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家长请注意昨日罗江一男童差点送命
2018-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昨日(10月11日)上午9点,一名六岁的小男孩被医院,男孩的脸上还插有一根竹签。据了解,男孩是在吃棉花糖的过程中,不慎将棉花糖的竹签将插到左脸上。
小男孩左侧耳下被一竹签直插入到下颌骨下缘,血流不止,且孩子哭闹得十分很厉害。立刻做了手术,将竹签拔出才能保证患者安全。消毒,铺巾、固定患儿面部,保护面部神经血管,经过十多分钟,患儿的竹签成功拔出。
近年来,有关孩童被异物伤害的惨剧时常见诸报端。
两岁男孩城城把一次性筷子插入鼻孔“装大象”。玩得高兴时竟摔了一跤,筷子一下子插进大脑,幸亏家长没有擅自拔出筷子,医院。筷子由左侧鼻腔插入大脑足足有8厘米,还好并未伤及大血管和神经。
年12月25日,博野县6岁女童倩倩(化名)玩耍时不慎受伤,剪刀扎进脑袋约两厘米。医院专家急救,终于脱离危险。
年10月8日,我市4岁男孩童童(化名)误将长约一厘米的金属拉链锁头吞下。家人在遍试吞咽食物和灌香油的土法无效后,医院的医生将拉链成功取出。
孩子生性好动,家中的诸如刀、叉、筷子以及剪刀等锐器一定要远离放置;包括金属器物,硬币、拉链头等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孩子们隐形的“杀手”。面对一次又一次伤害,为避免孩子们再受伤,家长平时的看管和教育也要及时和跟上。
如何避免
类似的伤害屡见不鲜,据统计,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危险的年龄,不是脆弱的新生儿、婴儿期,而是1~3岁的幼儿期。1~3岁的意外伤害比例高达47%。紧随其后的是4~7岁,达27.44%。
家有孩子的,筷子、汤勺等应该如何给孩子用?
1、父母给孩子购买筷子、汤勺时,建议选择钝挫的形状的,避免使用尖硬的;
2、孩子用筷子、汤匙时务必要坐下来,告诫他们不能跑动或玩耍打闹,吃完后将筷子、汤勺收起来,绝不能让孩子拿着玩;
3、给孩子使用时,避免过大或过小的餐具,过大的餐具孩子的小手不易掌控,而过小的餐具又可能使得孩子用餐时汤汤水水溢出,等于是人为地给孩子学习自行用餐增加了难度;
4、避免给宝宝食用西式餐具,因为西式餐具坚硬又尖锐,容易将孩子的口唇刺破;
5、最好避免彩色餐具,越颜色鲜艳的餐具,越容易含有毒的化学颜料,使用中会溶解出铅,危害孩子健康。
如何应急处理一旦不幸遇到筷子、汤勺插入身体,爸妈千万不能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不幸被筷子、汤勺等插入身体,大人谨记千万不能强行拔出,因为很可能会伤害到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造成术中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曾发生过一岁小女孩筷子插眼睛,爷爷下意识马上把筷子拔出来,结果导致伤口处血流不止,后来出现高烧、全身抽搐、大便失禁,到医院检查发现因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处理和治疗,患儿已经颅内感染。
现场急救首要原则是维持生命
1、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安慰孩子情绪并鼓励孩子;
2、降低伤害程度,避免二次伤害;
3、减少痛苦;
4、医院。
常见意外伤害该如何应急处理1烧烫伤如果是小面积轻度烫伤,皮肤仅是红肿,没有起泡、破皮,应立即用凉水冲洗局部10-20分钟,可以降低温度和止痛;如果皮肤表面起泡或皮肤已破,则不能用水冲,有衣物粘连住皮肤的不能硬扯,应该剪去衣物没有粘连皮肤的部分,及时用湿凉毛巾或冰袋降温,小心不要把水泡弄破。如果是化学物如强酸引起,切忌用水冲洗,而要用干布拭净。烧烫伤处切记不要涂牙膏或油性软膏,注意保暖。紧急处理后,医院救治。
2骨折如果孩子跌倒后如果疼痛难忍,跌伤部位动不了,或有明显肿胀、畸形,通常是出现了骨折。如果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属于闭合性骨折;如果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则为开放性骨折。孩子骨折后,如果有出血状况则首先要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其次是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3溺水如果孩子发生溺水,一定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当孩子离开水面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沙和污物;接着应解开孩子的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孩子的反应和呼吸状况,如果孩子无反应但有呼吸,则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应皆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动物咬伤孩子被猫、狗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该马上就地彻底清洗伤口。一般动物咬的伤口是外口小里面深,因此冲洗是应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组织,设法把粘在伤口上的动物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止血,再送医急救,并且一定要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提醒,动物咬伤切忌不对伤口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涂红药水包纱布。
5跌、撞伤对于轻微的跌、撞伤,如果有表皮擦伤,应先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如果局部肿胀青紫,则应先冷敷,24小时后可使用活血化淤药物或者热敷,切忌伤后立即擦红花油;如果是被锐器所伤,应及时就医,以免感染破伤风。
如果是头部外伤,首先要判断大脑有无受损,出现下医院——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或肢体单或双侧瘫痪,抽搐,呕吐频繁,耳鼻内流血或流水。
如果孩子伤后立即大哭,并能正确述说事情经过,一般无大碍,应让孩子仰卧休息,要注意垫高头部,但孩子睡觉时家长要注意隔一段时间叫醒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特别需要留意48小时内的变化;如果孩子滑到或从高处跌落,颈部可能会受到强烈撞击,此时应首先固定颈部,让孩子平躺,并伸直背部,不要移动头部和颈部,可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周围;如果头部出现外出血,出血较多时,应用干净毛巾或纱布进行压迫止血,如果面部淤血或头皮血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进行冷敷但不可揉搓。
6误服药物、毒物或异物(1)异物吸入:容易被孩子误吸的有花生、瓜子等,小宝宝则有可能在呕吐时呛入奶液、胃液。误吸异物可致命,一旦发生大的气管误吸,家长要第一时间进行急救,不要浪费时间送医,对于暂时不危及生命的疑似误吸,则应尽快送医。如果孩子脸色青紫、喘不过气来,则可能是大气管阻塞,此时应马上进行异物排出。对2岁以下的小宝宝,家长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宝宝放在腿上,背部紧靠着家长的胸部。家长用手使劲向后向上挤压宝宝的上腹部(脐上区域),压后随即放松。反复数次。如果宝宝已能独立站稳,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倾。家长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
(2)误服药物、毒物:对于误服药物,家长首先要判断是服了什么药物或毒物,根据药物的种类判断应该怎样做应急处理。某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小,如维生素类,吃错了或多吃了一两片,问题不大。但有的药物如安眠药及某些解痉药、退热药等,幼儿多吃会出现昏迷、心跳加快甚至休克,一些外用药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蚀性,必须及时处理。
小编说:
爸爸妈妈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小孩子碰触竹签筷子这类尖细的东西哦!
(内容源于网络)
在下面6条森林小路,你最想走哪一条?不同的路会体现出不同的真实性格。它背后的答案会完全解读出你目前的心理....据说超级准...
在德阳吧公众账号直接回复:“小路”即可得到答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