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汇编5
2019-12-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药品是家庭生活中的必备品,要做到科学合理地管理家庭药品,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并确保您使用药物在有效期内。
(2)了解不同药品的储藏条件。药品说明书中常见的存放温度如:“常温”代表10~30℃,“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则代表2~10℃。
(3)需要避光保存的注射剂应放在遮光纸盒内,片剂则放在棕色包装内,如肾上腺色腙、氨茶碱、维生素C等。
(4)易潮解变质的药品,如干酵母片、维生素B1片、氨茶碱片、复方甘草片等,均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应盖紧。
(5)对家中贮存的药品应定期检查,标明有效期的药品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
药品说明书看什么
当我们买来一盒新药,你看里面的说明书吗?在服药前,至少下述六项内容一定要看清楚。
第一,看清适应证,对症服药。
说明书上的适应证往往使用了较多的专业名词,一般人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有不明医院药房的药师问清楚。
第二,明晰禁忌证,避免危险。
禁忌证所列出的内容,就是不能服用这种药物的情况,这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信息。如果不注意看说明书上的禁忌证,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第三,读懂用法用量,正确用药。
要看清药物的服用方法,每天吃几次;每次多大剂量;老人、小孩、孕妇的服药剂量有无特殊之处等。
第四,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第五,不良反应要心中有数,及时发现。
怎么吃药最有效
1.服药跟饭点
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
服药频率多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如果服药为“一日三次”,应每隔8小时服一次;若一日两次,应每隔12小时服一次。
2.药片掰开吃
“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不能掰开。”若掰开来吃,会破坏原药设计,导致危险;还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疗效。判断药片能否掰开服用,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药品说明书。
3.拿果汁送药
果汁、牛奶、豆浆、茶水等,虽然都是液态,却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均衡膳食
以低盐低脂肪为原则,少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少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钠盐摄入应低于6g/天。
2.调节心情
保持平静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3.注意休息
避免长期过度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4.合理用药
坚持长期用药,不擅自停药,不随意增减剂量,了解药物作用与副作用,坐位起立或平卧坐起时,动作尽量缓慢,以免引起昏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调节用药。
家庭常用药品应该如何保存?
1.原封不动
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
2.避光:
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因此,储存药物要注意避光。
3.控温:
药品应放在家中最阴凉处,避免变质。
4.防意外:
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
5.注意失效期:
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情况,则不能再用: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
家居应备什么儿童用药?
很多妈妈都有一个小药箱,里面的药更是五花八门,那么,到底妈妈给宝宝备的这些药对不对呢?这里简单列出一些建议常备的非处方药。
1.退烧止疼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备一种即可。除了退烧作用外,这两个药也是常用的止疼药,可用于缓解头疼、牙疼等很多疼痛症状。布洛芬同时还有抗炎的作用,也用于治疗风湿,跌打损伤、扭伤等引起的炎症,但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有胃溃疡的病人不能使用。
2.镇咳祛痰药: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氢溴酸右美沙芬。咳嗽多半是因为体内有痰,所以治疗咳嗽主要还是要化痰。化痰药物可以选用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针对刺激性干咳,唯一的一个非处方药是氢溴酸右美沙芬。
3.缓解鼻塞、流鼻涕药: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鼻腔喷雾剂。生理性海水可以起到滋润鼻腔的作用,羟甲唑啉能减轻2岁以上儿童的鼻黏膜充血症状,还可以缓解坐飞机时气压变化引起的鼻塞。
4.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两者都可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氯苯那敏止痒效果稍强,但会使人嗜睡,适合睡前服。氯雷他定嗜睡反应小且长效,通常一日只需服一次。
5、腹泻用药: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微生态调节剂。腹泻时有必要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家中应备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冲饮服用。蒙脱石散会附着在肠道黏膜上,吸附肠道的病毒和细菌,对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腹泻时肠道益生菌也会流失,可适当补充微生态调节剂,但要注意微生态调节剂通常要求保存在冰箱里。
6.便秘:开塞露、乳果糖。开塞露通过肛门插入给药,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故只能偶尔用来缓解宿便。乳果糖对肠壁没有刺激性,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7.皮肤护理: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红霉素眼膏。蚊虫叮咬、痱子和未知原因导致的皮肤瘙痒,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缓解。氢化可的松可治疗轻、中度皮炎湿疹。红霉素眼膏可用于细菌性结膜炎、擤鼻涕所致鼻腔溃烂等。
8.外伤护理:碘伏、莫匹罗星软膏、创可贴。擦破皮时用碘伏消毒,有出血状况可贴创可贴。伤口有脓包等感染症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1.服用降压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监控下进行,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更换用药;
2.坚持按医嘱用药,一次也不能忘记,即使血压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应每天坚持用药。“这两天感觉挺好,用不着吃药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常犯的错误;
3.讲究服药时间,如果每天只服一次药,以早晨7时为最佳服药时间;如每天需2次,则以早晨7点和下午3点为好,一般降压药不宜在夜晚服用;
(4)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药品,它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为宜,有时降不到理想标准,但降一点就有一点好处,越接近正常越好;
(5)服用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一般以每星期测量2次为宜,如血压波动很大,应在每次服药前测量一次血压;
(6)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应在有其他疾病就诊时告诉医生,避免用药不当而产生相互作用。
为什么有的药不能掰开或研碎吃?
