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大全

2021-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121/4762337.html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现代汉语习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现代汉语2.现代汉语规范化3.文学语言4.方言5.基础方言二、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3.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5.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7.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   和。8.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9.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10.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11.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12.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13.新时期的推普方针是。14.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到要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各类机关,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的人员交往时的。15.按现代汉语方言分区,广东梅县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_方言,上海话属_______________方言。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2.某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它的口语发展的必然产物。()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4.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5.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6.粤方言等于广东话。()7.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8.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9.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10.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11.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12.《水浒传》、《西游记》、《纪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13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四、简答题:1.普通话为什么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2.请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5.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第二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元音2.辅音3.音素4.音节5.音位6.音色7.音高8.音强9.音长、10五度标记法11.声母12.韵母13.声调14.清音15.浊音16.送气音17.不送气音18.零声母19.单韵母20.复韵母21.鼻韵母22.前响复韵母23.后响复韵母24.中响复韵母25.四呼26开口呼27.合口呼28.齐齿呼29.撮口呼30.押韵31.调值32.调类33.轻声34.儿化35.变调36.音位变体37.条件变体38.自由变体39.停顿40.重音41.快慢42.语调43.句调44.语音规范化二、填空题:1.语音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4.不同的音色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辅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7.《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8.音节是_____________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9.声母是音节开头的________________,普通话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辅音声母。10.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1.发音部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类。12.发音方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类。1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14.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15.按照发音方法分类,l是________________,n是________________。16.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普通话声母中的送气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对应的不送气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双唇、送气、清、塞音是__________________,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________________。19.普通话中有一些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20.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韵母的结构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21.由________________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22.单韵母的发音条件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3.普通话共有______________个韵母,按照构成成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24.韵腹是韵母的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位置在韵腹前面的元音是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_;在韵腹后面的是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一个韵母可以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一定要有韵腹。25.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而能作韵头的只有_________;能作韵尾的只有__________三个元音和____________两个辅音。26.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____,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是________________。2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e代表两个元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28.ɑi、ei、ɑo、ou是________________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________________,发音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元音充当________________,发音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29.iɑ、ie、uɑ、uo、ue是________________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________________,发音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元音充当________________,发音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30.ie、üe中的e实际是单韵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1.ɑnɡ、enɡ、inɡ、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韵尾是________________,发音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32.iɑnɡ、uɑnɡ、uenɡ、i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韵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韵尾是______________。33.字母i在拼音方案中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不同的音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只在z、c、s后出现,___________只在zh、ch、sh、r后出现,按照四呼归类,z、zh这两组声母后的i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__。34.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叫________________。35.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之一,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36.声调的音高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_____。37.调值就是声调的_____________,也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普通话的调值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普通话各个声调的调值是________________。39.调类就是声调的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40.音节就是语音的________________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________________语音片段。41.对普通话音节结构作深层次分析,一般一个完整的音节应该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42.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有:A.音素数量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从元音数量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从辅音位置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从声调来看________________。43.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____。44.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与四呼都能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____。47.《汉语拼音分案》规定iou、uei、uen三个韵母前面加辅音声母时,________________,写成________________。48.ü上面两点的省写有两种情况:一是拼写声母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49.声调的调号应该标在________________。50.《汉语拼音分案》规定,隔音符号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拼写普通话时,基本以词为单位,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________________。52.轻声在物理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53.“一”的变调有三种: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54.儿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化韵是_________________。55.普通话儿化韵比较多,除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韵母外,其他韵母都可以变为儿化韵。二、单项选择题1.声调的基本性质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A.音高    B.音强    C.音色    D.音长2.不同的音素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A.音高    B.音强    C.音色    D.音长3.不同的元音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A发音体    B.发音方法    C.共鸣器形状    D.音长4.几个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熟人在隔壁说话,能听得出说话人是张三还是李四,这主要是由于各人的_________________。A.音高不同    B.音强不同    C.音长不同    D.音色不同5.男子和女子声音差别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A.发音方法    B.共鸣器    C.发音体    D.用力大小6.语音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A.生理性    B.物理性    C.社会性    D.自然性7.发音器官中起共鸣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肺和气管    B.喉头和声带    C.口腔和鼻腔8.汉语拼音字母b.d.ɡ发音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共鸣器形状不同    D.舌位前后不同9.说话声音大小属于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A.音高    B.音强    C.音色    D.音长11.汉语拼音字母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英文字母    B.拉丁字母    C.法文字母    D.俄文字母12.汉语拼音字母n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A.ne    B.nê    C.en    D.ên13.普通话声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_。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14.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_________________。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15.舌面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A.z、c、s    B.j、q、x    C.zh、ch、sh    D.b、d、ɡ16.发音时候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迸裂而出,爆发成声的音是_________________。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17.发音时候两个发音部位靠近,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的音是_________________。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18.发音时候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放开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的音是_________________。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19.发音时候舌尖抵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的音_________________。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20.zh、ch、sh、r四个辅音的发音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A.舌尖前    B.舌尖中    C.舌尖后    D.舌面21.普通话声母中浊音声母有_________________。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22.普通话的单元音韵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_。A.6个    B.7个    C.8个    D.10个23.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ɑ      B.o       C.e      D.ê24.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e    B.ê      C.ɑ       D.o25.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e    B.ê      C.o       D.u26.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i    B.u      C.ü       D.ɑ27.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e    B.ê      C.o         D.ɑ28.舌面、后、高、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ɑ    B.o      C.u         D.ê29.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i    B.u      C.ü       D.ê30.-i(前)是_________________。A.舌尖、前、高、不圆唇单韵母      B.舌面、前、高、不圆唇单韵母C.舌面、前、高、圆唇单韵母       D.舌尖、前、高、圆唇单韵母31.-i(后)是_________________。A.舌尖、前、高、不圆唇单韵母      B.舌面、前、高、不圆唇单韵母C.舌面、前、高、圆唇单韵母       D.舌尖、前、高、圆唇单韵母33.e和o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C.唇形的圆展不同       D.舌位的高低和唇形的圆展不同34.i和u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C.嘴唇的圆和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和不圆35.e和ê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C.舌位的高低不同和舌位的前后不同       D.嘴唇的圆和不圆36.u和ü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A.嘴唇的圆和不圆          B.舌位的高低不同C.舌位的前后不同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和不圆37.i和o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A.舌位的前后不同               B.舌位的高低不同C.舌位的前后、高低、唇形不同      D.舌位的前后与高低不同38.前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ɑi、ei、uɑ、uo      B.ɑi、ei、ɑo、ouC.ɑi、ei、ou、uo      D.iɑ、ie、uɑ、ɑi、ue39.后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ɑi、ei、uɑ、uo      B.ɑi、ei、ɑo、ouC.ɑi、ei、ou、uo      D.iɑ、ie、uɑ、ɑi、ue40.中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A.iɑo、iou、uɑn、uen       B.iɑo、iou、uɑi、ueiC.iɑo、uei、uen、iou       D.iɑo、iou、iɑn、uɑn41.ei、ie、üe中e的发音_________________。A.完全一样                B.完全不同C.比较接近,但不必区分       D.虽比较接近,但音色区别很大,有的舌位略高,有的舌位略低42.汉语的声调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46.“一些、稍微”的正确声调是_________________。A.yìxiē、shāowěi       B.yìxiě、shāowēiC.yìxiē、shāowēi       D.yìxiē、shāowěi48.“因此、危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A.yīncíwéixiǎn         B.yīncǐwéixiǎnC.yīncǐwēixiǎn         D.yīncíwēixiǎn50.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A.三个音素      B.四个音素.      C.五个音素      D.六个音素51.汉语音节是_________________。A.辅音较少,元音占绝对优势      B.辅音较多,元音较少C.元音和辅音各占一半          D.没有辅音52.韵头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充当。A.ɑ、o、e      B.i、u、ü      C.-i(前)、-i(后)      D.单元音53.韵腹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充当。A.ɑ、o、e      B.单元音      C.i、u、ü、      D.ɑ、o、e、i、u、ü54.“玻、泼、摸、佛”应该拼写成_________________。A.buo、puo、muo、fuo       B.be、pe、me、feC.bo、po、mo、fo          D.bu、pu、mu、fu55.“娟、全、选”应该拼写成_________________。A.juānquānxuān      B.jüānqüānxüān      C.jiānqiānxiān56.声韵相拼时,声母应该发成_________________。A.呼读音      B.本音      C.名称音      D.呼读音和本音都可以57.声韵相拼时,声韵之间_________________。A.必须停顿      B.有时可以停顿C.不能停顿      D.停顿不停顿要根据具体音节而定58.声调应该标在_________________。A.韵腹上      B.韵头上      C.韵尾上      D.介音上59.“iu、ui”的声调应该标在_________________。A.“i”上         B.“iu”标在“i”上,“ui”标在“u”上C.“u”上         D.“iu”标在“u”上,“ui”标在“i”上65.“司马相如”的正确拼音是_________________。A.sīmǎxiànɡrú      B.SīMǎXiànɡrú      C.Sīmǎ-xiànɡrú      D.SīmǎXiànɡrú67.“第一”中的“一”应读_________________。A.阴平      B.阳平       C.轻声       D.去声68.“一定”中的“一”应读_________________。A.阴平       B.阳平      C.上声      D.去声69.“一群”中的“一”应读_________________。A.阴平       B.阳平      C.上声      D.去声70.“唱一唱”中的“一”应读_________________。A.阴平       B.阳平      C.去声      D.轻声71.“不好”中的“不”应读_________________。A.轻声       B.阴平      C.阳平      D.去声72.“不去”中的“不”应读_________________。A.轻声       B.阴平       C.阳平      D.去声73.“花儿”的正确拼音应写成_________________。A.huā       B.huār       C.huāer       D.huā-er74.“他从什么地方来啊?”中的“啊”应读_________________。A.yɑ呀      B.wɑ哇      C.nɑ哪       D.nɡɑ啊77.“这是多好的同志啊!”这的“啊”应读_________________。A.α啊       B.rɑ啊       C.zɑ啊       D.yɑ呀78.“小孩儿”的实际发音是_________________。A.xiǎnháiB.xiǎoháirC.xiǎohárD.xiǎoháier80.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声母发育部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赞助      B.家乡      C.难免      D.报告81.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都属于零声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落叶      B.温和      C.如意      D.安慰82.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韵母按四呼可以归为一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A.zhìzào    B.yuèsè    C.wànɡshènɡ      D.fēnɡfù83.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都是由后响复韵母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A.结果B.劳累C.飘流D.高楼84.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声母按清浊音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诗歌B.酷热C.美丽D.医生85."鱼"和"衣。在韵母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A.唇形的圆和展    B.舌位的前和后    C.舌位的高和低    D.舌面和舌尖86.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韵母按四呼可以归为一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A.志气    B.云彩    C.往常      D.迟早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普通话辅音声母都是清音B.普通话辅音声母中m、n、l、r是浊音,其他是清音C.普通话辅音声母共6个浊音 D.普通话辅音声母中m、n、l、r、ng是浊音,其他是清音89.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元音属于乐音,发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B.所有的单元音韵母都可以自成音节C.所有的单元音韵母都必须同声母相拼D.复韵母中的“前响、中响、后响”,实际上就是以韵腹(主要元音)的位置来定名的90.下列各成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驾轻就熟jiàqīn-jiùshú      B.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C.茅塞顿开máosài-dùnkāi      D.亘古未有hénɡɡǔ-wèiyǒu三、多项选择题5.汉语拼音字母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A.拉丁字母    B.罗马字母      C.英文字母      D.法文字母7.下面各组成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箪食瓢饮dānsì-piáoyǐnB.敷衍了事fúyiǎn-liǎoshìC.老气横秋lǎoqì-hènɡqiūD.画龙点睛huàlónɡ-diǎnjīnɡ8.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A.每个音节都有声母、韵母和声调B.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C.音节中可以有两个辅音音素D.普通话所有音节中必须有元音音素。9.能同齐齿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有_________________。A.bpmfB.dtnlC.ɡkhD.jqxE.zhchshrzcs10.下列句子陈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拼写音节iou写成iu.B.uei前面有声母时写成ui,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成wei.C.“uenɡ”前面不带任何声母,它只能自成音节,如wenɡ(翁).D.含有iu和ui的音节声调应标在i上。11.