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又抗癌,疫情下鼻咽癌患者如何治疗

2020-9-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73670.html
关于鼻咽癌

鼻咽癌是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10万,0.7/10万),分别占全球鼻咽癌发病和死亡的38.29%和40.14%。鼻咽癌的发病特点是肿瘤侵袭性强、转移发生早,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与环境因素、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鼻咽癌恶性程度较高,肿瘤侵袭性强、转移发生早,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不少患者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都是晚期了,所以早期发觉异常非常重要,鼻咽癌早期局部控制率可达到70%以上。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常见症状一般有: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6)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7)颈淋巴结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鼻咽癌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CT和MRI分别对鼻咽部颅底骨质、咽旁间隙及软组织显像清晰,MRI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

治疗方面,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鼻咽癌患者在疫情期需不需要准时赴诊?如果推迟的话能推迟多久,会对疗效产生大的影响?

疫情期间,医院均采取了各种管理措施来预防院内感染,鼻咽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需要放疗化疗相结合,对于鼻咽癌患者是否需准时赴诊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对于刚确诊的患者,还未开始正式治疗,医院就诊,之前也讲到,鼻咽癌早期治疗效果好,推迟可能会导致患者肿瘤进一步进展,建议此类患者尽快就诊,推迟时间尽量不超过2周—1月

(2)对于已经在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需要准时赴诊,放疗对肿瘤的杀伤主要依靠射线的计量累加,放疗中断会导致总的治疗时间延长,进而使肿瘤局部控制率下降,放疗的原理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放射治疗就像晒太阳一样,把一个烂橘子每天照,慢慢加温晒干,让其失去生命力,变成橘子干后慢慢萎缩。放射线将能量精准送达肿瘤内部,破坏肿瘤细胞内的DNA,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因此,放疗期间的患者需要准时赴诊。

(3)对于放疗结束,化疗期间的患者,可以与主治医师联系沟通病情后,商量就诊时间。

(4)所有治疗结束,需要定期复查的患者可以在疫情结束后方便时复查。

在这个特殊时期,外出不便,患者可不可以在疫情期使用口服靶向药进行治疗或者维持病情呢?

对于鼻咽癌患者,口服靶向药多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大多同步应用于患者放化疗期间。对于不同治疗时期的鼻咽癌患者,还是与熟悉自己病情的主管大夫沟通后再服药。

鼻咽癌患者的呼吸道更加的敏感、脆弱,那么,在疫情期间,鼻咽癌患者是不是需要时时刻刻都带着口罩?

鼻咽癌患者本身呼吸道就比较敏感,而且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唾液减少,口干,吞咽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有文献表明,鼻咽癌放疗患者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无纺布的材质可减少部分呼吸道水分的蒸发,保持了口腔的湿润度,可明显减轻口干,提高睡眠质量。因此建议患者外出时佩戴口罩,做好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形成鼻咽、鼻腔、口腔局部湿润环境,有利于防治鼻咽、鼻腔、口腔干燥出血等反应,同时能有效阻隔有害烟雾、粉尘等刺激,从而避免呼吸道炎症加重。在家时可以不佩戴口罩,因为房屋内空气相对稀薄,不利于患者的呼吸运动,做张口运动也不太方便。同时长期佩戴口罩面部容易出现红肿、充满压痕和伤口的“口罩后遗症”,因此不建议患者在家中也佩戴口罩。

感冒是鼻咽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疫情之下,鼻咽癌患者如果感冒了会增加患新冠肺炎的几率吗?应该怎么应对?

感冒对于我们正常人是司空见惯的小病,常有一些鼻塞、流涕、咽痛、低热等,常在淋雨、劳累、受凉后发生,一般病程一周左右。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的鼻咽癌患者,常会迁延不愈,甚至病情加重发生肺炎、心肌炎、败血症等。鼻咽癌患者发生感冒,会增加患新冠肺炎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型感染病毒,普通民众都是易感人群,何况是免疫力相对低下的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由于恶性肿瘤本身和化疗、手术等癌症治疗所致的全身免疫抑制状态,感染新冠肺炎以及感染后预后不良的风险会增加。因此已发生感冒的话需注意自身防护,医院、人多的密集场所,需注意戴口罩以防接触到其他病原菌发生交叉感染。对于发生自觉症状较重的患者,尽早口服药物,以防感染进一步加重,诱发更严重的病情。鼻咽癌患者需积极注意防范感冒、提高免疫力。

鼻咽癌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属于易感人群,在疫情之下,患者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做好自我防护?

鼻咽癌患者居家期间一定要:

1.少出行:尽量不外出,宅在家,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2.严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门戴口罩,餐前便后勤洗手,做到常用物品及时消毒。

3.常乐观:了解主渠道的正确信息,要不信谣,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

4.均营养:多蔬果、多杂粮、多白肉及豆类;低盐、低糖、低动物脂肪,食物尽量平衡和多样化,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范围。

5.律生活:生活有规律,养成定时睡觉、起床、吃饭的良好生活作息时间,保障睡眠少熬夜,适当体力锻炼。

6.遵医嘱:遵从医生指导,进行自我观察,比如症状变化情况、是否按要求服药、服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等等,必要时可就近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的监测。

总而言之,在疫情期间,患者一定减少外出,做好防护,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和信任医生的专业意见,构建好“健康心理防线”,共克时艰,待到春暖花开时走出新冠肺炎阴霾,取得成功。患者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诺民健康管理平台”向医生进行咨询。可扫描下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19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