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防治

2021-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输入

标题

鸡传染性鼻炎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病,其特征是眼、鼻腔、眶下窦发炎,面部水肿,流水样鼻液。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能引起产蛋鸡产蛋率大幅下降,经济损失严重。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脆弱的细菌,在宿主体外很快失活。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春初时节多发,潜伏期短,传播快。各日龄的鸡都能感染,但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产蛋鸡发病症状最为典型,最严重,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鸡排出的鼻液污染饮水和饲料后进行传播。

二、临床症状

本病在鸡群中传播迅速,3-5天即可波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卷伏不动,闭目,流鼻液,甩头,打喷嚏,食欲减少,拉黄白稀粪。发病初期死亡率低,恢复期由于继发其他疫病(如大肠杆菌)死亡率增高。病鸡一侧或二侧眼下额面部肿胀,肉垂肿胀,严重时眼睑被分泌物粘连不能睁开,甚至失明。产蛋鸡发病初期,产蛋率下降幅度不大,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食欲减少,产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一般下降10%-40%,发病后产蛋率不能恢复到原有产蛋水平。

流鼻液、眼下额面部肿胀

三、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见病鸡眼下额面部皮下,鼻腔粘膜水肿,鼻腔有黄白色干酪样物,其他病变不明显。

四、诊断

本病具有特征性症状及病变,经临床和剖检检查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验。

五、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良好通风,减少鸡群应激。用传染性鼻炎A+B+C三价铝胶苗或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一般于6-8周龄首免,开产前(14--16周龄)第二次免疫。治疗传染性鼻炎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药物投服应足量,不得中途停止或变换,否则易复发,5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一星期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选择敏感的药物“托康鼻炎净”饮水或“福乐星”+“双头泡”混合饮水,发病严重的鸡按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氟泰”,继发大肠杆菌时,应同时投喂抗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施福80”,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采取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减少本病的传播。非免疫鸡群在发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同时注射传染性鼻炎A+B+C三价铝胶苗。

六、对免疫鸡群发病的认识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免疫过疫苗的鸡群又发病,一些养殖户认为没有必要做免疫,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疫苗的免疫效果是建立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上,免疫过疫苗的鸡群,即使发病,症状也比较轻,治疗也容易些。我们必须树立以免疫为基础的综合防治观念。

治疗过程应考虑三个问题

#误诊(类鼻炎)

#混合感染的问题

#耐药性,药物选择等

技术云南省禽病科技中心

咨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