下列拼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yuān(渊)      B.yǘ(鱼)      C.wūn(晕)D.yǜn(韵)E.yù(玉)       F.üē(约)12.音节是_________________。A.最自然的语音单位B.最小的语音单位C.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D.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13.下列拼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miǜ(谬)      B.lún(论)      C.tuén(吞)D.yiuǐ(有)   E.zhī(追)      F.qún(群)14.下列拼音标调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____。A.xǔe      B.shuānɡ    C.sǔo      D.huī      E.xīu      F.huà    G.ɡoǔ15..下列拼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yuèjù(粤剧)       B.Léifēnɡ(雷锋)      C.ɡōnɡɡuān(公关)D.pínɡfēn-qiūsè(平分秋色)      E.zǒnɡér-yánzhī(总而言之)1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A.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B.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部位特别紧张C.元音气流舒缓、微弱,辅音气流急促、强烈D.发元音时声带都振动,声音响亮;发辅音时声带都不振动,声音不响亮。19.下列各项中,声母都是送气音的有_________________。 ①开学②从前③碰头④劝告⑤传说20.下列各项中,每个音节的韵母都有韵头、韵尾的是_________________。A.优点    B.威望    C.昂首    D.烟台    E.流水四、判断题1.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就是语音。()2.没有发音器官,人类就不能说话,因此,生理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4.语音的社会性使得语音有别于自然界的声音,因此,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5.声母一般是由辅音充当的,因此可以说,声母和辅音基本上是一回事。()10.说话声音粗细属于语音四要素中的音色。()11.说话快慢属于语音四要素中的音长。()12.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语音是一种声音,因此,物理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3.男子和女子说话声音不同是因为声带这个发音体有差异。()14.在语音的四要素中,音色对任何语言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要素。()15.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语音上有种种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地区的人在生理上(发音器官)有差异。()16.音素就相当于汉语拼音字母,一个音节有几个字母就是几个音素。()17.chuānɡ(窗)这个音节应该分析为c-h-u-ɑ-n-ɡ六个音素。()18.辅音不等于声母,元音不等于韵母。()19母音就是元音,子音就是辅音。()20.音位和音位变体的主要区别是:音位不能区别意义,音位变体能区别意义。()22.汉语拼音字母不符合“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24.zh、ch、sh和z、c、s的发音部位相同,都是舌尖与上齿背成阻。()25.n和l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不同,所以它们是两个音。()26.b、p和m的发音不同,因为b、p是双唇音,而m是鼻音的缘故。()27.f是唇齿、清、擦音,r是舌尖、后、清、擦音。()28.j、q、x的发音共同点是它们都是舌面音。()29.m和n发音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浊鼻音。()30.ɡ和k的发音不同之处在于ɡ是不送气音,k是送气音。()31.j是舌尖、不送气、清、塞擦音,z是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32.普通话中的清擦音共有6个:f、s、sh、r、x、h,它们的发音不同是因为发音部位不同。()33.普通话韵母都是由元音充当的,辅音不能作韵母。()34.汉语拼音方案用ɑ、o、e、i、u、ü这6个字母记录单元音韵母,所以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6个。()35.韵母中的辅音是韵尾,所以说韵母中的韵尾一定是辅音。()36.一般说来,每个韵母都应该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组成。()37.由三个音素组成的韵母,这三个音素中应该有一个是辅音。()38.ie、ei、üe三个韵母的韵腹相同,都是e,其音值也是相同的。()39.“临、勤、近、宾、音、信”的韵母都是相同的。()40.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组成的韵母必然是鼻韵母。()41.构成韵头的元音可以是ɑ、o、e,也可以是i、u、ü。()42.i、u、ü是介音,只能构成韵母的韵头,不能构成韵母的韵尾。()43.iɑo、uɑi中的i、u是韵头,中间是韵腹,后面是韵尾。()44.ɑn、en、ün、in中,前面的ɑ、e、ü、i都是韵腹,n是韵尾。()45.iu、ui、un中,前面的音素是韵头,后面的音素是韵腹。()46.uenɡ只能自成音节,不能前拼声母。()47.语音中的“韵母”与韵文中的“韵”的概念是相同的。()48.声调必须依附于构成整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没有声母韵母就没有音节,没有音节,也就没有声调。()49.声调与音长、音强都有关系,但是本质上是由音高决定的。()50.声调的音高有时是相对音高,有时则是绝对音高。()51.声调的高低升降有时是滑动的,有时是跳跃的。()52.调值的1、2、3、4、5表示的音高基本上等于乐谱中的do、re、mi、fɑ、so。()53.在同一语言中,调值决定调类,调值是声调的“实”,调类是声调的“名”。()54.现代汉语的声调是由古代汉语声调发展来的,古代汉语的四个调类的调值与现代汉语四个声调的调值基本相同。()55.普通话和各个地方的方言调类名称是一样的,实际的调值则是不尽相同的。()56.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57.普通话音节都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58.普通话的音节都有元音和声调。()59.当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一定是韵腹。()60.“ɡui”这个音节总共有三个音素,其中“u”是韵腹。()61.b、p、m、f除了能与开、齐两呼韵母相拼外,还能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但只限于“u”韵母。()62.j、q、x只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63.ɡ、k、h、zh、ch、sh、r、z、c、s都不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64.d、t、n、l能与四呼各韵母相拼。()65.n、l能与ü行的韵母都相拼,但是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写。()66.ju、qu、xu中的u实际是ü,写成u是拼写时的省写。()67.ü行韵母构成零声母音节时,要在ü前面加y,同时省写两点,如ü-yu.()68.《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ou、uei、uen在拼写成音节时,中间元音字母一律省去。()69.隔音符号用在其他音节后面的,以ɑ、o、e开头的,一个写在左上方。()70.成语“一衣带水”一个拼写成“yìyī-dàishuǐ”。()71.轻声的特点是发音时用力特别小,音强特别弱,所以它除了与音强有关外,也与音高有一定关系,它的音高决定于它前面那个音节的调值。()72.“爸爸、桌子、石头、知识、中子”各个词语中的后面音节都读轻声。()73.“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候念阴平。()74.普通话的韵母除了“ê、er”以外都可以儿化。()75.“石子、瓜子、枪子、女子、分子”中的“子”都是词根,不读轻声。()76.“不”单念或在词句的末尾或在非去声前面的时候,声调不变,一律读原调——阴平。()77.“小牛儿”的拼音应该拼写成“xiǎoniúer”。()78.“小曲儿、脸蛋儿”中的“儿”含有小、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79.“你请坐啊”中的“啊”音变为“wɑ”,汉字写为“哇”。()五、分析题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分析音节结构:桎梏殷红迸裂蜷缩豉油汉字声母韵母四呼调类调值韵头韵腹韵尾桎梏殷红迸裂蜷缩豉油2、请指出声母"f、h、s、n、x"跟四呼的配合关系:(用“+”、“-”标注)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fhsnx六、简答题1.什么是语音?它具备哪些性质?2.语音声音的四要素是什么?语音四要素在汉语中有什么重要作用?3.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4.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什么异同?5、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6.什么是声母?举例说明声母与辅音的关系。7.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8.什么是韵母?举例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9.请你说出普通话中各个单韵母的发音条件。10.什么是“四呼”?普通话韵母在四呼中各有多少?11.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能用一个字母“i”代表三个音素?12.什么是押韵?诗歌中的“韵”和普通话中的韵母有什么不同?13.举例说明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14.什么是音变?音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普通话音变主要包括哪些现象?15、普通话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主要有哪些?16、什么叫轻声?轻声为什么不是一种独立的声调?轻声有什么作用17、举例说明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18.请你举例说明y、w的用法。19.举例说明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变化。20.什么是儿化?请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21.什么是儿化韵?儿化与儿化韵是什么关系?22.什么是变调?普通话的变调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变化的?23.上声最主要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24.“一”“不”的变调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25.汉语拼音规定ü行的韵母与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略,但是和n、l相拼时,ü上的两点不能省略,为什么?第三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表意文字2.表音文字3.独体字和合体字4.笔画和笔顺5.偏旁和部首6.象形和象形字7.指事和指事字8.会意和会意字9.形声和形声字10.甲骨文11.隶变12.行书13.草书14.楷书15.简化字16.繁体字17.异体字18.异读词19.汉字标准化20.汉字四定21.规范字22.不规范字二、填空题1.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工具,文字是________的统一体。2.文字产生以后,语言不再受____________的限制,它不但能传到______,还留存于______,因而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_____。3.文字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4.汉字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__年前,距今有______多年历史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了。5.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汉字属于______文字。6.汉字在记录汉语上优越性,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造字方式上来看,汉字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东汉人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后两书“转注”和“假借”实际是____________,汉字是以______字为主的方块形文字。8.国家于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字______个,其中常用字______个,次常用字____个。9.汉字因为是______________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也在______中发展。10.文字的产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标志。11.从现行汉字楷书字形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汉字的构件包括______和______。12.______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独体字,______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合体字。13.从造字法上看,独体字包括______字和______字;合体字包括______字和______字。14.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六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字方法,______、______是用字方法。16.不带表音成分的汉字称为____________字,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7.______字是最早产生的字,因此它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字。18.指事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构造上看,会意字又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前者如:______、______;后者如:______、______。20.形声字的______部分叫形旁,它一般由______字及其______字充当。21.形声字的______部分叫声旁,它一般由______字、______字、______字充当,_____字也可以充当声旁。22.形声字的基本结构方式有六种,如“济”是__________,“领”是__________,“草”是__________,“架”是____________,“闻”是____________,“闸”是____________。23.用一字充当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嫌笔画太多,不取全字,只取部分,这叫做______或______。24.汉字在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种各具特色的字体。25.甲骨文是指______时代刻写在____________上的文字,金文是指______时代铸刻在______上的文字,也称______文。26.大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狭义的大篆仅指_____。27.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它是古汉字的______阶段。28.______是汉字字体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至此,汉字已经完全符号化了。29.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已基本定型,成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30.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31.五十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32.在整理和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先后公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表,初步建立现代汉语用字的字形规范。33.五十年代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简化汉字方针,至今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34.简化汉字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5.为了加强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原来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在汉字标准化工作中,“四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年12月国家语委、教委等部门联合公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表是现行汉字的定音标准。38.汉字的检字方法有多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9.当前正字法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整理异体字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错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别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42.纠正错别字,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43.错字的主要类型有:①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④____________,如______。44.别字的主要类型有:①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三、综合题1.改正错别字:苛克()枢扭()含辛茹苦()了了无几()众目睽睽()叛若两人()暗然无神()自抱自弃()断瓦残桓()战战兢兢()涛涛不绝()小巧玲笼()英雄倍出()金壁辉煌()针贬时弊()按步就班()兴高彩烈()残无人道()一张一驰()一愁莫展()穿流不息()义不容词()责无旁代()煞费苦心()披星带月()步入正规()出奇致胜()以逸代劳()投机捣把()欢渡春节()三翻两次()要言不繁()煞废苦心()恰如其份()破斧沉舟()入不付出()歃血为盟()如雷灌耳()发扬广大()曲高合寡()轰堂大笑()涣然一新()精神焕散()插科打浑()人才汇萃()迫不急待()激流勇退()不记其数()杯盘狼籍()佳宾满座()汗流夹背()精减机构()娇揉造作()直接了当()潸然泪下()不径而走()事过景迁()面面具到()功亏一匮()陈词烂调()无耻滥言()再接再励()变本加利()历精图治()一枕黄梁()书写了草()廖廖无几()留芳百世()轻歌慢舞()名列前矛()甜言密语()磨拳擦掌()打架斗欧()迁移默化()巧装打扮()磬竹难书()倾刻之间()委屈求全()鸠占雀巢()游仞有余()寻人启示()试目以待()手屈一指()手不失卷()诵古非今()鬼鬼崇崇()纷至踏来()金榜提名()挺而走险()走头无路()妄费心机()好高鹜远()举止安祥()通霄达旦()消声匿迹()歪风斜气()一切就序()宣宾夺主()雅雀无声()淹没不闻()遗害无穷()不可思义()以老卖老()步步为赢()脱颍而出()记忆尤新()生死悠关()忧柔寡断()滥芋充数()坐收鱼利()旁证博引()2.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狭ài()煎áo()bèilěi()bèng发()投bèn()复bì()bīn临()bǐng气()bōxuē()麻bì()淡bó()bǔ育()chá粉()chàn悔()粗cāo()包bì()chà那()赔cháng()鞭chī()奢chǐ()chuò学()烟cong()chì热()chóng拜()chóuchàng()chuǎi摩()瑕cī()cuò折()dài捕()dàng案()dī防()dì造()dìng正()duó步()cóng容()jī身()句dòu()duì换()抓jiū()jìng挛()è要()fěi薄()fú射()口gòng()信jiān()guī依()fēn围()gǔ惑()guì子手()hè采()污huì()hùnxiáo()huó泥()huò乱()茶jī()jī形()jī绊()diàn污()jí取()雪jiā()攻jié()jiào对()追dào()眼jiǎn()qián移默化()qiáo首远望()qiè而不舍()无jī之谈()草jiān人命()人才jǐjǐ()既往不jiù()崇山jùn岭()一jué不振()书声lángláng()果实léiléi()循规蹈jǔ()méng头盖脸()萎mǐ不振()mò然回首()心宽体pán()pǐ极泰来()大腹piánpián()退避三shè()有shì无恐()海市shèn楼()qīng盆大雨()shì犊之情()鬼鬼suìsuì()为虎作chāng()xùn私舞弊()yǎn旗息鼓()yào武扬威()因yē废食()yà苗助长()tián不知耻()冒天下之大不wěi()3.指出下列各字的造字方法。闪 闯 闷 间 阁 闭 问 阔 别 宵 析 帘 见 斧 灸 河 亦 州 安 母 比 黑 朱 渔 囚 固 来 拉 社 生 立 上利 学 里 夫 尊欠 民 印 秉 班 臣 康 老 习 即 至 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4.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并指出每个字的笔画数。承肃象垂卑世夷母方出再重乘鼎藏脊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2.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有哪些?为什么说总趋势是简化?4.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5.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汉字的功绩与局限性?6.我们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7.新时期汉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8.简化汉字的方法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9.汉字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10.汉字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11.请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12.什么叫正字法?汉字正字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举例说明不能作为简化偏旁去类推简化的简化字,并说明原因。14.什么是错字?什么是别字?什么是不规范字?应该怎样处理这三类字?15.有少数简化字,一般情况下用简体,但在一定语境中,还可用繁体,试列举几例,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用简体,在什么情况下用繁体。16.你认为纠正错别字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五、论述题:1.什么是不规范字?你调查过社会上存在哪些不规范用字的突出现象?请举例分析。2.什么是形声字?形声造字法有什么优越性?怎样认识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和局限性?请举例说明。第四章词汇一、名词解释:].词汇2.语素3.词4.熟语5.单纯词6.合成词7.联绵词8.词缀9.词根10.引申义11.比喻义12.同音词13.同义词14.反义词15.成语16.谚语17.歇后语18.成词语素19.不成词语素20.义素21.语义场22.义项二、填空题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__,根据其组合能力,可分为__和__。2.成词语素的特点在于它本身就能____、也能_________,而不成词语素则只能_________。3.“小女孩儿喜欢吃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了__个音节__语素__个词。4.“忐忑”是单纯词中的__词,“鸳鸯”是______词,“翩跹”是__词。5.词是构成__或__的要素,语素是构成__的要素。6.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___,合成词是由_______语素构成的词。7.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___、___、___三种。8.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___和___两种形式。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____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是由____构成的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_____组合而成的。10.复合式合成词有_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11._____是词的物质外壳,____是词的内容。12.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13、___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___,也可称作___。1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___。二是___。15.同义词的辨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16.反义词是指_______的词。从意义关系上区分,反义词有两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______。17.基本词汇是词汇的__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并且为____提供基础。18.基本词汇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19.一般词汇包括___、___、___、___和__等。20.熟语包括__、___、___等,它们的格式和构成成分____,它们的意义往往_____。在使用上,它们的性质和作用相当于_。21.成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______,二、______。22.惯用语以_个字的居多,并且大都是__结构的短语。23.词义演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______,二、______,三、______。24.普通话词汇规范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______,第二、______,第三、______,第四、_____。25.对从其他语言或语言变体中吸收的词语进行规范时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是:、、。三、判断题1.“巧、巧手、灵巧、巧克力”等词语中的“巧”不是同一个语素。2.“我的妹妹也认识了他”中的“的、也、了”没有词汇意义,因而      不是语素。3.“咖啡糖、蜘蛛网、录像机、研究所”四个词都是由三个语素构成的。4.“剪彩、剪刀、讲话、讲台”都是支配式合成词。5.“天、天空”和“静、安静”分别为单音词和双音词,所以不能构成同义词. 6.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汉语的语素又以单音节为主,所以      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有意义。7.词汇是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集体概念,因而不能说      某某个人的词汇,如“鲁迅的词汇”、“王朔的词汇”。8.扩展法是鉴别词和短语的一个重要标准,“黑板”可以扩展为“黑的    板”、“北京大学”可以扩展为“北京的大学”、“地板”也可以说   “地上的板”,所以“黑板”“北京大学”“地板”都是短语。 9.词有本义和基本义,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10.词的比喻义跟修辞上的比喻并不一样,词的比喻义是词固定下来的    意义,比喻是临时的。11.“盼头”、“白头”、“船头”中的“头”都是词缀。12.单纯词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13.专有名词的词义没有概括性。14.单义词没有歧义,不少科学术语、鸟兽、草木、器物的名称都是单义词15.