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淋巴上皮癌
2016-8-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鼻腔鼻窦—淋巴上皮癌
淋巴上皮癌是一种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未分化癌,伴随明显的反应性淋巴浆细胞浸润,组织学上类似于鼻咽癌。
1、流行病学
鼻腔、鼻窦淋巴上皮癌罕见,已报导的病例多来自南亚,当地鼻咽癌也多发。常见于50~70岁男性,男:女约为3:1。
2、病因学
几近所有病例都显示和EBV感染明显有关。
3、部位
虽然两处可能同时受累,但鼻腔比鼻窦更多发。局部常侵犯腭、眼眶和颅底。
4、临床特点
鼻塞、血性鼻溢液和鼻出血。侵犯颅腔常引发突眼和颅神经麻痹。可有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鼻咽部活检需排除鼻咽癌。
5、组织病理学
肿瘤常以不规则岛状或片状侵犯黏膜,间质结缔组织无增生。肿瘤细胞多为单一泡状核,核仁突出。胞质轻度嗜酸性,无明显细胞边界,从而致使合胞体样的形态,肿瘤细胞也可为饱满的梭形并有一个条状的核。在过度增生的上皮内常可看到肿瘤的上皮内浸润。坏死和角化不常见。肿瘤总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通常炎症浸润没有鼻咽癌那样明显,部份病例炎细胞的浸润很少。肿瘤细胞表达全CK抗原和EMA。大部分瘤细胞EBV编码的RNA(EBER)呈强阳性表达。
6、鉴别诊断
需和具有明显侵袭性的鼻腔、鼻窦未分化癌(SNUC)鉴别。虽然淋巴浆细胞性浸润有助于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根据。SNUC以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分裂相多见和坏死易见为特点。EBV检测也有助于诊断,由于除南亚的部份病例报导外,几近所有报导SNUC呈阴性。还需和恶性黑色素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
7、预后及预测因素
即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依然对局部放射医治敏感。但远处转移(最常见部位为骨)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