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宝咳嗽妈妈要学会听声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题目下方Babies   1)过敏性疾病

  比如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等。

  2)循环障碍

  比如肺充血、肺水肿、肺梗塞等。

  3)机械性或其他刺激因素

  比如吸入刺激性气体或浓烟、呼吸道异物吸入、食管气管瘘、胸腔积液、纵隔肿瘤、心脏肥大、心包积液、膈疝等。

学会“倾听”宝宝的咳嗽声

1、普通感冒

咳嗽时带痰,不伴随气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2、百日咳

猛烈而沙哑的阵咳,呼吸一次阵咳多达25下。宝宝用力吸气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哮鸣音;

3、哮喘

持续咳嗽并常常伴有喘鸣或气喘,咳嗽时间长达10天以上,晚上或是在运动后病情会加重,而且当宝宝接触到花粉、冷空气、动物皮屑、粉尘或是烟雾的时候,咳嗽都会加重;

4、流感

由喉部发出的、略显嘶哑的咳嗽,隔一段时间咳一下,有时候干咳,有时候带痰;

5、细支气管炎

咳嗽时有痰或伴有气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难;

6、反流性食道炎

宝宝进食之后出现气喘及持续沙哑的咳嗽;

7、义膜性喉炎

表现为强烈的干咳,声音非常清晰,类似于海豹的吼叫声,通常发生在午夜,与一般的咳嗽声非常不同。

“察颜观色”也重要

宝宝咳嗽后脸憋的通红,甚至口唇颜色发紫,那么宝宝的病情较重,“脸红脖子粗”是因为宝宝咳嗽时呼出的气较吸入的多,造成机体缺氧的症状;宝宝在咳嗽前后的面色都不好看,而且咳嗽非常无力,情况就更为严重,可能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神经系统的损伤。

宝宝咳嗽护理全攻略

咳嗽是一种症状,是因为各种疾病引起的,所以辨清引起咳嗽的原因之后,就要开始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应对啦!别以为将宝宝交给医生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妈咪和家人对宝宝的日常照顾才更重要,如何护理“咳嗽宝宝”呢?前辈妈咪与护理专家一同来教您!

面对咳嗽的“紧急预案”

Case1:突然大声咳嗽,警惕是呛了东西

妈咪要做的:鼓励宝宝将异物咳出来,否则立即就诊,必须分秒必争。

Case2:痰堵塞引起咳嗽,要帮助咳痰

妈咪要做的:新手妈咪坐下,让宝宝头朝下趴在自己的腿上,然后用手掌(空心掌)有节奏地轻拍宝宝背部,自下向上拍击,不要太用力。利用拍击产生的震动,让宝宝气道深处的黏液向上排。同时鼓励宝宝腹部用力,把痰咳出。

日常生活护理

1、缓解咳嗽多休息

晚上睡觉时,在宝宝头部位置的褥垫下放一个枕头,这样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头部抬高对大部分由感染引起的咳嗽是有帮助的,因为平躺时,宝宝鼻腔内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咙下面,引起喉咙瘙痒,致使咳嗽在夜间加剧,而抬高头部可减少分泌物向后引流。

2、调换睡姿、避免误呛

最好让宝宝左右侧轮换着睡,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咳嗽的宝宝喂奶后不要马上躺下睡觉,以防止咳嗽引起吐奶和误吸。如果出现误吸呛咳时,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鼓励宝宝咳嗽,通过咳嗽将吸入物咳出。

3、刚咳嗽时不要洗澡

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而且宝宝容易再受凉。痰多的宝宝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可以在患病一周后,早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发烧时,入睡前洗澡,待症状改善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了。

4、不去公共场所

避免与正在咳嗽的人接触,不去人多而杂的公共场所,以避免交叉感染。家人之中,有咳嗽症状亲人应暂时远离宝宝,如果平时是负责照顾宝宝的,也先请别人代劳,避免成人呼吸道的带菌,再次感染宝宝,容易形成反复感染。

5、创造良好的环境

给宝宝一个无烟的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特别在空调间里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让宝宝独睡,因为成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量在15%左右,如果与宝宝脸对脸,宝宝始终处于含氧量较低的环境中,虽然睡眠状态下并不会缺氧,但是对身体健康不利。此外,如果大人的呼吸道如果带菌,会通过呼吸传染给宝宝致病。

6、加强身体锻炼

对于反复咳嗽生病的宝宝,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与大自然接触,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是有好处的,但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要   少吃咸、酸、辣等味道较重食物;

  不吃凉的食品饮料,远离冰淇淋、雪糕、冰汽水;

  水、食物温度都与室温相当,因过冷或过烫都会对气管造成刺激;

  炎症造成黏膜缺水,注意给宝宝多喝水等。

(内容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

这里每天会有丰富免费的怀孕、育儿、

安全、亲子、教育知识分享。

建立科学育儿观,从Babies开始!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14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