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气温缓慢回升早晚仍偏凉
2020-8-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天气概述
昨天,北京秋的凉意明显,早晨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仅有13.5℃,体感十分寒凉。
预计在28日以前,北京的天气将以晴到多云为主,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27~30℃,秋高气爽的天气即将回归。不过未来几天早晚气温仍较低,早出晚归的市民注意添衣保暖。
明天白天,北京晴间多云,偏北风二三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7℃,山区最高气温25~27℃。明天夜间北京晴间多云,偏北风一二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6℃,山区最低气温11~14℃。
具体预报今天夜间多云转阴,南转北风二级左右,最低气温16℃;明天白天阴(午后山区有阵雨)转晴,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27℃。双休日气温适宜,风力不大,较利于出行及户外活动。空气干燥,需注意补水润燥。夜间气温偏低,早出晚归谨防着凉感冒。
未来预报21日夜间:晴转多云;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6℃,山区温度最低气温11~14℃。最大相对湿度90%
22日白天:多云转晴;北转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7℃,山区温度最高气温25~27℃。
22日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1、2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5℃,山区温度最低气温11~14℃。
双休日预报本周双休日期间,京城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扩散条件整体不错,空气清新,能见度较好,最高气温在27℃上下,除午后有些晒之外,白天大部分时间体感舒适,适宜安排假日出游计划。最低气温在16℃,夜间到早晨时段体感还是偏凉,早出晚归需添衣防感冒。
市气象台11时预报。21日白天阴转晴,最高气温27℃,夜间晴转多云,最低气温16℃;22日白天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7℃,夜间晴间多云,最低气温15℃。
全国天气新闻9月21日08时至22日08时,云南西部、川西高原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东部、上海、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浙江东北部、上海东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70毫米)。浙江、江苏东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7级及以上风,其中,浙江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7~8级风。
盘点秋季会呼吸的痛!
转眼就到9月中旬了,秋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郁。进入秋季,不仅仅代表气温变凉爽,还有众所周知的“秋燥”。但其实,除了“秋燥”,还有很多别的秋季“气象病”也让人不胜其烦,简直是生活中会呼吸的痛!下面我们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秋季不得不说的“气象病”吧。
秋季“气象病”之急性肠胃炎
从夏季进入到秋季,人体的消化功能开始下降,因此肠道的抗病能力也开始减弱。而这个季节,正是各种瓜果上市的时候,如果大量地进食一些生冷蔬果,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各种急性胃肠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相对较差的老人和小孩,肠胃功能弱,也更容易患上急性肠胃炎。
防治小贴士: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
2、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3、注意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后,可以使用碱面水清洗瓜果蔬菜,这样可以把残余的农药清洗干净。
秋季“气象病”之口角炎
秋天气候干燥,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值得注意的是,秋季口角炎一般多发于儿童,在干燥的环境中,小孩可能会用舌头去湿润伤口或者用双手触摸,更易加重口角干裂与感染。
防治小贴士:
1、用甘油涂抹患处,滋润受损处,也可在嘴角涂红霉素软膏,进行杀菌消炎。
2、睡前在嘴巴上涂点茶籽油,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这是最适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舔嘴角时吃进去也不用担心,但是这期间要注意口角的干净。
3、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以吃西红柿,黄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另外不要用手去触摸,不用舌头去湿润伤口。
秋季“气象病”之关节痛
研究表明,当日均变温在3℃以上,日均气压变化在10百帕以上,日均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时,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堪比“行走的天气预报”。随着秋风渐凉,天气转寒,不少人会出现关节疼痛,并常有麻木、关节活动困难的症状,其中较大一部分人,会出现关节冷痛、怕风、怕冷的症状。
防治小贴士:
1、对付关节痛,保暖最为关键。天气转凉的时候,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物,早晚较凉时可以穿一件长衣或者长裤,局部可以用护膝、护腕、长袜或手套等等。
2、做家务时,尽量使用温水,避免直接接触冷水、冷藏品或冰柜等。做好保暖工作,能极大程度的减少关节病的发病诱因,从而减少发病的次数。
秋季“气象病”之口腔溃疡
秋天到了,秋燥升,人体就容易上火,这个季节很多人就被迫加入了口腔溃疡大军。口腔溃疡虽然不是大毛病,疼起来确实真要命!简直是会呼吸的痛,吃饭时会痛,喝水时会痛,连说话也痛。不仅如此,口腔溃疡还容易反反复复,让人防不胜防。
防治小贴士:
1、饮食尽量多样化,多吃杂粮、粗粮、绿叶蔬菜、水果、薯类、豆制品、牛奶等,做到膳食平衡,还要多喝水。
2、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每次进食后,可用盐开水、生理盐水漱口,也可用药物漱口液,避免因食物残渣加剧继发感染。
3、生活起居要按合理的计划有规律的进行,好好休养,尤其要保证睡眠充足。
秋季“气象病”之过敏性鼻炎
秋季通常昼夜温差很大,再加上过敏原增多。这样的气候特点导致鼻炎频繁发作,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以及鼻子瘙痒,严重的患者会伴有打喷嚏、头痛及头晕。所以这个季节出门,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不亚于“上战场”,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鼻炎给“召唤”出来。别人赞叹秋景之美,他们只能感叹:“鼻涕和眼泪齐飞,纸巾共手帕一色。”
防治小贴士:
1、及时找出过敏原并且远离保护好鼻子,每天早晨使用冷水来清洗鼻腔,能增强胃黏膜抵抗寒冷的能力,同时也能去除鼻孔里面的细菌和病菌。
2、由于季节变化、天气变凉没法适应而出现过敏的,需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不要让鼻子太干燥。
3、避免上火,否则易引起一些炎症的发生,长期的上火引起的鼻塞、喉痛都会引起鼻炎。
秋季“气象病”之皮肤病
秋季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也减退,从而使皮肤变得干燥,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等情况。对于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出现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带状疱疹、风疹以及麻疹等传染性皮肤病。
防治小贴士:
1、缓解秋季皮炎可以用清水冲洗患处,但不要用热水,也不要使用碱性很强的肥皂,容易损伤皮肤,加重病情。
2、不宜多吃火锅、虾、蟹、牛肉、羊肉、烟、酒及其它辛辣剌激之品、浓茶等,会加重病情。宜多食猪肝、禽蛋、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3、注意个人卫生,衣服要勤换勤洗,选择宽松透气性比较好的纯棉衣服,尽量不要去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