很多人都认为将药片掰开或研碎后服用,会易于吞咽,药效也会好一些。其实,这样的服药方法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方面可能加大药品的不良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掰碎吃对胃粘膜有较强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片剂是缓释片或控释片,如果掰开或者研碎服用,将会破坏药品的结构,导致大量的药物瞬间释放,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供稿人:医院医务部)
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有些患者吃药随便,认为多吃几次或少吃几次无所谓,其实这样做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而且还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
如何正确使用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
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是由药物、推进剂、表面活性物质或润滑剂三种成分组成。使用此种吸入装置的气雾剂有万托林气雾剂、喘康速气雾剂、爱全乐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辅舒酮气雾剂、普米克气雾剂等。
使用方法为:
①移去套口的盖,使用前轻摇贮药罐使之混匀。
②头略后仰并缓慢地呼气,尽可能呼出肺内空气。
③将吸入器吸口紧紧含在口中,并屏住呼吸,以食指和拇指紧按吸入器,使药物释出,并同时做与喷药同步的缓慢深吸气,最好大于5秒钟(有的装置带笛声,没有听到笛声则表示未将药物吸入)。
④尽量屏住呼吸5~10秒钟,使药物充分分布到下气道,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⑤将盖子套回喷口上。
⑥用清水漱口,去除上咽部残留的药物。
家里药物如何保存?
很多家庭一般都用一个抽屉存放各种各样的常用药。但这些药很少被正确贮存,所以了解药品储存的基本要求尤为重要。
一、药品一般都要密闭、干燥、避光贮存,放在家里温度较低的阴凉处。少数药品需要冷藏保存,应按说明书要求处理,但注意不要将药品放入冷冻层中。
二、保留原包装和药品说明书:药品应保存在原始包装中,防止混淆。药瓶或药盒等外标签上有药品名称、服用方法、有效期等重要信息,要完整保留。
三、除个别需长期服用的品种外,不要大量储存。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建议至少三个月清理一次。
四、药物要按外用、内服分类;急救药和常用药分开;老人药和儿童用药分开。所有的药物要放在小儿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儿淘气吃后发生不良反应。
为何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吸烟也会对药效产生影响呢?研究证明,吸烟不仅会危害健康,而且会干扰药物代谢,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在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中的代谢酶系统产生影响,使药物代谢的过程加快或变慢,导致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降低,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作用。尼古丁能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使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药物蓄积中毒。而且吸烟过多会损耗合成维生素C、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所需的矿物质和各种必需营养素,间接对药物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药都会明显受到吸烟的影响。研究表明,疗效明显受到吸烟影响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麻醉药、平喘药、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降糖药、利尿药、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避孕药等。因此在服用以上药物期间,尤其应当戒烟。
与此同时,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肺部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癌症的病人,也应戒烟,因为吸烟对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疗效影响最大。
无论患何种疾病,服药后30分钟内务必不要吸烟。实验证明,如果病人在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药浓度会降至不吸烟时的5%,导致药效不能正常发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