现代汉语中,多义词是多数,单义词是少数四、单项选择题1、语素是A、最小的语音单位B、最小的意义单位C、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D、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2、“员、祖、乡、分、妊、严”中包含的自由语素是A、乡、分、严B、祖、分、严C、祖、乡、分D、员、分、妊3、“一对花瓶”、“你说的对”、“面对未来”中三个“对”代表A、一个词B、两个词C、三个词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朦胧D、游弋、叮咛、摩托、喽罗、吩咐5、“惆怅”一词是A、叠韵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6、“珊瑚”一词是A、联绵词一个语素B、音译词一个语素C、偏正式合成词两个语素D、联合式合成词两个语素7、“沙哑”和“沙发”中的“沙”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前者是语素后者不是语素D、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8、“雷峰塔”、“塔吉克族”、“一座塔”中的“塔”分别是A、词、语素、字B、语素、字、词C、词、字、语素D、语素、词、字9、“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0、“雄性”是A、词根加后缀B、词根加前缀C、并列式合成词D、偏正式合成词11、“龟缩”一词的构词方式是A、主谓式B、补充式C、偏正式D、单纯词12、“安培”是A、联绵词B、译音词C、并列式合成词D、偏正式合成词13、下列结构不相同的一组成语是A、毛遂自荐、胸有成竹B、中流砥柱、孜孜不倦C、天翻地覆、营私舞弊D、守株待兔、异想天开14、“虚心”和“虚伪”的区别是A、语义轻重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范围大小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15、“同”和“陪同”的区别是A、语体色彩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意义的轻重不同D、范围大小的不同16、“喂养”和“饲养”的区别是A、动作的行为特点不同B、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不同C、语义轻重不同D、支配对象不同17、“边疆”和“边境”的区别是A、集体与个体的不同B、性状特征不同C、范围大小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18、“明亮”在“光线充足”意思上的反义词是A、昏暗B、暗淡C、模糊D、黝黑五、多项选择题1.()组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A.葡萄糖、枇杷露、鸳鸯池、因特网B.苏维埃、维他命、可口可乐、歇斯底里C.柠檬、菠萝、琵琶、蜻蜓D.意义、秘密、香糖、安宁E.精神、意志、巧克力糖、银幕2.下列几组词中经历了词义转移变化的有()。A.汤、臭、金、脚B.走、兵、钱、权C.消息、行李、牺牲、喽罗D.事故、丈人、勾当、丈夫E.瓦、虫、河、同志3.下列几组词语中,含有贬义色彩的是()。A.依靠、顽强、夸奖、习惯B.依赖、顽固、夸耀、习气C.果断、引导、鼓动、满意D.武断、引诱、煽动、得意E.后果、巴结、小气、虚伪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多义词的有()。A.喜好、休息、吹牛、捣鬼B.帽子、小鞋、辫子、包袱C.高调、桥梁、纽带、鸿沟D.马虎、愉快、细致、自豪E.菠萝、蜻蜓、蚯蚓、明晰5.下列()组不是反义词,A.积极、消极;热情、冷淡B.先进、中间;赞成、弃权C.肯定、否定;化合、分解D.进攻、防御;左派、中间派E.高尚、蔑视;上面、中间6.下列()组是偏正式合成词。A.海啸、霜降、河流、日食B.雪白、火红、漆黑、笔直C.粉饰、油煎、脚踢、图解D.冬至、春风、月亮、头痛E.火车、键盘、函授、贵宾7.下列()组词语素颠倒后词义有明显变化。A.风暴、害虫、故事、声响B.样式、灵魂、和缓、接连C.吃紧、黄金、计算、漆黑D.感情、来往、力气、别离E.女儿、上面、雪白、人家8.下列()组是“词根+词缀”式合成词。A.瓜子、莲子、中子、棋子B.房子、钳子、桌子、矮子C.派头、甜头、看头、想头D.眉头、车头、布头、排头E.离子、粒子、笔头、手头9.下列()组词是陈述式合成词。A.地震、心疼、民主、国营B.性急、胆大、年轻、心细C.心虚、雪崩、泥石流、眼花D.函授、笔记、粉饰、油炸E.雪白、笔直、天蓝、金黄10.下列()组是单纯词。A.爸爸、妈妈、姐姐、哥哥B.粑粑、饽饽、窝窝、猩猩C.姑姑、叔叔、公公、婆婆D.悄悄、悻悻、匆匆、往往E.个个、人人、年年、天天六、分析题1、分析下列新词的结构方式。①脱贫②特区③离休④飞船⑤牵头⑥落实⑦民办⑧开放⑨责任田⑩双休日2、指出下列外来词的类型。①哈达②幽默③啤酒④宝刹⑤维他命⑥吉卜赛⑦冰激淋⑧俱乐部⑨B超⑩VCD3.、指出下列各词的本义、基本义和转义。①锋利:A、工具、武器等头尖和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B、(言论、文笔)尖锐:谈吐~。②开阔:A、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B、思想、心胸开朗:他是一个思想~的人。③厚:A、扁平物上下之间的距离大。B、优待:~此薄彼。④交通:A、往来通达:阡陌~。B、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C、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指通信和联络工作。D、交通员。⑤松:A、松散。B、使松:~一~腰带。C、解开;放开:~绑。⑥活动:A、运动:~一下筋骨。B、动摇、不稳定:这个桌子直~。C、灵活;不固定:~房屋。⑦开张:A、商店设立后开始营业。B、商店每天第一次交易。C、比喻某种事物开始。⑧回:A、曲折环绕:~旋。B、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家。C、调转:~头。D、答复;回报:~信、~敬。4、指出下列同义词的主要区别。①侮辱─凌辱②性质─品质③改正─改进④嫉妒─羡慕⑤障碍─阻碍⑥丈人─岳父⑦保护─保卫⑧吹捧─赞扬⑨战略─战术⑩镭射─激光5、指出下列带点的词是多义词,还是同音词。①A、临别纪念B、胸前别一朵大红花C、请别生气②A、先天不足,后天失调B、后天是他的生日③A、新生事物B、他是这个学校的新生6、指出下列熟语的类别。①迅雷不及掩耳②鸡蛋里面挑骨头③强将手下无弱兵④老鼠钻风箱⑤唱对台戏⑥跑龙套⑦金玉其外⑧十文铜钱少一文⑨铁饭碗七、改错题1、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妥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⑴他是个拘泥的人,不喜欢随便与人交谈。⑵方方和亮亮是双胞胎,我不了解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⑶病人的衣服要消毒,不然它可能传染病菌。⑷在实施一项正确的方针时,不同的态度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⑸学术交流大会在礼堂中举行,会场陈设得非常庄严。⑹干部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遇事要多和群众协商。⑺小薛昨天用木条、硬纸做了一架十分灵巧的飞机,同学们看了啧啧赞叹,纷纷效尤。⑻苗条的身腰穿一件肥宽的外套,犹如一尊木偶。⑼这几年,凡是他企望得到的东西,他都得到了。⑽深秋的傍晚,火霞映红了半边天,好一派秋美的景色。⑾地里绿茂的庄稼,随着徐慢的春风轻轻地摆曳。⑿盛夏的夜晚,几个小伙伴坐在水边的凉冰的石头上,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美,他们谈论着过去的稚事,童年的生活一幕幕地浮显在他们的眼前。⒀我们获悉老师生了病,医院看望他。⒁愧感之情一时充满了我的心。⒂他身上着一件大红花衣,看起来非男非女。⒃老人穿西装,戴眼镜,拿着司的克。⒄我忖思:他怎么会当上处长呢?⒅那时候我年幼,尚不省事,每天只知道玩。2、改正下列各句中用得不恰当的成语。⑴他站得高,看得远,居高临下地论述了个人前途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系。⑵教室里新安装了两个较大的日光灯,当电门打开的时候,灯火辉煌,一片通明。⑶他又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只见他两眼布满了血丝,呵欠一个接着一个,精神显得一蹶不振。⑷老王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之后,李书记又作了重要的补充,他们两人一唱一和,问题讲得十分透彻。⑸当部队顺利通过横跨在深谷上的木板之后,首长命令立即拆除木桥,来了个过河拆桥,把尾随的敌人隔在了深谷的彼岸。⑹老人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多年不写东西了。⑺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态度,当然更不能随波逐流。⑻听到岳山水库放水的消息,同学们兴致勃勃,齐声欢呼。⑼上学前,陈大爷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可要为实现四化加紧学习呀!。”⑽极端自私的人总认为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社会上涌现的大量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是不堪设想的。八、简答题1、怎样区分语素、词和短语?2、简述词、语素和字的关系与区别。3.举例说明如何用替代法确定语素。4、什么叫词根?什么叫词缀?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哪里?5.举例说明单纯词、合成词和单音词、多音词的关系。6、怎样区分叠音词与重叠式合成词?7、举例说明常见的简称方式。8.举例说明词义具有哪些性质?9、什么叫词义?它包括哪几个构成部分?10、举例说明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11、多义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现代汉语中多义词比单义词的数量大?12、词的比喻义与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13、什么是多义词?什么是同音词?二者如何区分?14、义素分析有什么用处?15、简述义素分析的步骤。16、什么是同义义场?如何辨析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举例说明。17、同义词具有哪些表达作用?举例说明。18、什么是反义义场?举例并用关系式说明反义义场的类型。19、反义词的构成条件有哪些?20、什么叫成语?它有哪些特点?21、举例说明成语的主要来源。22、谈谈成语与惯用语的异同。23、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区别和联系如何?24、举例说明外来词的类型。25、词汇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请谈谈你对词汇规范化的看法。第五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实词3.双宾句4.虚词5.兼语短语6.句子7.语素8.短语9.祈使句10.方位短语11.疑问句12.非主谓句二、填空题: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11.兼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短语套合而成。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14.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表示不同的语气。15.从主语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16.根据结构关系,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17.根据主谓句中谓语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种,即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句。18.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19.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的句子。20.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21.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祈使、感叹四种。22.根据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27.从语义类别看,补语可以分为、、、、、、七类。28.“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中“是”是词,“他是老想着大伙儿”中的“是”是词。29.“被”字句是受事主语句,用介词“被”引进的句式。30.“除非水很浅,船才开不进来”是关系的复句。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1、语法这一术语有()含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3、()能用数量短语修饰。A代词B动词C形容词D名词4、()不能用“不”修饰。A动词B形容词C名词D副词5、()表示动作的量。A名量词B动量词C时量词D形量词6、能带宾语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7、“上来”是()A助动词B判断动词C趋向动词D及物动词8、“国营、民用、大型”是()A动词B名词C副词D区别词9、“不、没”都是()A程度副词B时间副词C范围副词D否定副词10、“很、挺、十分”是()A程度副词B范围副词C语气副词D情态副词11、“我、你、他”是()A指示代词B疑问代词C人你代词D名词12、“他在黑板上写字”的“在”是()A动词B副词C介词D方位词13、“着、了、过”是()。A结构助词B动态助词C其他助词D语气词14、“哎哟”是()A拟声词B语气词C叹词D助词15、“今天星期日”是()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16、“彻底解决”是()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17、“去打电话”是()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1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A主谓短语B联合短语C偏正短语D同位短语19、“你的到来”是()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2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21、“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22、“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A施事宾语B体词性宾语C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2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A近宾语B双宾语C远宾语D补语24、“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A可能补语B趋向补语C情态补语D程度补语25、“我认识他,那位连长”中的“那位连长”是()A宾语B同位语C复说语D插说语26、“这条鱼,往少里说,也有二斤”中的“往少里说”是()A复说语B状语C插说语D同位语27、下列句子中的()是名词句。A春天。B为人民服务。C不行。D他来。28、下列句子中的()是形容句。A真奇怪!B快跑!C好香的茶!D嗯。29、“明天国庆节”是()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30、“今天冷极了”是()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31、“山上都是苹果树”是()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32、“你的想法,我认为很奇怪”是()A动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主谓谓语句D名词谓语句33、“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34、“老张介绍我去见局长”是()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35、“教室里坐着三个人”是()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36、“老张把他叫走了”是()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37、“只要A,就B”是()A因果复句B假设条件C目的复句D让步复句38、“即使A,也B”是()A因果复句B假设条件复句C目的复句D让步复句39、“我越学越爱学”是()A倒装句B紧缩句C省略句D复句40、“小张为什么没有来?”是()A是非问B特指问C选择问D正反问41、“我去还是不去?”是()A是非问B特指问C选择问D正反问四、多项选择题(下列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择并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1、语法这个术语有如下()几个含义A语法规律B语法现象C语法科学D语法教材2、实词可以分为()几类。A体词B谓词C加词D数词E代词3、起附着作用的虚词有()。A介词B助词C语气词D副词E连词4、加词包括()A区别词B形容词C副词D介词E助词5、代词包括()A人称代词B指示代词C疑问代词D代名词E代动词6、虚词包括()A介词B副词C连词D助词E语气词7、“报告”一词兼()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E代词8、“和、跟、同、与”兼()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E助词9、汉语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有()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E联合短语10、句法结构的功能分类有()A体词性短语B谓词性短语C加词性短评D副词性短语E介词短语11、主语按语义类型可以分为()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E时间处所主语12、宾语按功能可分为()A体词性宾语B名词宾语C形容词宾语D谓词性宾语E主谓短语宾语13、下面补语属于结果补语的有()A弄明白B站起来C吃个痛快D砸碎E扫干净14、句子的特殊成分包括()A复说语B独立语C拟声语D插说语E呼叫语15、非主谓句包括()A名词句B动词句C形容词句D省略句E独语句16、主谓句包括()A名词谓语句B动词谓语句C形容词谓语句D主谓谓语句E连动句17、联合复句包括()A并列复句B连贯复句C递进复句D选择复句E条件复句18、偏正复句包括()A因果复句B假设条件复句C转折复句D让步复句E递进复句19、表示假设条件的复句类型有()A只要A,就BB如果A,就BC无论A,都BD因为A,所以BE既然A,就B20、句子的变化包括()A倒装B省略C紧缩D换位E扩展21、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A陈述B疑问C祈使D感叹E否定22、疑问句可以分为()。A是非问B特指问C反复句D选择问E正反问23、“搭配不当”的情况有()A主谓搭配不当B述宾搭配不当C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D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E中心语与补语搭配不当24、属于偏正结构的短语有()A非常安静B语法学习C借书看D躺着不动E从哪里来25、下列语句中的“的”不属于结构助词的是()A我昨天进的城B我会告诉你的C新买的自行车D遇到一个不讲理的E他是这么说的26、下列语句中的“了”不属于动态助词的是()A我已经吃了饭B去年上了大学C明天我下了班和你去D你都大学生了E我在北京住三年了27、下列语句中的“在”不属于介词的是()A我在家B他在黑板上写字C把东西放在桌子上D他在看书E在家要孝顺父母28、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介词“跟”的有()。A我跟他一起去的B你跟他要C谁跟谁都没关系D你抽空跟他谈谈E你快跟着我走五、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属的词类。(1)这件事已经讨论过了。(2)天渐渐冷起来了。(3)他正在教室里看书。(4)自行车他骑出去了。(5)我拿着—本书。(6)你吃了饭再走。(7)他是外国人吗?(8)你应该努力学外语。(9)他刚才来过。(10)最好听的是这首歌。(11)房子上面铺着瓦。(12)这是一本袖珍词典。(13)老张请我吃饭。(14)幸亏他来。(15)我忽然想起来了。(16)这件事很突然。(17)无论谁都说好。(18)他连忙说不行。(19)问题要彻底解决。(20)我们应该科学地分析。(21)我们又继续战斗了。(22)屋里有一扇门。(23)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24)所有人都不得离开。(25)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26)我们要不断改进服务态度。(27)共产党员要加强自我修养。(28)他作了一个报告。(29)我们要赶快行动。(30)工程刚刚开始。2、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⑴坐在床上()⑵来了三位()⑵敢想敢说()⑷领导带头()⑸放学之前()⑹派他完成()⑺卖菜的()⑻拍着手笑()⑼我们三个人()⑽对这些人()3、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的结构层次:⑴走在后头的人要加油⑵这位新来的客人我不认识⑶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⑷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⑸谁是最可爱的人4、对下列短语做层次分析,如果有歧义,则要做不同的分析。⑴热爱人民的总理⑵咬死农民的狗(3)学习雷锋的故事⑷对张三的批评⑸两个工厂的劳模⑹进口机电产品⑺想起来了5、分析下列句子,如果是单句,请根据谓语确定其句型;如果是复句,则分析分句之间的层次和关系。(1)他来信说,只要我们愿意去,他一定奉陪。(2)他不但细心听取了我们的意见,而且立刻通知组内同志前来商量,态度甚至比我们还要积极。(3)一批珍贵历史文献近年来被发掘出来了。(4)一路上,他多次下车走进农舍和农村小商店同农民亲切交谈。(5)要是谁干起活来马马虎虎,不管他怎样能干,不管他对我多么好,我也不买他的账。(6)老王头到底借给你多少种子?(7)他真的把我当成来九连扎根的指导员了。(8)依我看,保护消费者权利也是对生产厂家和服务部门的一种爱护。(9)虽然这世界罕有的铁路工程甚为艰巨,虽然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都没有对付过这样复杂的自然情况,虽然绝大部分工人是刚放下枪杆或者农具的外行,不懂得如何下手工作,可是,历史既把建设的担子放在他们肩上,他们就以无比的英雄气概,挑起这繁重的担子,坚毅地向前走。(10)鲁迅的小说我看了好几本。(11)只要能让我工作,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去!(12)太阳神口服液可调节机体平衡,帮助人体主动吸收食物中的养分,而非单一进补,因此,不仅突破了滋补型及治疗型传统保健品的季节和年龄限制,适应范围广,而且也无任何副作用。(13)他们去海南岛玩了许多地方。(14)广阔富饶的新疆,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15)有的人由于不懂逻辑,因此对别人不合逻辑的言沦,不但不能觉察它的荒谬,反而随声附和,人云亦云。(16)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无毒,因为只要香烟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就会对机体继续造成损害。(17)你看,这大概是钱玄同的手迹吧?(18)一路上,我脑海中不停地翻腾着这个问题:“他怎么搞起民间文学来了?”(19)干部处的花名册告诉我,这九连的指导员是空位。(20)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21)他选中了奶头山上靠近鹰嘴石的最大最高的一棵树作目标。(22)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巳成为渣滓。(23)我们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只要大胆而谨慎地工作,只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就完全有把握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24)那种场面,那种气氛,使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的新奇和兴奋。(25)在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还就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同理论工作者一起进行了探讨。(26)在这里,我可以说一说我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27)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看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忽然寻到一注钱,慌张地四顾,但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28)浙江解放后,陈伟达同志在浙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造中,表现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29)我两手空空,既不愿让悲鸿知道,以免他焦急,又不愿开口向人求助。(30)经过一番风雨,我又把你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及句式。(1)宋师傅病了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2)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3)他想再跟杨辉详详细细地谈一谈。(4)抗日战争爆发后,革命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多起来了。(5)自从早晨散会以后,菊英就在后院奶奶家里等侯通知。(6)我毫不犹豫地和她一起走了出去。(7)结结巴巴地,他把昨天的事说了一遍。(8)医院的急诊室里,到处挤满了人。(9)他们昨天在教室里就考试问题热烈地讨论起来了。(10)曾将军吃完饭就带了少数战土袭击敌人去了。(11)他得在坡里砍几根棍子回去修补一下。(12)小风紧紧靠在一棵树上站着。(13)我师完全有力量担负解放峰山岛的任务。(14)我求他给我讲解。(15)姚长度的行事越发叫姚大婶不放心。(16)所有这些都使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与日俱增。(17)赵立明特别介绍袁延发和党委书记相见。(18)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19)震海随手把头上的大草帽摘下递给了媳妇。(20)他鼓励我写。(21)五月的一天,小梅到区上发动做军鞋。7、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和关系。(1)车摇慢了,线轴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轴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2)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3)掌柜是一幅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4)城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糊涂,因为一人一个说法,而且都说得不到家。(5)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6)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7)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多长,也没有分量,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实质。(8)“理直气壮”看来无可非议,但若运用于人民内部,“气壮”往往效果不佳,使对方难以接受,甚至发生纠纷。(9)我们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学习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就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10)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六、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1)由于安装时没有仔细检查,开工后突然故障,造成了生产上的损失。(2)这些从技校来的小伙子很快就熟练了操作的技术。(3)对人对事都不能主观、偏见。(4)他的工作很模范。(5)明天我们学校的篮球队要比赛明德中学。(6)侵略军中途换乘小的平底船“麦都萨”号冒险闯入,最后却在卯河搁了浅。他们只得放弃了侵犯苏州。(7)鸽子长途飞行,是经过主人长期训练而获得的。(8)90年代,对于我国现代化事业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年代。(9)中国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种植与使用桐油了。(10)他想到了自己刚刚的那些话,心里也很后悔。(11)他猜对那个孩子准是小陈的弟弟。(12)他的脸越发清瘦得很了。(13)大家怀着颗十分敬佩的心情来到他家。(14)他十分重视对新干部的教育,对新干部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帮助。(15)出去春游,要注意防止不发生事故。(16)学校领导利用爱国主义影片为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7)他认真地把书稿校读了二遍,又在某些章节作了些修改。(18)李四光年写成了名著《冰期之庐山》,对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篇章。(19)爬行类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20)这次会议讨论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出版高质量的教材。(21)王进喜是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树立了榜样。(22)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集体财产免遭损失心理很高兴。(23)经过抢救,大夫们终于把休克的病人苏醒过来了。(24)我们早已和被服厂说好,把他们的半成品加工。(25)我把这篇小说没有来得及看完,所以很难发表意见。(26)这件事的过程被写得十分细致。(27)她音色美丽,音域宽广,被在场的音乐家们吸引住了。(28)中国人民不但认识了现代霸权主义的反动本质,而且第三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也都从自己的经验中看清了现代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29)技术革新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30)敌人恨他入骨,想迫害他而又不敢下手,因为他的名字不光是写在报纸上,写在书本上,而是写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上。七、简答题1.举例说明宾语和补语的区别。2.以“我希望他早点来。”和“我请他早点来。”为例,说明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句的区别。