
阳白临泣目窗开,正营承灵脑空怀,
风池肩井与渊腋,辄筋日月京门结,
带脉五枢维道连,居髎环跳风市间,
中渎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宜,
阳辅悬钟丘墟外,临泣地五会侠溪
四趾外端足窍阴,胆经经穴仔细扪。
足厥阴(肝)
一十四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寻,
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
五里阴廉急脉寻,章门仰望见期门。
督脉
督脉行于背中央,二十八穴始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内完。
任脉
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
曲骨之上中极在,关门石门气海边,
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连,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舌诊顺口溜(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舌心干红,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辨准早救,或可得胜。(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娇嫩齿印。虚弱之识。(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舌体胀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坏,或有内痈。(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五、12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7、内脏绞痛(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10、血管性头痛(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2)内伤头痛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C、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甲,易断,或有真菌感染。还有肝是主筋(肌键)的,手背上的青筋暴露,代表肝胆不好,情绪上来看是易发怒的。有些人情绪说来就来,没说两句就拍桌子瞪眼的,通常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肝不好的人口味爱吃酸的,脸色发青的,暗无光泽。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如果心血瘀阻,舌头是暗紫色的。有人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有的人的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口感是爱吃苦的,苦瓜、杏仁、西柚汁等。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脾(胃):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脾胃好的人嘴唇是淡红色,有光泽的,不好的呢是淡、白、萎黄,这种颜色让我们来判断脾胃好不好。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气,特别是胃炎或溃疡的人。脾是负责四肢的,脾胃好,肌肉是轻健有力。否则,肌肉松驰、无力。情绪上是爱思的。总是皱着眉毛,好像比总理还操心,一点小事都想不开,这是脾胃不好而造成的。另外,口味是爱吃甜的(比一般人吃的甜度要高),脸色发黄。是病态的蜡黄,无透明度、无光泽的黄色。肺是开窍于鼻。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情绪是悲忧的。无事忧愁、爱哭。《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就是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她有严重的肺结核,她的眼泪是从春流到秋、又从秋流到冬……口味爱吃辛(辣)的东西,脸色是发白的,脸无血色,象一张白纸一样。肾按中医的说法是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不好的人,易耳鸣,听力也会渐受影响。老年人常出现失聪(耳聋)的症状,就是肾功能虚、衰的体现;肾是给骨胳提供营养的,医院什么也检查不出来,但就是浑身不舒服,这都是肾虚造成的全身酸软、无力。肾不好的人口味是爱吃咸的,口重,易恐惧,担惊受怕,大惊小怪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脸色发黑(铁黑),在医院肾透析中心的病人大都是这种脸色。脸发黄:表明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弱;脸发白:表明肺,呼吸系统功能弱;脸发红:表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弱;脸发青:表明肝胆,免疫系统功能弱;脸发黑:表明肾脏、膀胱系统功能弱。然后,看肾区,因为肾是先天之本,颧骨往后至耳后到下巴周边是肾区,这是最大的一个区域。“全民补肾”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由于环境的污染,肾的负担确实太重了,若此部位有痣或痦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易引起腰、腿及背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肾区发黑,或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或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子,这些都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痣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吃饭口味重,爱吃咸,证明此人易患高血压或预示将来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肾主骨,看肾重点看酸痛区,嘴角两边代表肩肘,向下代表上下肢,下巴位置代表的酸痛区依此是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合嘴时稍用力,下巴出现小坑或者有“疙瘩”的人,您问他是不是经常腰酸背痛?一定不会错。尤其女性经期前后会出现酸痛,乏力的感觉。再来看男、女性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或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下巴特别圆而突起,说明本人和家族易患前列腺增生或肥大若女性嘴角不断地溃烂,这边好了,那边烂,可能是卵巢炎或附件炎。口唇肤色发白,多为贫血,经量过少。女性上唇外出现竖沟,说明闭经过早而形成子宫萎缩。如果发现女性口唇有痣,或斑,唇线不清,一定建议去做妇科检查。膀胱的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尿频尿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由于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可能是鼻炎。肾开窍于耳,如果耳周围有很深的竖褶子,说明听力下降,如果有痣,说明容易耳痒,耳鸣,耳朵有问题一定推荐服用:《固元》(补肾)。