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屏这道顺德美食上榜学习强国,隔着
2024/5/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颠治疗 http://ask.bdfyy999.com/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西江水的支流甘竹滩滋润着祖祖辈辈的顺德左滩村村民也由此诞生了一道地道的风味本地人家称之为“酱鱼”对于很多顺德人来说下饭的酱鱼里凝结了顺德人的勤劳与朴实以及邻里乡情的美好酱鱼不仅深受顺德市民的喜爱最近,还馋哭了全国网友!由珠江商报全媒体策划拍摄的视频《小小一条酱鱼,凝结着顺德人家的味道》登上了“学习强国”APP平台顺德美食又一次强势刷屏▼(点击下图即可进入学习强国平台观看)这道拍摄得秀色可餐的本土美味商报君当然不会独享快点击下面的视频一起来舔屏02:46这道家的美味怎样吃最地道?顺德人说:配饭吃最香把酱鱼切成小块煮饭时用小碟子放在饭面上蒸就着这甘香的味道可以吃下两大碗米饭左滩·酱鱼走进位于龙江左滩的渔业村,到了适合晾晒的时节,近水道的小巷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撑起竹竿晒鱼干,其中,就有不少是花心思制作的“酱鱼”。▲村民“七叔”彭奀七忙着整理渔网。64岁的七叔彭奀七正在整理收回来的渔网,老伴七婶吴执好则在给晒成“三成干”的鱼干“上酱”。这酱,自然是自家调制的,每家每户的口味不一样,晒出来的酱鱼也有一点不同,但做法大致相同。▲“七婶”吴执好正在晒鱼干。打了鱼回来立即杀好洗净,按照10斤鱼1斤盐的比例,将鱼腌2~3小时;再用清水将腌过的鱼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用绳穿过鱼尾处,就可放在竹竿上晒。晒至3成干后,则可以上酱了。▲七婶正在制作酱料。酱是提前做好的,豆豉、蒜、姜剁碎,喜欢有点辣味的可以加入辣椒,再加入面豉酱、蚝油、花生油、鸡粉、砂糖等拌匀,放进玻璃罐里存放。待需要上酱时,往玻璃罐里加入高度数的米酒拌匀。搅拌的时候,酒香味一下子就把人抓住,这味道真的叫人难忘。▲用米酒“开”酱料,芳香四溢。配料可以先准备,但米酒一定要临上酱时再加。七婶说,这样才能让这酒渗入鱼肉里,不至于让酒香味过早挥发掉。本地还有一种独特的酱料,叫乌酱,也是酱鱼的重要酱料之一,而对于很多村民来说,自家做的酱料则更实惠。▲一条一条地均匀上酱,期待着每一份美味的诞生。10斤鱼大概需要1斤酱料,用小刷子给每一条酱鱼细细地上酱,虽然头顶着大太阳,甚至有点冒汗,但却是普通味道蜕变为馥郁浓香的必经之路。▲每条酱鱼都要接受阳光的洗礼,慢慢蜕变成馥郁的味道。上完酱后,就需要继续晾晒。晒酱鱼的好手七叔解释说,太阳高挂,气候干爽,酱鱼才能晒得“干身”而不容易霉变。天气好的话,大概需要2~3天的时间,酱鱼就可晒制完成。“有的人喜欢吃软一点的,可以不晒那么久,我们家觉得干一点更甘香更有嚼头,就再晒得干一些。”酱料的浓淡,晾晒时间的长短,各家各户,千变万化,但不变的依旧是蕴藏在酱鱼背后,一颗为家人亲手烹制食物纯粹的心。酱鱼·家的味道对于现代人来说,食物种类早已非常丰富,鱼干腊味,可能只是“调剂”,但即便是偶尔的佐餐美食,也是马虎不得。而对于很多渔业村的村民来说,这吃了很多年的酱鱼,或许说不上是多好的美味,但却是割舍不下的家的味道。▲酱鱼好香,吸一口~七婶是中山人,嫁到左滩已经35年。年轻的时候,和七叔以打鱼为生,养活了两名儿女,供他们读完大学。早已“退休”的他们,却闲不下来,不喜欢棋牌也没有旅游的习惯,利用空闲时间打鱼,就是七叔七婶的康乐活动。▲好水养好鱼,食材好,鱼干味道才好。海鱼、鳊鱼、鲮鱼……打到什么鱼就吃什么,吃不完的可以晒成鱼干,馈赠亲友。“秋风起,中山娘家的亲戚就会问我做了酱鱼没,”七婶不是本地人,但连娘家人都和她一样,喜欢上这独特的酱鱼。做酱鱼需要耐心,想着吃鱼的人的满足,自己自然也觉得开心,“儿子媳妇也喜欢,做好了也会给亲家送一些。一年大概就做几十斤,大部分都是送人的。”鱼刺少的鱼,七叔七婶会特意挑出来,有的做成酱鱼,因为自家孙仔孙女也喜欢这味道;有的则送给有小孩的街坊邻里,你来我往,村民的互相照顾与扶持,让人倍感温馨。都说味蕾是有记忆的,酱料的惹味,鱼干的甘香,一丝一丝地钻进鼻腔里,脑海里,无论顺德游子走多远,这道家的味道依旧让人魂牵梦绕。夕阳西下,渔业村的小巷里传出阵阵饭香味,捧着一碗饭,从巷子的这头吃到巷尾,就吃饱了。这是左滩渔业村一个普通的傍晚,下饭的酱鱼里,凝结了顺德人的勤劳与朴实,以及邻里乡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