3.什么叫非主谓句?它分为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4.名词有哪些特点?5.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两个不同的“的”?6.有人说,宾语就是动词的受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7.举例说明什么是双宾语,并指出能带双宾语的动词?8.主谓句有那几类?试举例说明。9.如何辨析形容词和副词?请举例说明。10.如何区分现代汉语中两个不同的“是”?11.连谓句和兼语句有什么不同?12.“把”字句的特点有哪些?13.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应该如何区分?14.介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动词的区别是什么?15.如何区分助词“了”和语气词“了”?16.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有什么不同?各自表示什么语法意义?17.“被”字句的特点有哪些?运用条件是什么?18.并列关系复句与顺承关系复句有什么区别?19、什么是词的兼类,词的兼类与同音词有什么不同类与词的活用有什么不同?20、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能不能作主语?作主语和作状语有什么不同?21、什么是紧缩句,紧缩句有什么特点,分为哪些类?22、什么是复句,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第六章修辞一、名词解释:1.修辞2.语境3.借喻4.比拟5.排比6.对偶7.夸张、8.反问9.设问10.映衬11.通感12.反语13.反复14.顶真15.对比16.拈连17.婉曲18.通感19.警策20.回环21.仿词22.层递23.双关24.借代25.散句二、填空题1.“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指;第二指;第三指。2.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3.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4.词语锤炼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5.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______和。6.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7.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句式叫做______。8.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9.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10.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11.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12.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13.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14.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15.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16.对偶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对偶重在______,对比重在______。17.结构______、字数______、意义______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叫做对偶。18.映衬又叫______。19.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利用多义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20.设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21.反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22.顶真和回环都有首尾蝉联的特点,但它们的结构形式不同;顶真的轨迹是______;回环的轨迹是______。23.利用前后语句的循环往复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做______。把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开头,使相邻语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的修辞方法叫做______。三、、单项选择题1.在比喻中,被比方的事物和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必须是()。A.性质不同的事物B.性质相同的事物C.性质不同的事物,但二者之间有相似之点D.性质相同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有相似之点2.本体和喻体都必须出现的是()。A.明喻、暗喻B.明喻、借喻C.暗喻、借喻D.明喻、隐喻3.喻词不出现和喻词是“成为”的比喻分别是(;)。A.明喻、暗喻B。明喻、借喻:C.暗喻、借喻D.借喻、暗喻4.比喻的表达作用可以归纳为几点,以下不是比喻的表达效果的是()。A.可以使语言形象化B.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C.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D.可以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5.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A.相似性B.相关性C.相同性D.相异性6.借喻和借代都是借别的事物来代替本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借喻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借代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B.借喻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借代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异性C.借喻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借代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D.借喻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异性,借代考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同性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排比是把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修辞格式B.排比是把三个或更多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修辞格式C.排比要求结构上均衡,语音上协调,注意平仄D.排比不能有反复的词语,尽量避免字面上的重复8.“他能拿冠军吗?说不准,说不准,真的说不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反复B.排比C.顶针D.回环9.“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轮胎放炮——泄气了,那还行吗?”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比喻B.双关C.对比D.夸张10.“树上有只鸟,鸟嘴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这首儿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回环B.反复C.排比D.顶针11.“月光如流水,静悄悄地泻在荷花和荷叶上”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暗喻B.借喻C.借代D.明喻12.“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夸张、借代B.夸张、比喻C.借代、对比D.比喻、拟人13.“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去;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涌”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对偶、比喻、夸张B.对偶、比喻、比拟C.比喻、比拟、夸张D.借代、对偶、比喻14.“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子公孙把扇摇”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比喻、对偶B.比喻、借代C.比喻、对比D.对偶、借代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早上起来,江边成了欢腾的大海”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夸张、对偶B.排比、借代C.对偶、比喻D.比喻、夸张四、分析题(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1.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2.宋朝的哲学家朱熹,写了许多书,说了许多话,大家都忘了,但有一句还没忘记:“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即以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道,还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之身。3.左墙炕椅上挂着粉色金腊笺的四幅屏,屏左挂一个白底子蓝花葫芦形花瓶,瓶里插着松柏枝。4.织鱼网啊,织鱼网,织出一片好风光。5.统一,统一,投降派有一套统一论,要我们统一于投降;反共顽固派有一套统一论,要我们统一于分裂,统一于倒退。我们能够信这些道理吗?不经抗战、团结、进步三种事作基础的统一,算是真统一么?算得合理的统一么?算得实际的统一么?6.革命的同志,抗日的战士,却被杀死了。什么人杀死的?军队杀死的。军队为什么要杀死抗日战士?军队是执行命令,有人指挥军队去杀的。什么人指使军队去杀?反动在那里指使。7.这两年日子眼见火红起来,儿子媳妇们又心疼人,念他苦拉苦拽一辈子没享过福,如今黄土都拥到脖子啦,该他吃点喝点,歇歇脚啦。8.那么,请问国民党的英雄好汉们,你们为什么要反对惩办战犯呢?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10.屈原:(愤恨地)唉,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们国王,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的赤县神州呀!11.生命,对有些人十分慷慨,但只是在消耗;对另外一些人却十分悭吝,不知道多给他们一分钟,他们就会对人类作出多么大的贡献啊!12.花雪,花雪,岂不下是周恩来同志的一生写照吗?生前,满树生辉,红的如红霞,粉的如姻脂,白的如碎玉,使人陶醉,使人振作,使人精神焕发,使人心旷神怡。13.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老来俏……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了霜。14.什么是谎言?那只是真理在化妆跳舞。15.沙漠竟已狂虐到了这样地步,它正无情地吞噬着一座孤立的大山!16.谁料想,来了支貌不惊人的探险队。人生地疏,装备简陋,给养不足,疲惫不堪……浅绿色的运动衫上印着:中国。啊,中国要过虎跳峡!(二)指出下列各句在辞格使用上存在的问题:①各炮齐鸣,炸弹像刮大风一样地倾泻到敌人的阵地上。②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连下了几天,什么活也干不成,真闷死人。③机关枪吐着火舌,要把侵略者一个一个地吞进去。④一个南瓜如地球,棚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架在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五、简答题:1.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学?2.简述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3.什么是语境?它与修辞手段的运用有什么关系?4.举例说明长句和短句各有什么修辞作用。5.举例说明什么是整句和散句,它们有什么不同的适用场合和修辞效果。6.举例说明什么是主动句和被动句及其各自的表达作用。7.举例说明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主要区别。8.什么是比喻?比喻有哪些基本类型?比喻构成的条件有哪些?8.比喻的主要表达作用有哪些?9.什么是比拟?比拟和比喻有何区别?10.运用比拟应注意哪些问题?11、举例说明借喻和借代有什么不同?(4分)12.反问和设问有什么不同?13.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14.借代的主要表达作用有哪些?15.什么是夸张?夸张有哪几种?16.夸张和比喻的区别与联系如何?17.夸张的主要表达作用有哪些?18.运用夸张应注意哪些问题?19.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比?20.对偶和对比有何区别?21.什么是映衬?映衬和对比有何区别?22.什么是排比?举例说明排比和对偶的联系和区别。23.什么是层递?举例说明层递和排比有何区别?24.什么是反复?反复和排比有何区别?25.什么是双关和婉曲?双关和婉曲有何区别?26.设问和反问有何区别?27.什么是反语?反语和反问有何区别?28.拈连和仿词有何区别?29.顶真和回环有何区别?30.举例说明辞格的综合运用有哪些类型。现代汉语习题库·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略)二、填空题1.普通话普通话方言普通话2.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3.普通话北京语音标准音北方话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规范4.方言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5.方言6.北方方言北京话7.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8.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词法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9.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10.北京语音标准音北方话基础方言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语法规范11.方言方言隔阂12.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3.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4.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15.客家话无方言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四、简答题(略)第二章语音一、名词解释(答案略)二、填空题1.物理、生理、社会、社会性2.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3.音高、音强、音长、音色4.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5.气流不受任何阻碍、气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6.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7.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8.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最小的语音片段9.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11.气流受阻部位、双唇、齿唇、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12.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13.清音、浊音14.送气音、不送气音15.浊边音、浊鼻音16.mnlr17.ptkqchc、bdgjzhz18.q、z19.零声母20.声母后面的部分、韵头、韵腹、韵尾21.单元音、10个22.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唇形圆展23.39、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24.主干、主要元音、韵头、介音、韵尾、尾音25.iuü、、iuo、nng26.–i[?]、-i[?]27.ê[?]、e[?]28.前响复韵母、韵腹、清晰、响亮、韵尾、轻、短29.后响复韵母、韵头、韵腹、长、响30.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31.a、e、i、o、ng、、元音加上一个鼻辅音构成的韵母、鼻辅音、an、en、ian、in、uan、uen、van、vn、ang、eng、uang、ueng、ing、iang、ong、iong32.a、a、e、o、i、u、u、i、ng33.i、-i、-i、-i、-i、开口呼韵母34.字调35.区别意义36.相对音高、绝对音高37.声调的实际读法38.五度标记法、55、35、、.种类、能够区别意义的调值归纳出来的类40.基本结构、最小41.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42.最多4个,少则1个;1-3个;韵头或韵尾;各个音节都有声调43.jqx44.gkhzhchshrzcs45.n、l46.iu、ui、un、47.jqx,零声母前加y48.iu、ui49.韵腹50.开口呼音节开头的左上角51.连写52.音长变短音强变弱音高不固定音色变化53.去声前面变阳平、非去声前变去声、夹在词中变轻声54.韵母“儿”跟在其他韵母之后,使那个韵母具备卷舌动作,这种语音现象就叫儿化、儿化后的韵母叫儿化韵55.ê、er二、单项选择题1.A2.D3.C4.D5.C6.C7.C8.D9.B10.C11.B12.B13.B14.C15.B16.A17.C18.B19.D20.C21.B22.D23.A24.A25.B26.A27C.28.C29.D30.C31.B32.C33.C34.D35.C36.C37.C38.B39.C40.B41.D42.A43.C44.B45.C46.C47.B48.C49.D50.B51.A52.B53.D54.C55.B56.B57.C58.A59.D60.D61.D62.A63.B64.D65.D66.B67.A68.B69.D70.D71.D72.C73.D74.A75.B76.C77.B78.B79.B80.B81.D82.A83.A84.B85.A86.D87.B88.B89.D90.B三、多项选择题1.ABD2.BC3.BCD4.ABC5.AB6.AD7.AD8.BCD9.BD10.BC11.AE12.ACD13.EF14.BDF15.ACD16.ABCD17.BD18.ABC19.BC20.ABE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五、分析题1.注音并分析音节结构汉字字音声母韵母四呼调类调值韵头韵腹韵尾桎zhìzh[?]开口呼去声51梏gùgu合口呼去声51殷yānian齐齿呼阴平55红hónghung合口呼阳平35迸bèngbeng开口呼去声51裂lièliê齐齿呼去声51蜷quánqüan撮口呼阳平35缩suōsuo合口呼阴平55豉chǐch[?]开口呼上声油yóuiou齐齿呼阳平.请指出声母"f、h、s、n、x"跟四呼的配合关系:(用“+”、“-”标注)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f+-+-h+-+-s+-+-n++++x-+-+六、(答案参阅教材,此处略)。第三章文字一、名词解释(答案略)二、、填空题1.记录语言、辅助性交际、形音义2.时间和空间、现在、未来、交际作用和范围3.语言、语言、语言4.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悠久、、.表音文字、表意文字、表意6.适应汉语的方言分歧、同音词多的现象7.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字8.、、、高度集中性9.汉族人的祖先、社会实践、实践10.人类文明、社会进步11.笔画、偏旁12.笔画、偏旁1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14.点、横、竖、撇、捺、提1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6.纯表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17.象形18.纯符号性质的、在象形字上加指示性符号的19.异体会意、同体会意、明、休、从、北20.表意、象形、变体(指事)21.表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22.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外形内声23.省形、省声24.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5.殷商、龟甲或兽骨、殷商到西周、青铜器、钟鼎26.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27.小篆、最后28.隶书29.楷书30.简化31.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32.《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3.约定俗成、稳步前进34.减少笔画、精简字数、整理字形35.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36.定量、定形、定音、定序37.《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38.音序法、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笔顺法)、号码法、使用频度法39.使用标准简化字,限制繁体字、废除异体字,禁止生造字、纠正错别字40.从俗、从简、从书写方41.写得不成字、把甲字写成乙字42.字形、字音、字义43.笔画错误、构件错误、部位错误、类化错误、44.音近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义近而误三、四、五(答案略)第四章词汇一、名词解释:(答案参见教材,此处略)二、填空题1.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2.构成词和别的语素一起构成词和别的语素一起构成词3..双声非双声叠韵关系的叠韵5.短语句子词6.单纯词两个或两个以上7.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8.复合式重叠式9.不同词根相同词根词根加词缀10五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11.词的语音形式词的意义12.概括13.理性义色彩义附属义14.等义词近义词15.理性意义方面色彩方面词性和用法方面16.意义相反或相对互补反义词极性反义词17.核心构成新词18.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19.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隐语20.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比较固定具有整体性词21.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22.三动宾23.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24、方言词的规范外来词的规范古语词的规范新词的规范25.必要性普遍性明确性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单项选择题1、C2、A3、C4、A5、B6、A7、C8、B9、D10、A11、C12、B13、D14、B15、A16、D17、C18、A五、多项选择题1、ADE2、ABCDE3、BDE4、BC5、BDE6、BCE7、ACE8、BC9、AB10、BD六、分析题1、①动宾②偏正③联合④偏正⑤动宾⑥补充⑦主谓⑧联合⑨偏正⑩偏正2、①音译②音意融合③音译加意译④音译加意译⑤音意融合⑥音译⑦半音译半意译⑧音义融合⑨字母外来词⑩字母外来词3、①A、本义、基本义B、转义②A、本义、基本义B、转义③A、本义、基本义B、转义④A、本义B、基本义C、转义D、转义⑤A、本义、基本义B、转义C、转义⑥A、本义、基本义B、转义C、转义⑦A、本义、基本义B、转义C、转义⑧A、本义B、基本义C、转义D、转义4、①动作行为的特点不同,即语义程度轻重不同。②语义范围大小不同。③支配对象不同。④感情色彩不同。⑤词的用法(句法功能)不同。⑥语体色彩不同。⑦动作行为的特点不同,即语义程度轻重不同。⑧感情色彩不同。⑨语义范围大小不同。⑩语体色彩不同。5、①A、B、C、三词同音②A、B、二词同音③A、B、一词多义6、①成语②歇后语③谚语④歇后语⑤惯用语⑥惯用语⑦成语⑧歇后语⑨惯用语七、改错题1、⑴“拘泥”改为“拘谨”。词的用法(词的句法功能)不对。⑵“了解”改为“知道”。两个词的动作行为特点不同,词义程度太重。⑶“传染”改为“传播”。支配对象不妥。⑷“方针”改为“措施”。支配对象不妥。“后果”改为“结果”。感情色彩不对。⑸“陈设”改为“布置”。支配对象不妥。⑹“协商”改为“商量”。语体色彩不对。⑺“效尤”改为“效仿”或“模仿”。感情色彩不对。⑻“身腰”为生造词,应改为“腰身”、“身材”或“身段”。"肥宽"亦生造词,应改为“肥大”或“宽大”。⑼“企望”为生造词,应改为“企图”或“渴望”。⑽“火霞”为生造词,应改为“红霞”或“火烧云”。“秋美”亦生造词,应将“秋美的景色”改为“美丽的秋色”。⑾“绿茂”、“徐慢”、“摆曳”均为生造词,应分别改为“茂盛”或“绿油油”、“徐徐”或“习习”、“摇摆”或“摇曳”。⑿“凉冰”、“舒美”、“稚事”、“浮显”均为生造词。应分别改为“冰凉”、“舒畅”或“甜美”、“趣事”或“恶作剧”、“浮现”。⒀“获悉”、“旋”、“即”为古语词,用在此处不当。应改为“知道”、“马上”、“就”。⒁“愧感”为生造词,应改为“惭愧”或“羞愧”等。⒂“着”为方言词,应改为“穿”。“大红”与“花衣”矛盾,且“花衣”亦生造词,可将“花衣”改为“衣服”。⒃“司的克”为音译外来词,不流行,应改为“手杖”。⒄“忖思”为生造词,正确的形式为“思忖”,但为书面语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口语词“想”。⒅“年幼”、“尚”、“省”为古语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年纪小”、“还”、“懂”。2、①“居高临下”是指“占据高处,冲着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高瞻远瞩”。②“灯火辉煌”原义是“灯光、烛光通明,光辉灿烂”。现代常用来形容比较庄重豪华的环境的通明灯光。用在此处不妥,可去掉。③“一蹶不振”的原义是“一迭倒就爬不起来”,常用的比喻义是“一受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用在此处不妥,应改为“精神不振”。④“一唱一和”常用来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含有贬义。此处使用不妥,可改为“互相配合”。⑤“过河拆桥”为贬义成语,常比喻“目的一达到,就把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此处使用不妥,可将句中“来了个过河拆桥”删去。⑥“情不自禁”是“激动的感情不能抑制”,着重在内心的活动,只用来形容整个人,不能形容人的某一部分。可改为“不由自主”。⑦“随波逐流”指“自己没有主见,随大流”。此处使用与句义不符,可将之改为“跟他们同流合污”。⑧“兴致勃勃”表示“兴致非常高”,着重在“兴奋”。此处使用与句义不符,可改为“兴高采烈”。⑨“苦口婆心”指“好心好意地再三劝说”,着重在“劝”,经常跟“劝告、劝说、劝导、劝诫、劝阻”等词搭配。此处使用不妥,可改为“语重心长”。⑩“不堪设想”指“情况恶劣,后果严重,不能想象”,语义程度重,含贬义。此处使用不妥,可改为“不可思议”。八、简答题:(答案参见教材,此处略)第五章语法一、名词解释(答案略)二、填空题1、语法功能2、句法3、词和词的组合能力4、虚词5、“的、了、吗、呢、吧、啊”6、状语7、疑问代词8、比况助词9、结构关系10、中心语11、主谓短语12、主谓13偏正关系短语14、语调15、当事主语16、非主谓句17、主谓谓语句18、连谓句19、分句20、关联词语21、疑问22、选择问23、形容词副词24、副词名词25、同位短语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27、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时间处所补语28、动词副词29、施事或单用“被”30、条件三、单项选择题1、C2、A3、D4、C5、B6、B7、C8、D9、D10、A11、C12、C13、B14、C15、A16、D17、B18、D19、A20、A21、D22、C23、C24、D25、C26、C27、A28、A29、D30、B31、A32、C33、A34、B35、C36、D37、B38、B39、B40、B41、C四、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4、AC5、ABC6、ACDE7、AB8、BC9、ABCDE10、ABC11、ABC12、AD13、ADE14、AD15、ABC16、ABCD17、ABCD18、ABCD19、ABC20、ABC21、ABCD22、ABDE23、ABC24、ABE25、ABE26、DE27、AD28、CE五、分析题:1、(1)动态助词(2)副词(3)副词(4)趋向动词(5)动态助词(6)动态助词(7)语气词(8)形容词(9)时间名词(10)程度副词(11)方位词(12)区别词(13)动词(14)副词(15)副词(16)形容词(17)连词(18)副词(19)形容词(20)名词(21)动词(22)量词(23)形容词(24)形容词(25)形容词(26)副词(27)动词(28)名词(29)动词(30)副词2、坐在床上(中补短语)来了三位(动宾短语)敢想敢说(联合短语)领导带头(主谓短语)放学之前(方位短语)派他完成(兼语短语)卖菜的(“的”字短语)拍着手笑(连谓短语)我们三个人(同位短语)对这些人(介词短语)3、(1)走在后头的人要加油主谓定中状中中补(2)这位新来的客人我不认识主谓定中主谓定中状中状中(3)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同位定中同位定中定中联合(4)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联合定中定中联合定中联合状中(5)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谓动宾定中状中4、①热爱人民的总理②咬死农民的狗动