如果耳垂特别红润,透明,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或者家族易患糖尿病,肾区看完后,再看脾胃区,因为胃是后天之母。鼻头是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鼻头红(酒糟鼻)实际是脾胃不好。脾不好,胃肯定不好,“十人九胃”,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或毛孔粗大,可能是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您可看得到,很多人两鼻翼都会有皮肤粗糙、发暗发黑,都说明以前,尤其青年时期,胃部保养不好。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胃痛,形成病根,可能是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胃部不好也可反射到腰背部酸痛,四肢懒动,倦怠。如果父母一方胃不好,孩子十岁以前,容易多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爱吃甜食。如果现在发现脸色发黄,口唇发白,发干,脱皮,鼻翼发红然后看肝胆区,眉毛的后段二边(太阳穴)三角区和鼻梁中间是代表:肝,(您可观察许多老人,因肝功能衰退或病变,老人斑都长在这个区域)。鼻梁两侧的位置为胆,肝胆是相照的,如肝不好胆也会受牵连。胆不好的人在鼻梁两侧都会有斑点或肉瘤,代表肝胆有毛病。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轻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若肝胆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或者凹凸不平,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斑,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眼睛外侧划下来到鼻孔的位置,是代表大肠系统。女人为什么会长蝴蝶斑呢?一是因内分泌失调,二是因女人怀孕时会压迫大肠,引起便秘,最后的结果是毒素排不出来,在体内重新吸收。中医认为,养颜必须先排毒。《顺一行》能帮助排出体内大量的毒素:让许多的女性恢复美好的容颜。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大肠内侧代表小肠,小肠主要负责吸收的,脾胃不好的人,小肠自然也跟着不好,若此部位有、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人会瘦弱,小肠区域有明显的红血丝,很多可能是低血压引起的,或者家族有血压不正常的遗传基因。再往上看,眉毛分成二段,中间这一块,代表呼吸系统(肺)。如果这个部位毛孔粗大、或发红,代表呼吸系统有问题。长期吸烟的人会长斑、色素。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明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或明显的川字纹,则证明此人易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同时也可遗传给自己的子女。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额头上方三分之一处(发际边)是代表心脏系统,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心脏的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可能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脑的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或睡眠休息不好。胸(乳)的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中医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诊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在临床上,望诊同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理论根据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因此,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内容 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是观察全身神、色、形、态,分部望诊则通过局部的变化征象了解相关的病变。临床上,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无严格区分。在具体步骤上,可先行总体望诊,再有序地进行分部望诊。 望神 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是判断临床预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见望神) 望面色 以面部颜色光泽变化为主要内容,包括面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与出现的部位,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见望面色) 望形态 为通过观察病人形体和姿态进行诊断的方法。①望形体。主要是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和躯干肢体外形。形体特点一般可反映人体阴阳、气血禀赋,如瘦长者多阴虚阳盛,矮胖者多阳虚阴盛,不胖不瘦、身长适中者,则阴阳平衡。同时,形体胖瘦还可体现病邪性质,如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躯干肢体的外形,也有一定的疾病诊断意义,如鸡胸、龟背,多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由肾精气亏损或脾胃虚弱所致;胸如桶状,多为伏饮积痰,而致咳喘顽症;单腹肿大四肢瘦,为鼓胀。②望姿态。即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行为动作。如面唇指趾颤动,若为热病属热盛动风,若为内伤杂病属血虚阴亏;四肢抽搐痉挛,颈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痉病,多见于肝风内动或热盛动风等证。手足运动功能失常和各种疼痛症状,也可通过望姿态推断出有关病证。如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痿证;手足关节肿痛,行动困难,是痹证;手足不能运动,麻木不仁,或拘急,或痿软,为瘫痪;以手护腹,行动前倾,多为腹痛;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转动艰难,多为腰痛等。另外,望姿态还可从行为意向的表现判断出有关病证。如畏缩不欲去衣,是恶寒的表现,为表寒或里寒证;欲揭衣被,是恶热,为表热或里热证;想见人而又喜寒凉,多为阳证;怕见人而喜温,多为阴证。从坐卧姿态也可推断人体阴阳消长和正邪盛衰的情况。如卧而蜷曲,喜向里,多为阳虚寒证;卧而袒露,喜向外,多为阳盛热证;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等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国医馆现每月邀请北京等地名老中医不定期会诊,详情请到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