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2021-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3月3日是第十九次全国爱耳日,为了普及公众爱耳护耳知识,预防和减少耳聋的发生,医院携手雅山片区管委会开展了活动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的大型公益活动,为前来参加活动的80余人(其中聋哑居民21人)做科普宣传讲座和义诊。
医院医院医师进行会前交流
医院苏护士长和美小护在为大家测量血压
雅山管委会专干在用手语为大家讲解
医院的陈莉医生为大家讲诉耳朵的构造
沙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齐玲科长和干事米海热
活动结束后集体合影
〖爱耳日从了解耳朵开始〗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
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人的耳朵从外耳道口到鼓膜这一圆柱状的通道,叫做外耳道。其特点是弓形弯曲,皮肤薄嫩。耳道前半部的皮肤有丰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
这些腺体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尘粘在一起就形成了“耳屎”,医学名为“耵聍”。
别看“耳屎”名字不好听,其实它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
常说的听力下降的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全聋四种情况,一般认为,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就应及时就诊了:
耳朵经常嗡嗡响,也就是常说的耳鸣;
在环境嘈杂的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
时常感觉听不清别人说话,包括电话交谈;
常常将电视或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得非常大;
对声音定位有一定困难。
容易对儿童听力造成危害的因素:
一是耳毒性药物的使用。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三类,分别是抗生素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利尿药,如速尿等;抗肿瘤类药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敏感体质的人,即使是小剂量接触上述药物后即可造成听力损害。
二是儿童容易感染中耳炎,这与其耳部结构特征有关。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小儿的咽鼓管较为短、宽、平,且位置较低。当孩子感冒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判断孩子是否得了中耳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辨:
1.耳朵附近头部剧痛,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
2.发烧,中耳炎往往会伴随突然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
3.看有无化脓,耳朵中是否会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
4.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听力障碍,具体表现为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家长重复刚刚讲过的话等。
中耳炎患者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此外,积极预防感冒,缩短感冒周期,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三是噪声刺激。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接近70~80分贝的噪声也可造成内耳损伤;超过85分贝的噪声可造成内耳传声结构和听神经损伤;爆炸等超过分贝的噪声强度可造成急性内耳出血、鼓膜穿孔或听神经损伤。
四是耳朵进入异物。这些异物一旦进入耳鼻后,可能会胀大,加之孩子的耳道、鼻腔较窄小,就容易卡塞在其中,卡住的胀大种子可能引发耳鼻的炎症反应。
五是父母常吸烟。可使孩子处于烟雾之中,除了可能使孩子患急、慢性鼻炎、增殖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中耳炎外,香烟中的烟雾有害物质对小儿的娇嫩中耳粘膜有刺激作用。
它可使中耳内分泌的粘液增多、变稠,耳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诱发中耳炎。时间一长,鼓膜穿孔、增厚、钙化粘连、内陷使听力下降最后造成传导性耳聋。
六是不要自己掏耳朵。小朋友皮肤很嫩,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
突发性耳聋生活方式成诱因
由于青壮年人群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的过度劳累、精神长期紧张等是导致“突聋”的重要诱因。
首先,现代人普遍生活不规律,多数人存在过度疲劳,连续熬夜上网等,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耳机更是不离耳朵,这些行为其实是以损害听力为代价的,极易产生突发性耳聋。
其次是都市“声污染”的增加。很多肉耳没有注意的声音,包括电脑和许多电子设备的低频噪音,时时刻刻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第三,精神压力过重,例如学习、工作压力等,很多高考学生甚至会和家长一起暴聋,再者心理因素刺激也不容忽视。
因此,当患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伴有眩医院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如何爱耳护耳?
一是围产期就要预防耳聋,预防感染最重要。新生儿期耳聋预防应在围产期就开始,尤其是早产时外伤或产期的各种原因导致的缺氧、新生儿黄疸极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因此,对这些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
感染是小儿期耳聋的常见病因,其中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以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最为常见。
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用药不当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二是减少耳机的使用以及耳机使用的时间和音量等;注意在噪音场合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阻隔噪音带来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用耳,有耳部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三是耳朵里进异物千万不要自己用手抠,或者自行用镊子夹、棉花棒等方式取异物,医院就诊。
四是生活中,很多人茶余饭后或闲着没事时就喜欢随便拿支“耳勺”掏耳朵,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没事就用发夹、指甲等掏耳朵的习惯,觉得这样很舒服,却不知这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引发疾病。
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此次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和义诊,宣传了爱耳、护耳知识,鼓励残疾人要乐观、积极向上,体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将携手雅山片区管委会进一步普及老年听力筛查,做好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携助社区残协专干、专委对辖区老年听力障碍进行义诊工作,积极宣传、普查听力,提高全社会对听力残疾的重视,了解预防和康复方式方法。
医院
仁爱诚信严谨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