宾动

宾定)中定)中热爱人民的总理咬死农民的狗定)中定)中动

宾动

宾③学习雷锋的故事学习雷锋的故事

))

④对张三的批评对张三的批评介词短语定)中)介短⑤两个工厂的劳模两个工厂的劳模))))⑥进口机电产品进口机电产品动

宾定)中))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中补动

宾5、(1)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他不但细心听取了我们的意见,

(递进)而且立刻通知组内同志前来商量,

(递进)态度甚至比我们还要积极。(3)主谓句,动词谓语句。(4)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5)要是谁干起活来马马虎虎,

(假设条件)不管他怎样能干,

(并列)不管他对我多么好,

(假设条件)我也不买他的帐(6)主谓句,动词谓语句。(7)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8)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是”字句。(9)虽然这世界罕有的铁路工程甚为艰巨,

(并列)虽然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都没有对付过这样复杂的自然情况,

(并列)虽然绝大部分工人是刚放下枪杆或者农具的外行,

(因果)不懂得如何下手工作,

(转折)可是,历史既把建设的担子放在他人肩上,

(因果)他们就以无比的英雄气概,挑起这繁重的担子,

(连贯)坚毅地向前走。(10)主谓句,主谓谓语句。(11)只要能让我工作,

(假设条件)不管到什么地方,

(并列)不管条件多么艰苦,

(假设条件)我都去。(12)太阳神口服液可调节机体平衡,

(并列)帮助人体主动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因果)而非单一进补,

(因果)适应范围广,

(递进)而且也无任何副作用。(13)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14)主谓句,动词谓语句。(15)有的人由于不懂逻辑,

(因果)因此对别人不合逻辑的言论,不但不能觉察它的荒谬,

(递进)反而随声附和,

(并列)人去亦云。(16)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

(转折)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无毒,

(因果)因为只要香烟燃烧,

(并列)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

(并列)就会对机体继续续造成损害。(17)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是”字句。(18)主谓句,动词谓语句。(19)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0)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解说)虽然小,

(转折)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并列)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21)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2)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3)我们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因果)只要大胆而谨慎地工作,

(并列)只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假设条件)就完全有把握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

(目的)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24)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5)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6)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7)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线,

(转折)但至今还没有见,

(并列)他想在自己的破屋时忽然寻到一注钱,

(连贯)慌张地四顾,

(转折)但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28)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9)我两手空空,

既不愿让悲鸿知道,

(目的)以免他焦急,

(并列)又不愿开口向人求助。(30)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6、(1)主谓句,动词谓语句。(2)主谓句,动词谓语句。(3)主谓句,动词谓语句。(4)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5)主谓句,动词谓语句。(6)主谓句,动词谓语句。(7)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8)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在句。(9)主谓句,动词谓语句。(10)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11)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12)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13)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14)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15)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16)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17)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18)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省略句。(19)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20)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7、用划线法发析下列复句的层次和关系。(1)车摇慢了,

(并列)线轴快了,

(假设条件)线就会断头;

(并列)车摇快了,

(并列)线轴慢了,

(假设条件)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

(并列)线就会打成结。(2)经过的年月一多,

(因果)话更无从说起,

(因果)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

(转折)却又难以下笔。(3)掌柜是一幅凶脸孔,

(并列)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因果)教人活泼不得;

(因果)只有孔乙己到店,

(假设条件)才可以笑几声,

(因要)所以至今还记得。(4)城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

(递进)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糊涂,

(因果)因为一人一个说法,

(递进)而且都说得不到家。(5)虽然是满月,

(转折)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因果)所以不能朗照;

(转折)但我们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递进)——酣眠固不可少,

(转折)小睡也别有风味的。(6)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假设条件)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据,

(转折)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假设条件)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并列)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7)内容有分量,

(假设条件)尽管文章短小,

(转折)也是有分量的;

(并列)如果内容没有分量,

(假设条件)不管写多长,

(假设条件)也没有分量,

(因果)所以不能只看量,

(递进)要讲实质。(8)“理直气壮”看来无可非议,

(转折)但若运用于人民内部,

(假设条件)“气壮”往往效果不佳,

(解说)使对方难以接受,

(递进)甚至发生纠纷。(9)我们很多人没有很好的学习语言,

(因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就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

