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预计将持续至19日,你的肺还好吗

2021-8-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央气象台3月16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16日08时至17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甘肃、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无人机空中俯瞰

济南市区一度是这样的

……

再停留3天沙尘天预计持续至19日

截至3月16日8点,监测数据显示,德州、烟台的空气质量指数已经开始下降,分别降至和,这表明沙尘天气已如预期,对山东省北部城市的影响稍有减弱。

据相关部门预测,16日,山东省由东北气流逐渐转东南气流控制,东北部地区沙尘影响逐渐减弱,污染有所缓解,但是中西部地区污染形势依然较为严峻。17日,山东省受偏东气流控制,东部地区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污染范围有所减小,但是西部部分城市可能维持重至严重污染。18-19日,山东省转东北气流控制,沙尘影响逐渐结束。

3月16日上午11时济南天空实景↓

沙尘暴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1.会引起呼吸系统健康问题

空气质量不好,使得一些呼吸道本来就有不适的人出现干咳、咳痰、咳血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高烧。

此外,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中的湿度大大降低,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因干燥而弹性削弱,易出现微小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空气中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2.易过敏

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医疗卫生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沙尘暴可以把过敏原从遥远的地方传到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当有吹沙(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总称)发生时,就可能有许多过敏反应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瘙痒症等)。

3.易引发眼疾

沙尘暴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清除沙尘,或用手揉眼睛,均会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

所以,当有吹沙天气时,出门应戴防尘眼镜;如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乱揉,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如没有效果,医院就诊。

4.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们心里感到不适;特别是大风音频过低,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

其次,猛烈的大风、沙尘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即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一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发生变化,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和疲劳。

当沙尘暴袭击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得人的视野受到限制,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和恐惧之感。

做好防护多饮水

面对沙尘暴对人体的影响,专家建议大家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在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喘憋及医院诊治;

2.沙尘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在家中时要及时关闭门窗,尤其是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慢性气管炎人群以及老人小孩,如果在风沙天里不注意保护的话,容易旧病复发,或者引发其他疾病。

3.如果外出的话,最好使用防尘口罩、眼镜作为防护,这样可以有效阻挡风沙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或防止灰尘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器官;

4.要多饮水。由于沙尘天气发生时风大、气候更为干燥,要多喝水加快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出行归来认真清洗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疾病。

因此,掌握沙尘天出行归来后的清洗方法很重要。回到室内要漱口或刷牙,以清水冲洗眼部,以棉签蘸酒精将耳中尘土粘出。

重点清理对象是洗脸和洗鼻腔。洗完脸后,双手捧水至一鼻孔处,吸入后,部分水会由后鼻孔进入口腔,再由嘴巴吐出,或者轻轻用鼻子吸进去再呼出也可以。

时值春季,亦是感冒多发季节,大家要注意勤洗手多饮水,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尽量减少去人多的场所。

小贴士

日常要想养好“肺”,就要做到常滋润,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生津清润食物。例如杨桃、柚子、雪梨、玉竹、百合、银耳、蜂蜜等。另外,无花果、白茅根也能起到润肺的作用。

在大风、沙尘、雾霾等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即使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室内则可放一台空气净化器,能起到护肺的作用。

来源:山东应急管理、中国天气、养生固本健康人生

编辑:PP校对:刘爽

齐鲁女性邮箱:sdflxmt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