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腔共鸣可以说是鼻腔共鸣的强化版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60627/4885172.html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头腔共鸣是鼻腔共鸣的强化版

头腔共鸣有2种,一种是前头腔,声音通过鼻腔再往上走,即是声音处于眉心部位,声乐里叫做面罩派。

另一种是通过咽腔和鼻咽腔的交汇点,将声音反射到脑后勺,俗称的脑后勺音。前头腔音相对来说,比后脑勺音要容易练的多了。

训练鼻子特别重要......

歌声和说话均是发声的结果,但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大体而言,歌唱时发出是美化了的语言,比一般话音高、宽、响、远,持续时间亦较长。故相对而言,歌声是比说话的声音优美和圆润的。

歌唱发声是三种共鸣综合发挥的结果,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在运用共鸣的比例有所差异。

大体上,高音区较多利用头腔共鸣;低音区则重胸腔共鸣的使用。当然这不是截然划分的,没有头腔共鸣的润饰,声音会变得干硬;欠缺胸腔共鸣的支持,音色则显得虚浮。故正如本课第一节已强调,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需是三腔混合的共鸣,才能达至优美的音响效果。

「共鸣」是声乐艺术中一门高级课题,歌唱者要在反覆尝试中,不断体会、推敲而渐渐掌握。由于共鸣技巧比较抽象,初学者多难以分辨自己是否已正确使用共鸣腔体,故最好还是请专业导师作指导,若希望无师自通,则容易走入岔路,那便恨错难返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by/19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