(并列)只有死板板几条筋,

(解说)像瘪三一样,

(解说)瘦得难看,

(解说)不像一个健康的人。(10)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

(假设条件)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

(目的因果)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六、(1)由于安装时没有仔细检查,开工后突然发生故障,造成了生产上的损失。(词性弄错)(2)这些从技校来的小伙子很快就掌握了操作的技术。(词性弄错,“熟练“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3)对人对事都不能主观、片面。(词性弄错,“偏见”是名词,不能作谓语)(4)他的工作很出色。(词性弄错,“模范”是名词)(5)明天我们学校的篮球队要和明德中学比赛。(词性弄错,“比赛”不能带宾语)(6)侵略军中途换乘小的平底船“麦都萨”号冒险闯入,最后却在卯河搁了浅。他们只得放弃了侵犯苏州的计划。(述宾不搭配)(7)鸽子长途飞行的能力,是经过主人长期训练而获得的。(主谓不搭配)(8)90年代,对于我国现代化事业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年代。(述宾不搭配)(9)中国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种植桐树并使用桐油了。(述宾不搭配,连词使用不当)(10)他想到了自己刚才的那些话,心里也很后悔。(词性弄错,“刚刚”是副词)(11)他猜那个孩子准是小陈的弟弟。(“对”多余)(12)他的脸越发清瘦了。(“很”多余)(13)大家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来到了他家。(“一颗”与“心情”搭配不当)(14)他十分重视对新干部的教育,对新干部的缺点错误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克服。(修饰语“对新干部的缺点错误”与中心语“进行帮助”不搭配)(15)出去春游,要注意防止发生事故。(否定词多余)(16)学校领导以爱国主义影片为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词使用不当,“利用”不是介词,换介词“以”)(17)他认真地把书稿校读了一遍,又对某些章节作了些修改。(介词使用不当)(18)李四光年写成了名著《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篇章。(介词使用不当,述宾搭配不当)(19)我们对爬行类这个名词可能不太熟悉。(“对”的对象搞措)(20)这次会议讨论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出版高质量教材的问题。(宾语残缺)(21)王进喜是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结构杂糅)(22)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集体财产,使它免遭损失,心里却还是很高兴的。(结构杂揉)(23)经过抢救,大夫们终于把休克的病人抢救过来了。(结构杂揉)(24)我们早已和被服厂说好,加工他们的半成品。(“把”字句,不能是光杆动词)(25)我没有来得及看完这篇小说,所以很难发表意见。(副词“没有”不能放在“把”字结构的后边,不宜用“把”字结构)(26)这件事的过程写得十分细致。(“被”多余)(27)她音色美丽,音域宽广,把在场的音乐家们都吸引住了。(“被”应换为“把”)(28)不但中国人民认识了现代霸权主义的反动本质,而且第三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也都从自己的经验中看清了现代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关联词语位置不当)(29)技术革新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关联词语残缺)(30)敌人恨他入骨,想迫害他而又不敢下手,因为他的名字不光是写在报纸上,写在书本上,而且是写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上。(关联词语用错)七、简答题(答案参见教材,此处略)第六章修辞一、(答案略)二、1.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修辞活动;修辞学或修辞著作2.联系、区别3.选择和锤炼词语4.意义、声音。密切联系、相辅相成5.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6.叠韵、叠音7.同义句式8.散句9.没有----不、不-----不10.简洁、活泼、自然严谨、周密、文雅11.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暗喻、本体、喻体、喻词12.借喻13.拟人、拟物、把人拟作物、把甲物拟作乙物14.相关、本体、借体15.扩大、缩小、超前、16.形式上对称、内容上对立17.相同、相等、相关18.衬托19.谐音、语义20.无疑而问、自问自答21.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肯定、否定22.直线、圆周23.回环、顶真三、1.C2.A3.D4.D5.B6.A7.B8.A9.A10.D11.D12.A13.B14.C15.C四、(一)1.回环、对偶2.反复、引用、类仿、反复3.比喻、顶真4.反复、拈连5反复、对比、反问、排比。6.设问、7.夸张8.反语9.对偶、排比、比拟10.对比、排比、层递、对比12.反复、比喻、排比、13.明喻14.设问、暗喻15.拟物16.借代(二)1.喻体不符合事物的特征2.拟体同人物心情、环境不协调3.拟体不符合事物特征4.夸而无节五、(答案参见教材,此处略。)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三、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2、词汇方面(1)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4)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第二章语音一、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4、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色的差别由三种因素造成:(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式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它首先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语言的各种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3、语音有系统性,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4、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四、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1、音素(1)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中的“他tü”和“踢t?”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相同,声调相同,但是ɑ、i不同,即韵母不同,发音就不一样,ɑ、i再不能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ɑnɡ”就包括zhuɑnɡ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ɑoep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chshnɡer(2)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A、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pmfdtnlkɡhjqxzhchshrzcsnɡB、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ɑoe?iu?er–i(前)-i(后)C、元音与辅音的区别a、有无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b、紧张状态: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c、气流强弱: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d、响度大小: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c,这样的叫做清音2、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了的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3、声母、韵母、声调(1)一个音节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2)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一个音节如果不以辅音开头,则称为“零声母”(3)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4)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音位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五、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1)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2.11)(2)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来给汉字注意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3)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2、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一套语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六、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1、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此,分为七类:(1)双唇音:b,p,m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2)唇齿音:f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3)舌尖前音:z,c,s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4)舌尖中音:d,t,n,l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5)舌尖后音:zh,ch,sh,r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6)舌面音:j,q,x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7)舌根音(舌面后音):g,k,h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2、声母的发音方法:气流破除发音阻碍的方法(1)根据成阻或除阻的方式不同。按此,可以五类:A、塞音(暴破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B、擦音: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C、塞擦音:z、c、zh、ch、j、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D、边音: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E、鼻音:m、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通过(2)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A、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发音时声带不颤动B、浊音:m、n、l、r发音时声带颤动(3)根据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A、送气音:p、t、k、q、c、chB、不送气音:b、d、g、j、z、zh注:声母表里每组第一个音为不送气音;每组第二个音为送气音。只有是塞音、塞擦音时,才考虑送不送气。普通话的22个辅音当中,除ng(以韵母中出现)不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其余21个辅音都可以充当声母。声母共22个,其中一个为零声母七、韵母(39个)1、普通话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韵母的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1)韵头—是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又叫介音。由i、u、?充当,发音总是轻而短,只表示韵母的起点。如ia、ua、?e、iao、uan中的i、u、?(2)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构成部分,由a、o、e、?、i、u、?、-i(前)、-i(后)、er充当(3)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由i、u或鼻辅音n、ng充当(4)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有2个或3个元音时,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成分,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是不可以没有韵腹2、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1)单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适中不变得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韵母共有10个,即:A、舌面元音(a、o、e、?、i、u、?)B、舌尖元音(-i、-i)C、卷舌元音(er)(2)复元音韵母:共有13个,即:A、前响复合韵母:ai、ei、ao、ou;B、后响复合韵母:ia、ie、ua、uo、?e;C、中响复合韵母:iao、iou、uai、uei(3)鼻音韵母:共有16个鼻音韵母,即:A、舌尖中鼻音韵母8个:an、ian、uan(u加点)、uan、en、in、uen、un(u加点)B、舌根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3、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类(1)开口呼:韵母不是i、u、?或不以i、u、?起头的韵母属开口呼(2)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属齐齿呼(3)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属合口呼(4)撮口呼:?或以?起头的韵母属撮口呼注:Ong[ug]放在合口呼,iong[yg]放在撮口呼,是按它的实际读音排列的4、单元音韵母发音分析单韵母是由单元音充当的,普通话10个单韵母可以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三类。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主要作用的元音,有a、o、e、?、i、u、?七个;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主要作用的元音,有-i(前)、-i(后)两个;er是卷舌元音。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口腔形状的不同造成的。口腔形状决定于: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描写舌面元音发音条件可以用元音舌位图来表示(1)舌位的前后舌位指发音时舌面隆起部分的所在位置。发元音时舌头前伸,舌位在前,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前元音。普通话舌面元音里有两个前元音,就是i、?。发元音时,舌头后缩,舌位在后,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后元音。普通话舌面元音里有3个后元音,就是o、e、u。发元音时,舌头不前不后,舌位居中,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央元音。普通话里有1个舌面央元音,就是ɑ(2)舌位的高低舌面抬高,和硬腭的距离达到最小时,发出的元音叫高元音。舌面降低,和硬腭的距离达到最大时,发出的元音叫低元音。由高元音到低元音的这段距离可以分为相等的四份,中间有三个点。舌位处在这三个点上时,发出的元音由上而下分别叫作半高元音、中元音和半低元音。普通话里有3个舌面高元音,就是i、u、?,有两个半高元音,就是o、e,有1个低元音,就是ɑ(3)唇形的圆展嘴唇收圆,发出的元音叫圆唇元音;嘴唇展开,发出的元音叫不圆唇元音。普通话舌面元音里有3个圆唇元音,就是o、u、?,有4个不圆唇元音,就是ɑ、e、i、?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如有一点变化,就不是纯正的单韵母了,所以,发音时要保持固定的口形①ɑ[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自然大开,扁唇,舌头居中央,舌面中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齿龈,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打靶dǎbǎ大厦dàshà发达füdá马达mǎdá喇叭lǎba哪怕nǎpà②o[о]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圆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齿龈后,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伯伯bèbo婆婆pèpo默默m?mo泼墨pōm?薄膜bèmè馍馍mèmo③e[γ]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扁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略隆起,舌面两边微卷,舌面中部稍凹,舌尖置于下齿龈后,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隔阂g?h?合格h?g?客车kachy特色tasa折射zh?sha这个zhaga④?[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自然打开,扁唇,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在普通话中,?只在语气词“欸”中单用。?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构成复韵母ie、?e,并在书写时省去上面的附加符号“?”发音例词:告别gàobi?感谢gǎnxia夜晚yawǎn消灭xiüomia坚决jiünju?省略shtnglua⑤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上下齿相对,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笔记bǐj?激励j?l?基地j?d?记忆j?y?霹雳p?l?习题x?t?⑥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圆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高度隆起和软腭相对,舌尖置下齿龈后,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补助bǔzhù读物dúwù辜负gūfù瀑布pùbù入伍rùwǔ疏忽shūhū⑦?[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圆唇(近椭圆)略向前突,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聚居jùjū区域qūyù屈居qūjū须臾xūyú序曲xùqǔ语序yǔxù⑧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er[]是在[?]的基础上加上卷舌动作而成。发音时,口腔自然打开(是a[Α]的开口度的一半),扁唇,舌头居中央,舌尖向硬腭中部上卷(但不接触),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而且?rqit儿歌?rgy耳朵trduō二胡arhú二十arsh?儿童?rtèng⑨–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嘴角向两边展开,舌头平伸,舌尖靠近上齿背,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Z、c、s的发音拉长,拉长的部分即是-i(前)的读音发音例词:私自s?z?此次cǐc?次子c?zǐ字词z?c?自私z?s?孜孜z?z?⑩–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嘴角向两边展开,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Zh、ch、sh的发音拉长,拉长的部分即是-i(后)的读音发音例词:实施sh?sh?支持zh?ch?知识zh?shi制止zh?zhǐ值日zh?r?试制sh?zh?八、声调1、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主要是由音高变化构成。汉语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2、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是每个音节都具有音高变化形式。调值采用“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数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高度的一种方法注:在答题时,要注意题的问法:调值用五度标记法标注;声调用阴、阳、上、去添写3、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4、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去声[51]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有些比较复杂的音节的韵母包含韵头(又叫介音)、韵腹(又叫主要原因)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头开口度较小,响亮度也较差,只能由i、u、u(u加点)三个高元音构成。韵尾指的是一部分韵母后面的收尾部分,有元音韵尾和辅音韵尾。元音韵尾由i、u构成。辅音韵尾由n、ng构成。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因素符号拼写,韵腹和声调是每一个音节都必须具有的十、拼音(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即拼音)1、声母要用本音:平常念声母,一般是念它的呼读音,声母的呼读音都是在声母的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拼音的要领“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3、要念准韵头4、拼音的方法: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合并法十一、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1、双唇音b、p和舌尖中音d、t能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拼合,不能和撮口呼韵母拼合2、唇齿音、舌根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3、舌面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5、还可以从韵母出发,得出普通话声韵拼合的另一些规律:(1)“o”韵母只拼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3)-i[]韵母之拼z、c、s三个声母相拼,-i[]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6、普通话声韵配合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表韵母类别声韵配合情况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双唇音bpm有有有(只限u)无唇齿音f有无有(只限u)无舌尖前音zcs有无有无舌尖中音dt有有有无nl有有有有舌尖后音zhchshr有无有无舌面音jqx无有无有舌根音gkh有无有无零声母有有有有十二、音节拼写规则1、y、w的使用(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成y;如果i后面没有别的原因,就在i前面加上y(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成w;如果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3)韵母表中?行的字母,在零声母音节中,无论?后面有没有别的原因,一律在前面加y之后,两点省去(4)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不是声母2、隔音符号的用法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3、省写(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iou,uei,uen根声母相拼之后,中间的元音o或e有时变得不明显,实行省写(2)u(加点)上两点的省略(3)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4、标调法(1)声调符号一定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应标在后面的字母上(3)调号正好标在i上,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4)轻声音节不标调5、音节连写(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2)专用名词或专用短语中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3)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十三、音变1、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作变调(1)上声的变调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上声字调值不变A、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字变读阳平)B、上声+非上声=半上(21)+非上声C、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D、上声+轻声(上声)=阳平/半上+轻声(2)去声的变调去声(非重读)+去声=53+去声,去声字作为语流中的后字,也常常读53(3)“一、不”的变调A、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B、在去声前读阳平C、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D、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4)形容词重叠的变调A、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好好儿的)B、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念成55调值。(沉甸甸)C、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第三、四个音节都读成55调值。(干干净净)2、轻声:所谓轻声,并不时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1)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而轻声的形成取决于音强和音长(2)轻声词A、助词和语气词B、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妈妈、解释解释)C、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等;但是,“原子、窝窝头”等词的“子、头”都是实语素,不读轻声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进来、热起来)F、量词“个”常读轻声(这个)G、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是要读轻声。(云彩、算盘)(3)轻声的作用:有些轻声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3、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普通话韵母除了?、er之外都可以儿化(1)儿化韵的发音A、无韵尾或有u尾+卷舌动作:车儿、包儿B、有-i、-n韵尾的+韵尾丢失或添加韵腹:块儿、人儿C、有高元音i、?韵腹的+央元音:喜儿、鱼儿D、有舌尖元音[?]、[τ]的变为:树枝儿、瓜子儿E、有-ng尾的+韵尾丢失且元音鼻化:瓶儿、芒儿(2)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头——头儿眼——眼儿),区分词性(忙——忙儿偷——偷儿),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猫儿老头儿小淘气儿)4、语气词“啊”的音变(呀、哇、哪、啊)“啊”的变读(1)前面的音素是I,v时读ya,写成“呀”。例:你快来呀!(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读wa,写成“哇”。例:这么多的书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写成“哪”。例:这么多的人哪!(4)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仍写成“啊”。例:使劲唱啊!(changnga)(5)前面音素是-i[]时读ra,仍写成“啊”。例如:多好的同志啊!(zhira)(6)前面的音素是-i[]时读[za],仍写成“啊”。例如:这是谁家的兔子啊?(7)前面的音素是a,o(ao,iao除外),e,e^,就在语气词“啊”前加上一个i,成为ya,写成“呀”。例如:原来就是他呀(taya)!十四、音位1、定义:音位是指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2、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1)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做“辅音音位”(2)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3)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4)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5)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也称“超音段音位”3、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1)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2)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w-v)4、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1)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例如:[ta55]和[t‘a55]的声母就存在着音位的对立。可以用“:”表示,标写为/t/:/t‘/(2)“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决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相互补充的,这就叫做“互补分布”。如a,A处于互补分布中(3)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注:汉语拼音方案用u和o两个字母待代表韵尾音位5、普通话音位(1)元音音位10个(2)辅音音位22个:21个声母+/η/(3)声调音位4个:阴平55、阳平35、上声、去声51。轻声可视为原调位的变体十五、语调1、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和句调2、停顿3、重音: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4、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包括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形式十六、北京话异读产生的原因(从来源看)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背离规律第三章文字一、文字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是社会进化、语言成熟的产物。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人类的文明始得以延续和传播。因此,文字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作用:①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③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二、字体1、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甲骨文的别称有殷墟文字、卜辞、契文、殷契等。甲骨共发掘出十万片,全部单字为个左右,已经释读出的约个,其余未释读出的多为地名、人名和族名等。甲骨文以象形字、会意字居多,显然属于早期的汉字。但从拥有一定数量的形声字(20%)这点来看,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由于制作困难并受甲骨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篇幅大多短小。从文例看,一篇完整的甲骨文大致由前辞、贞(问)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甲骨文是政府的公文,甲骨文的语体是一种公文语体。简约性和程式化是甲骨文语言的重要特点。因此,绝不能将甲骨文的语言看成是殷商语言的全部2、金文: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金文用模范铸就,自身有极强的工艺性。就字体而言,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渐趋方块形。较之甲骨文,金文象形性差,线条化明显,形声字多,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形体。从内容看,金文多记述庆典及帝王赏赐之事,为歌功颂德、自我炫耀之作。金文的篇幅明显加大,不乏长篇巨制(多者字数可达),如著名的盂鼎、毛公鼎3、篆书:篆书一般有大、小之分。大篆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文字。此处取狭义。大篆以籀文和石鼓文为主。籀文因著录于《史籀篇》(已失传)而得名。大篆直接脱胎于金文,故尚有较浓的金文的痕迹,但笔画更趋均匀,字形更趋整齐。