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腺炎麦粒肿针眼
2021-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282.html
PhotobyShinyDiamondfromPexels
眼表:始于上、下眼睑缘灰线之间的眼球表面全部的黏膜上皮,包括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
眼表疾病包括: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泪膜与干眼。
眼睑包括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肌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提上睑肌(动眼神经)、muller肌(交感神经)。
睑板层含有睑板腺,分泌泪膜类脂质。
眼睑的功能:保护眼球。
眼睑的结构特点:
皮肤薄,富有弹性
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发挥功能
闭合运动-避免强光刺激和异物侵入
瞬目运动-去除尘埃和微生物,形成泪膜
睫毛-除去灰尘和减弱强光刺激。
眼睑疾病:炎症、位置与功能异常、先天异常和肿瘤。
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俗称麦粒肿、针眼。
(腺体被细菌感染,不是上火;熬夜、喝酒、吃辣条等导致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更容易乘虚而入,红肿热痛)
睑腺炎的治疗:热敷,运用抗生素,切开排脓。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功能)
眼睑处的静脉与面部的静脉相互交通,没有静脉瓣。挤压会使脓液逆行进入颅内。因此不可挤压排脓,可能导致睑蜂窝织炎、海绵窦脓毒血栓、败血症。
睑板腺囊肿: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治疗:睑板腺囊肿摘除术。需与睑板腺癌相鉴别(睑板腺囊肿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睑板腺癌多见于老年人,需送病理)。
泪腺:反射性分泌腺。当我们情绪激动、眼部受到刺激时,泪腺会分泌大量的泪液。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负责眼表基础的润滑。
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黏蛋白对泪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稳定泪膜。我们每眨一次眼睛,眼球表面都会形成一次泪膜。失去杯状细胞后,即使泪液丰富,仍会导致角膜干燥。
泪液可从泪道系统进入鼻腔、口腔。我们点了眼药水,感觉嘴里苦苦的。
上泪点、下泪点-上泪小管、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鼻腔。患者有鼻窦或鼻腔疾病时,也容易累及泪道系统。
泪器病:
泪溢-排出受阻
流泪-分泌增多。
急性泪腺炎:
多见于儿童
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病毒
上睑肿胀呈“S”形下垂,疼痛(泪腺位于上眼睑的外上方)
抗细菌、抗病毒治疗,切开引流。
慢性泪腺炎:
增殖性炎症,免疫反应为主要原因,年轻女性多见
泪腺肿大,无疼痛
针对病因或原发病治疗。
泪道阻塞或狭窄
泪溢(我出门遇到冷空气时会流泪,不停地擦;我即使坐在温暖的屋子里,眼泪也会不停地流)
婴儿-Hasner瓣膜
中老年-功能性或器质性泪道阻塞
泪道冲洗。
婴儿-Hasner瓣膜:孩子从生下来一直流眼泪、有黄色分泌物。属于泪道发育问题。鼻泪管中有一层膜挡住了正常的排泄途径。治疗:父母给孩子做按摩,用小指在眼角和鼻腔中间的位置施加压力,帮助孩子把膜性物质打通。少数孩子仍然出现泪溢,可在6个月后做鼻泪管探通或鼻泪管手术。
急性泪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此时泪囊有急性炎症,做泪道冲洗时可能会导致细菌的扩散。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伴发细菌感染
流泪、反复单侧慢性结膜炎
抗生素滴眼液,泪道冲洗及探通,手术
内眼手术前必须首先治疗泪囊感染。
所有眼表的脏东西冲到鼻泪管时被堵住了,滞留在泪囊中。慢慢出现细菌的感染。揉眼睛时甚至会有脓液从上、下泪点中喷出。
内眼手术在角膜或结膜上会形成伤口,如果患者有泪囊炎,从泪点中返出的脏东西会波及伤口,可能会导致内眼的感染。内眼的感染会对眼睛的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黄秋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