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书同文”的产物而采用的全国标准字体。传说小篆为秦相李斯所作。推行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小篆的问世一扫历代字体混杂的局面,使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庄大道。较之大篆,小篆字形更为匀称整齐、更为统一,更为简化和定型,异体字也大为减少。小篆正式通行时间不长,汉代即被隶书取代。但在历代印章制作中,小篆仍占据一席之地4、隶书: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1)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是小篆的一种省变体,目的是宜于日常急用。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规范的正体,隶书是应急的俗体。秦隶因源自小篆,故保留了较多的篆书特征。与前代文字相比,秦隶在形体上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即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的意味,可谓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汉隶又称今隶,由秦隶进一步演变而来,通行于两汉的大部分时期。汉隶使汉字结构更趋简化和定型,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3)秦隶笔画敛束,无飞扬之势;汉隶字体扁平,笔画有波势5、楷书:楷书又称真书和正书,“楷”是模范、标准的意思。楷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楷书由隶书省改而来:波势改为平直,扁平改为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6、草书和行书:广义的草书是指比正式字体来得潦草的字体。因此,草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可以说,所有正式字体包括甲骨文、篆书、隶书和楷书都存在相应的草体(1)通常所谓的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因盛行于东汉章帝时而得名。章草的特点是: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不相牵连,明显保留了汉隶的波势。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始于唐代。今草的特点是: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如张旭、怀素的作品等。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草书均有一定的章法,不可任意而为(2)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始于楷书之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得二者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好写易认,方便实用。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二类,前者近于楷书,后者近于草书。行书是应用最广泛的手写体7、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到不象形,由不定型到定型,由繁体到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8、现代汉字的印刷体:楷体、宋体、仿宋体、黑体三、汉字的结构单位(笔画和偏旁)1、笔画(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其中前四种四单一笔画,后一种是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笔画的组合有三种方式(相离、相连、相交)2、偏旁(又叫部件):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现代不成字的偏旁在古代均为独立的字。从层次出发,偏旁还可分为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3、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四、汉字的笔顺1、笔顺是指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2、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五、汉字造字法(汉字的构造方式)1、象形(1)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2)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3)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2、指事(1)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指事字,如用三横表示“三”;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指事字,如“本”是“木”的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2)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3)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示,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3、会意(1)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做会意。造出的字叫会意字。如:明、见、从、森、掰、搿、辩、辨等(2)会意字有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3)会意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4、形声:(1)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做形声。如:“洋”。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2)形声字都是合体字A、有的形声字有省形(亭、考)和省声(炊(吹))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如“娶”B、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致六类: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有的字的形旁和声旁部位比较特殊。有的左上形,右下声,有的右上形,左下声,有的形或声在一个角上C、形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D、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四分之一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六书”除了上面四种造字法以外,还有转注、假借。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汉字的构造是由表意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的。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形声字是汉字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5、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字是指部首相同、字义相同、字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字,如“老”与“考”、“空”与“窍”、“顶”与“颠”、“逆”与“迎”等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的基础是音同,借者与被借者在意义上无丝毫的;联系。如“其”、“莫”、“然”、“然”、“我”、“汝”、“来”等六、汉字的改革问题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等,这是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七、汉字的整理1、简化笔画2、精简字数注:简化方法:简化偏旁、同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八、汉字的标准化1、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2、汉字的排列顺序: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3、形序法主要可分为:笔画法、部首法、号码法第四章词汇一、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有的语句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词经过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而成的。词汇是语言中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要素,既代表了语言的发展状况,又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词汇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个人的词汇量则往往取决于他的学识、阅历。词汇量等于信息量。深入生活、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   词语是意义内容和声音形式的结合体。作为词语内容的意义是词语的灵魂。词语意义的锤炼,就是在深刻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内容等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准确鲜明、精当妥帖。   词语意义的锤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词语的选用1、多义词语2、同义词语3、反义词语(二)一般词语的推敲(三)词语的活用二、色彩的锤炼(一)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二)词语的语体色彩语体主要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三、声音的锤炼   1、音节匀称 2、平仄相调   3、韵脚和谐 4、叠音自然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1、长句的选择 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长句一般多出现在政论、科技等语体中。2、短句的选择   短句表意简短、生动、明快、有力,叙事简明,抒情强烈激越。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二、整句和散句   1、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匀称的句子。整句整齐匀称、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常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艺性文体中。   2、散句是结构不同,字数长短不一的句子。散句可以随意抒写,自由畅达,灵活自然。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1、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子叫主动句。   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叫被动句。例如:2、如果说话人要突出主动者,可以用主动句式;如果要突出被动者,则用被动句式。四、肯定句和否定句1、肯定句的表达特点 肯定句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 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   肯定句和否定句语义的轻重强弱有差别。   表达同样的意义,可以使用肯定句,也可以使用否定句。   肯定句语义要重一些、语气强一些。   否定句语义轻一些,语气比较缓和。2、单重否定与双重否定   单重否定句是只用一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单重否定句如果与肯定句并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表达的意思就会更加明确,语气会更强烈。五、设问句和反问句1、设问句   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这是设问。用来设问的问句,就是设问句。2、反问句 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这是反问。用来反问的问句就是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第四节辞格运用(一)   辞格也称辞式、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一、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2、比喻的类型 ①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②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③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④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⑤反喻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⑥博喻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二、比拟1、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   2、比拟的类型   ①拟人②拟物 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三、借代1、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2、借代的类型   ①特征、标志代本体   ②专名代泛称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④部分代整体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四、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   2、夸张的类型①扩大夸张   ②缩小夸张   ③超前夸张   第五节辞格运用(二)一、双关1、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   2、双关的类型   ①谐音双关   ②语义双关   二、仿词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2、仿词的类型①音仿②义仿三、反语1、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也叫"反话"。2、反语的类型①以正当反②以反当正四、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第六节辞格运用(三)一、对偶1、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2、对偶的类型①正对   ②反对   ③串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有的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叫"串对",也叫"流水对"。二、排比1、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三、层递1、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 2、层递和排比的区别①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②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四、反复1、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做反复。 2、反复的类型①连续反复②间隔反复五、顶真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六、回环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 第七节辞格运用(四)一、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2、对比的类型①两体对比   ②一体两面对比 二、映衬   映衬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1、正衬   2、反衬 三、拈连1、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例2、拈连的类型①全式拈连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   ②略式拈连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四、通感   通感也叫移觉,使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互相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   五、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警策可分为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三类。第八节辞格运用(五)一、辞格的连用辞格的连用是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连用几个辞格说明同一内容。二、辞格的套用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 三、辞格的兼用辞格的兼用是指一句话里兼有两种以上的修辞方式,也叫"兼格"。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语音考试内容: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音节结构表拼合规律表变调的规则4条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音概说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1)发音体不同(区分声母、韵母)2)发音方法不同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二)语音的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中的“ng”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ā,xiā,guài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gēng,guān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如:n,l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例:判断音位个数hán和lán:共h,l,a,n4个音位hán和nán:共h,l,a3个音位(三)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作用:1)给汉字注音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2.国际音标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历年考题:96年:加点字注音:漂浮piāo漂洗piǎo和平hé附和hè98年:专有名词开头大写,99页99年:(4分)西安xī’ān回流huíliú因为yīnwéi篝火gōuhuǒ(i的标调,i,u并列标在后)00年:(6分)平安ping’ān亲家qìngjia天津tiānjīn酝酿yùnniàng凤凰fènghuáng一会儿yìhuì01年:(4分)轮回lúnhuí冰球bīngqíu骄傲jiāoào欣赏xīnshǎng02年:(4分)蜿蜒wānyán照片儿zhàopiānr扫帚sàozhou空额kòng’é02年(3分):《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主要用途: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还可以用来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用到电报、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去。注意总结:1.轻声不标调2.“’”在音节界限发生混淆时使用3.“儿”化音直接加“r”4.i、u并列标在后5.ü在“l”“n”后不能去点儿如:lǚ,nǚ,lüè,nüèü和“l”“n”以外声母相拼都要去点儿如:jué,què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同由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按发音部位不同,声母分七类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音:jqx7)舌根音:gkh按发音方法不同分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分:塞音:bpdtgk擦音:fhxshrs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边音:l看声带是否颤动声带颤动——浊音:mnlr声带不颤动——清音:其余都是看气流的强弱送气音:ptkqchc不送气音:bdgjzhz例:请描述声母中的送气、不送气音答:送气、不送气音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6对。送气音:ptkqchc不送气音:bdgjzhz例:请描述塞音中的送气、不送气音答:塞音中有3对送气、不送气音送气:ptk不送气:bdg例:请描述汉语声母表中的舌尖后音答:舌尖后音是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有zhchshr4个。历年考题:98年(6分):普通话中的声母共有多少个?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共21个声母,按发音部位不同分7类。见前面笔记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声母发音的异同。1)fh异:从发音部位看,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同:从发音方法看,都是擦音2)bm异:按发音方法不同分,b是塞音,清音,m是鼻音,浊音同:从发音部位看,都是双唇音韵母(39个)发音图三要素: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圆唇与否单韵母(10个)复韵母(13个)鼻韵母(16个)普通话韵母总表,见书59页历年考题:99年(6分):普通话的舌面单韵母有哪几个?请加以具体描写有aoeêiuü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如:fādá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如:bómó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如:hégé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如:jítǐ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如:pǔsù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如:qūyù00年(6分):普通话中zhi、zi、ji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标怎么标写?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zi中的-i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ji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98年(4分):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i只出现在zcs后面,-i只出现在zhchshr后面,它们跟i出现的条件不同。I绝不出现在zcs和zhchshr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i、和i也不至于发生混淆。举例: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zi中的-i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ji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异同1)eo异:o舌位:后,半高,圆唇;e舌位:前,半低,不圆唇同:都是舌面元音2)anang异:an带舌尖鼻音n;ang带舌根鼻音ng(浊)同:都是带鼻音韵母。声调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特点: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标记方法:参见80页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普通话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四声”历届考题:01年(3分):调类和调值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音节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组成。构成汉语音节:声调、韵腹(主要元音)必不可少;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不可少一个音节总有元音,最多有三个。“you”且连续出现。音节可以没有辅音。(“e”)。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拼合关系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参见95页。历年考题(声韵拼合规律):01年(5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江jāng:j是舌面音,不能和开口呼相拼。jiāng精zīng:z是舌尖前音,不能和齐齿呼相拼。jīng破può:p是双唇音,不能和合口呼相拼。pò飞fī:f是唇齿音,不能和齐齿呼相拼。fēi躲dǒ:d是舌尖中音,不能和开口呼相拼。duǒ02年(4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原因昆kuēng:ueng只能自成音节,不能同任何声母拼合。kūn播buō:双唇音声母同合口呼韵母拼合只限于u。bō河hó:韵母o不能同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以外的声母拼合。hé姐ziě:z是舌尖前音声母,不能同齐齿呼韵母相拼合。Jiě5.音节的拼写规则(1)y,w的使用:(作用:隔音)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y开头。A.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iayaieyeiaoyaoiouyouianyaniangyangiongyongB.i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iyiinyiningying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w开头A.u后还有别的元音,把u改成wuawauowouaiwaiueiweiuanwanuenwenuangwanguengwengB.u后没有别的元音,在u前加上wuwu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2)省写1)iouiuueiuiuenun2)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所以n、l和合口呼u能拼(3)标调:按先后顺序,i、u并列标在后,轻声音节不标调描写声母:先分类:1类:擦音、鼻音、边音(清、浊)2类: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描写步骤:1类:发音部位清浊阻碍方式例:m:鼻音(只有m、n是鼻音)浊音(鼻音都是浊音)双唇音(发音部位b、m、p双唇)双唇浊音2类:发音部位送气与否清浊(都是清)阻碍方式例:b:双唇不送气(和p相对)清(2类都清)塞音描写韵母四呼:开口呼:aoe-i开头齐齿呼:i合口呼:u撮口呼:ü舌位高低:高,半高,半低,低,高,半高舌位前后:前,央,后音变语流音变:在语流中,有些音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语流音变。(1)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A.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语气词“吧、嘛、呢、啊”B.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一个字。例:星星,笑笑C.“子、头”等构词用的虚语素和表示多数的“们”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例:操场上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F.量词“个”G.一批双音节词第二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例:豆腐(2)儿化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例:花儿huār音节末尾是a,o,e,u(包括ao,iao中的o),直接卷舌韵尾是i,n的(in,ün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如:小菜儿韵母是in,ün的,丢掉韵尾,加[]如:手印儿韵母是i,ü的,加[]如:玩意儿韵母是–i的,韵母变作[]如:瓜子儿韵母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如:半晌儿韵母是ing的,丢掉韵尾,加上鼻化的[]如:花瓶儿(3)变调1)上声变调A.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4如:旅馆B.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有的变阳平如:打扫有的变半上声如:椅子C.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两个时,可适当分组D.在非上声的前面变半上声变21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在阴平前:如:火车在阳平前:如:主席在去声前:如:准确在轻声前:如:手巾2)去声的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则由全降变为半去3)“一、不”的变调A.“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如:二十一,你来不B.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不去C.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如:一生,不该D.“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猜一猜,去不去音位(元音、辅音)音位: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复习点:辅音声母总表。37页元音舌位唇形图。60页声韵配合表。95页音节拼写规则。96页“不”的变调。页形容词重叠的变调。页儿化的作用。页元音音位变体表。页自由变体。条件变体。页声调音位变体表。页易读错字表。页第二章文字一、文字的性质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多年历史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则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录音节文字:用有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容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表词文字:用不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1)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2)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3)汉字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4.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1)表意;2)表单音节;3)不实行连写。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杂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1)甲骨文:殷商时代,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4)隶书:秦隶,汉隶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6)草书和行书:东汉时已有历年考题96年(3分):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独体字:是囫囵一个字,分拆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月,上。合体字: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会意字,形声字。如:明,河。96年(3分):什么是“永”字八法96年(2分):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好”,“晚”00年(3分):写出笔顺和笔画:张,鸟,每,妈,级,饥三、汉字的构造1.构造单位:1)笔画:单一笔画,复合笔画2)部件:构成合体字部件(偏旁)的构成方式:相离,相接,相交成字部件:不成字部件:单一偏旁复合偏旁3)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2.汉语的造字法:六书。页四、汉字的使用1.笔顺:页-页,页2.注音错别字:页3.字音:页4.繁简字:页5.查字典方法6.异形字:页第三章词汇一、语素和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如:人:a.最小;b.有声音;c.有意思。所以是语素玻、璃: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如:民:人民,民族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如:初、老、第+××+子、儿、头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白纸:2个语素,2个词鱼子:2个语素,2个词刀子:2个语素,1个词二、词的构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如:人、天、马(2)多音词: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B.叠韵: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从容C.其他:非双声、叠韵。如:蝴蝶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如:猩猩、姥姥、纷纷3)音译词:音译的外来词。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重叠:两个语素。见笔记第16页复合式的构成: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联合(并列)。“和”偏正(修饰)。“的,地”动宾(支配)。“了,着,过”补充(补充)。“得”主谓(陈述与被陈述)。“是,是不是”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式)可加“和”A.两个词根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如:道路,体制,改革,治理,善良,美好B.两个词根组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如:骨肉,尺寸,开关,买卖,反正,横竖C.偏义词: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如: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2)偏正型:(定中,状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可加“的”如:新闻,火车,筛选,火热,狐疑,好看,重视,男子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加“得”A.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如:提高,推广,阐明,改进,搞活B.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如:花朵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支配式)。加“了”如:管家,司令,起草,达标,下岗,动员,立夏,失望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面的。“谁…了”如:地震,霜降,日食,民主,年轻,肉麻(2)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词缀构成。1)词缀+词根如:老×,小×,第×,阿×,初×2)词根+词缀如:×子,×头,×儿,×性,×者,×化3)词根+叠音词缀如:红彤彤,绿油油,喜洋洋,水汪汪,乱哄哄(3)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如:妈妈,爹爹,叔叔,哥哥,刚刚,偏偏,仅仅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重叠式合成词:词根的重复。如:妈妈,星星叠音式单纯词:音节的重复。如:姥姥,猩猩重叠式的几种构词方式:1)AA:如,爸爸,妈妈2)AABB:如,男男女女3)ABAB:如,研究研究4)ABB:如,亮堂堂(4)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不止一个层次。如:革命化非对抗性三、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发展1.词义的属性:1)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如:电脑、空调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点。如:老师。3)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为使用该语言的全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共同承认,共同遵守。4)模糊性: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高、矮5)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uncle2.词义的构成(1)理性义:词义中词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词典上的意项)(2)色彩义:1)感情色彩:褒、贬、中如:英雄、叛徒、土地2)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如:吝啬、小气3)形象色彩:如:玉带桥、狗尾草3.词义的分解:(1)义项:指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根据义项的多少可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A.一些常见的事物名称:如:桌子,钢笔,茶杯B.专有名词:北京,老舍,长江C.外来词:咖啡,葡萄,吉他D.科学术语:原子,元音,激光也有例外,如:科学术语“元素”,引申为“要素”。所以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单义词,还需要查看工具书。2)多义词: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转义:由基本义发展转化出的。(引申义,比喻义)本义:原始义(2)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如:老:A。基本义:年岁大:老人,老汉B.转义:年岁大的人:养老,男女老少C.经历长的人:老手,老练D.时间长久的:老朋友,老干部黑:黑钱,这人真黑模式:链条式放射式(3)同音词:读音相同而字义没有关联(同形同音,异形同音)如:花衣服花钱——同音词才能你怎么才来呀?——同音词兵器兵法官兵一致——多义词几组同音词:如:开会会说中文放偏了偏要去白去了白色别去了别在衣服上双音节同间词:如:出口儿产品出口了他生气了他很有生气(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如:男人,女人——共同义素:人(成年)不同义素:男性,女性男人,女人,小孩——共同义素:人不同义素:成年,未成年男性,女性义素的作用:把词义清楚的分解开来。4.词义的聚合(1)语义场:如:椅子,转椅,凳子。因为有共同义素:都是用来坐的;不同义素:靠背有无,能否转动。所以属同一语义场。(2)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如:爸爸=父亲近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的不同色彩方面的不同用法方面的不同1)理性意义:A.语义轻重不同优良,优异损坏,破坏改良,改革(轻度)(有故意的倾向)(一般改变)(较彻底)B.范围大小不同战争战役战斗时代时期时候事情事件事故模范榜样典范C.集体和个体的不同马马匹信信件树树木D.词义侧重点不同:特点:有一个共同义素,另一词根表明侧重的不同如:隐藏,隐瞒,隐蔽共同义素:隐——不让人知道不同义素:藏起来;瞒住某件事;借助事物躲起来如:才能,才华,才智办事能力;文学艺术方面;思考能力强,聪明如:整理,整顿;爱惜,爱护2)色彩方面:A.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共同义素“结局”B.语体色彩不同如:生日(口语),诞辰(书面语)——共同义素“出生的日子”3)用法方面的差别:A.搭配不同:如:交流+文化/经验/思想(抽象名词)交换+礼品/产品/(具体名词)B.词性不同:如:突然:形容词:做状语:突然来了忽然:副词忽然来了很突然(很+形容词)不能加“很”C.语法功能不同(在句中充当的语法位置不同)(3)如何辨析:既从意义出发,又从用法出发如:再说一遍,中的“再”,能不能换成“又”步骤:A。写例句归类(看几个义项,几个用法)总结义项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如:参观,访问,游览参观:强调实地的看。+单位,厂区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有人的)单位游览:游玩。+名胜、风景区例:讨论,商量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老师们正在“讨论”教学计划我们正在“商量”事儿我们“商量”好了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语义侧重: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适用范围:讨论:大,正式,重要;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用法:展开讨论:宾语商量:不能作宾语例:成绩,成就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取得很大“成就”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是语义侧重:成绩:一般的事成就:重大的事搭配词语不同:词性不同:成绩:名词成就:动词,名词回答问题的方法: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3)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色彩也可谈(4)反义词1)绝对反义词:如:生,死;动,静2)相对反义词:如:大,小;多,少;好,坏(5)词汇的组成:1)基本词汇:A。稳定;B。能产;C。全民常用2)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3)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复习重点:词和语素的区别:页单纯词,合成词:页基本义,转义:页同义词的差别:页第四章语法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1.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词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2.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3)民族性。3.语法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关系:语素可以=词词组>语素词可以=句子词组可以=句子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二、词类1.划分的标准(1)按语法功能划分(最主要的标准)三种表现: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A.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实词:可以虚词:不能(了、的、呀…)B.充当什么句子成分: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3)虚词依附实词(2)按形态划分1)构形形态:如:研究——研究研究2)构词形态:如:凿——凿子(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如:风、马、牛——“事物”2.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虚词:助、介、连、象声划分标准:1)意义:实词:比较实际:太阳、红、吃虚词:比较虚,抽象:被、把2)用法:实词: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虚词:一般不能3)做句子成分:实词:可做句子成分虚词:一般不能4)数量:实词:开放,越来越多虚词:封闭,出头副词只能做状语,原来算虚词,现在归入实词。3.区别:名、动、形(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名词:不能形容词、动词:可以(2)再看能不能带宾语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3)再看能不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形容词:能如:很喜欢他:受很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区别词(一般归入形容词)初级、男、女、大型、单、双、彩色、黑白——起区别作用只能做定语或加“的”单独使用名词:时间名词对举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方位名词例:一百人左右一百人上下——数量三点左右三点上下——时间四十左右四十上下——年龄中秋节前后三天前后——前后用于时点前后,而不用于时段4.动词:(1)“是”1)判断动词“是”2)“是…的”:例:我是昨天来的——强调时间我是坐飞机来的——强调方式我是买东西来的——强调目的(2)能愿动词1)能:表能够、可以2)会: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B.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3)趋向动词:上去进出回开过起来去——简单趋向动词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复合趋向动词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开去过去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2)但经常用在其它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复合趋向补语起来:方向。如:太阳升起来了。开始了(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如:大家笑起来了。由分散到集中。如:大家团结起来。把衣服收起来。这东西看起来挺好的。5.数词(1)二、两的用法:33页(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1)×上下2)一两个,七八天——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3)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4)三十多5)近六十岁了6)买几斤水果(3)“半”的使用例:三天半,三个半天6.量词(1)临时量词:如:一脸灰;一窗台土(2)集合量词:如:一套;一群(3)不定量词:如:点、些来了一些朋友用法:动词、形容词+不定量词“略微”有+×如:有点儿头疼这么、那么+×如:这么点儿7.代词:(1)人称代词:注意“别人、人家”他不爱说话,别人(人家)问了才回答。——泛指第三人称我的汉语可比不上人家老同学。——特指第三人称除了他,别人都不知道。——一定范围内泛指(2)指示代词:这、那(3)疑问代词:“每”“各”虽能互换,但侧重点不同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强调个体每人有每人的习惯:强调全体8.副词(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又(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5)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6)语气副词:究竟,简直(7)频率副词:还,再,又,也,再三已经、曾经: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关系不密切用法不同:搭配:“已经…了”“曾经…过”否定形式:还没不曾还、再、又、也还:表持续。“他还没来”再:表重复。“请再说一遍”又:表添加。“又说了一遍”也:表类同。“我也去了”不、没1)意义不同不:+动词,否定动作:“不去!”+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没:否定发生。“没去”2)用法不同:不:主观不想。表将来或现在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例:我不老,走得动。——强调性质我没老,走得动。——强调完成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9.介词1)是从实词虚化来的。“把”2)大部分是兼类的。“对他说”——介词“对”——形容词对、对于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2)“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例:他对我很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对我点了点头。——表示方向对于、关于都是介词意义不同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关于:强调关涉的范围例:关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关于:对象,范围共现用法不同对于…+主+动词关于…主+对于…+动词“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主+动词+关于…的名词“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把、被处置:A把B怎么样。如:我把门关上。致使:如:把嗓子喊哑了。指出范围:如:我把北京跑遍了。我把这本书读完了。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否定形式:…没把…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都是带宾语的。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上。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被”和“把”基本一样把:强调“把”的宾语。如:我把纸撕了。被:强调“被”的宾语。如:纸被我撕了。10.连词:1)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或、及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如果、虽然、只要、所以、从而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并、并且、或者、还是、而、而且使用中,可以单个用,也可以成对使用。复句联合:两分句位置基本相等。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偏正: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还是、或者还是:用在选择问句或不确定陈述句中。如:今天是M还是T?或者:用在陈述句中。如:今天是M或者是T。无论、不论、不管放在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句中,表示“无条件”。如:无论天气多热,我都要爬山。特点:1)无论天气热不热。A不A无论他去不去。V不V2)无论多热。无论谁去。——有疑问代词3)无论去还是不去。无论你去还是他去。——后面出现的是供选择的不是…就是…——两者必居其一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连词的位置:1)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我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递进2)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就、还、却、也、都、才、又——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11.助词1)结构助词:的、地、得2)动态助词:了、着、过3)比况助词4)语气助词5)其他助词了1)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语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如:吃了饭出去玩儿。2)语气助词:放在句尾A.表变化:如,花红了。B.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语气助词:是非问句:我们看电视吗?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表不满意:我们看电视啊!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汉语疑问句:是非疑问句:是,不是——吗?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呢?选择疑问句:…还是…——呢?正反疑问句:去不去——呢?三、短语除词法中的五种(联合、偏正、动宾、陈述、主谓)外,还有:1)连谓短语如:听了很高兴2)兼语短语如:请他来倒水喝3)同位短语如:首都北京4)方位短语如:桌上5)数量短语如:一个6)介词短语如:用钢笔写字7)助词短语“的”字短语:如:你的、我的“所”字短语:如:所见所闻歧义短语(汉语中歧义有三种格式)1)层次不同,关系相同如:我们两个人住一个房间(A。几个人,每两个人住一个房间。B。我们两一起住)2)层次、关系都相同,语义不同(隐性语法关系不同)如:鸡不吃了(A。不吃鸡了。B。鸡不吃食了)3)层次相同,关系不同如:出租汽车(A。出租车[定中]。B把车租给别人[动宾])四、句法成分补语:如:吃饱吃得饱吃得很饱否定:没吃饱吃不饱吃得不饱类别:结果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趋向补语如:走进去状态补语如:笑得肚子疼主谓结构做谓语:页现代汉语上名词解释词素、词的结构、词义的性质、义项、义素、语义场、同义词的作用、反义义场的不平衡现象、词义的分类、词义的语变、规范,词义与语境的关系,基本词汇的特点,离合词,短语词区域性语言,现代汉语的特点、地位,辅音、声母、元音、韵母、音节结构、调值、调型、调类、音变、音位、声韵、拼合规则、注音方式、国际音标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华语:新加坡人说的普通话国语:台湾人说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的含义:以北京语音体系为标准音,以北方华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方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音节整齐简洁(4)有声调词汇方面(1)单音节与速度多,双音节词占优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同音语素多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2)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4)量词和语气词丰富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哦,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物理属性包括: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语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有:(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发音时共鸣其形状不同音素:因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元音:元音是气流震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辅音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等三方面来观察)浊音/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是带音不带音/清音:声带不振动的是不带音四呼: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ü的韵母属于开口呼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属于齐齿呼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属于合口呼撮口呼: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属于撮口呼韵头:韵头只有i、u、ü三个,都是最高元音,出现在韵腹前面。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所以也叫介音或介母韵腹: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也叫“主要元音”。所有的元音都能出现在韵腹的位置上韵尾: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是松u)四个音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在普通话中调类有(阴平55、阳平35、上声、去声51)调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55为高平调型,35为中升调型,为曲折调型,51为全降调型。相对音高: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统一基调的音高变化格式和幅度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变调: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1.上声的变调(1)+=35=(2)(+)+=35+35+(3)+(+)=21+35+2.一、不的变调轻声:普通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一个声调在语流音变中偶可能边城又轻又短的另外四个调子,而不是变成一个有固定调值的声调。我们把这些因语流音变而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统称轻声轻声的变调情况大致如下:阴平+轻声(2)阳平+轻声(3)上声+轻声(4)去声+轻声(1)儿化: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2.区分词性3.表示细小、轻松活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音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做条件变体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做自由变体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特点:(一)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三)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四)汉字有超时空性汉字的作用:汉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对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篆书:大篆(狭义上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小篆(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字形更为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隶书: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章草今草狂草行书:盛行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汉字发展的规律:符号化规范化简洁化稳定化(魏晋南北朝之后都是方块字)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简化易写的方向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图形化的象形文字逐渐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第二,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第三,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第四,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而是部件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笔形:笔画的具体形状称笔形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做形声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音单位替代法: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词根: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词缀: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词素叫词缀前缀:在词根前面的词缀后缀: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短语: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离合词:P固定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该换其中的部分临时短语:与固定短语相对缩略词: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简称: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数次略语: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叫做数词略语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连绵词:连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具体性、稳定性)词义的分类:概念义(语义中表达概念有关的部分义叫做概念义,又叫理性义或主要意义)、色彩义(色彩义附着在词的概念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心词)和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口语色彩和书面色彩)以及形象色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义项: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引申义(理据义、理性义、评价义……)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叫多义词同音词: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现象义素: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词义:词义是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语义场: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1)意义的轻重(2)范围的大小(3)集体与个体不同(4)搭配对象不同2.色彩方面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3.词性方面的差异同义词的作用:1.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2.可以是语体风格鲜明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4.可以使语气委婉5.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足反义义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反义义场的类型:1.互补反义义场(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必然否定B,肯定B必然否定A,同样,反过来,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非B的第三者存在)2.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就是肯定B,否定B也不一定就肯定A,因为还有C、D、E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词的作用:1.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茅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应和映衬,从而把是无敌额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的作用3.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4.由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汉语的地位:1.汉语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52.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各民族的语言在发展中自然地、更多地接受了汉语的影响。现在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3.很早以前,我国就和许多国家有了往来,汉语也因此和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有过接触,并相互影响。4.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语义和语境的关系:语境: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语境对词义的影响:(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综合,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但它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基本词汇的特点:1.稳固性2.能产性3.全民常用性一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汇意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一般词汇的特点: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却有很大的灵活性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因素符号来拼写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语流音变: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类型。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音译的外来词汉字的整理:(一)简化笔画(1)类推简化(2)同音或异音代替(3)草书楷化(4)使用简单的符号(5)保留特征或轮廓(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二)精简字数1.整理异体字2.规范印刷字形3.更改生僻地名用字4.同意计量单位名称(三)其他整理1.整理异读字2.整理异形字汉字的标准化(一)定量(定量,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二)定性(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三)定音(四)定序,定序是规定现代汉字的排列顺序词汇的发展变化(一)新词的产生(二)旧词的退隐和复出(三)词义的演义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词汇的规范化(一)异形词、异序词的规范(二)维护现有词语使用的规范(三)对吸收的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1.方言词的规范2.外来词的规范(1)不要滥用外来词(2)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3)吸收外来概念,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3.古语词的规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0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