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这5种耳鼻喉疾病高发,你中招了吗

2021-6-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天气也总是变化莫测。由于人体不能很快的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之气温回升细菌活跃,给耳鼻喉疾病的滋生制造绝好的机会。于是每年到了春季,耳鼻喉科门诊量骤增,过敏性鼻炎、鼻出血、中耳炎、咽炎、耳鸣等都成为了困扰大家享受春景的阻碍。那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些上榜的罪魁祸首,及如何打破这“春日魔咒”吧!!

No.1让人头疼的过敏性鼻炎

春天气温回升,花粉满天飞,再加上空气中漂浮的杨柳絮、霉菌及其他刺激性气体等,让过敏性鼻炎迎来了高发季。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特点: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发病时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等症状。

在春季,对花粉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好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一些花草树木较为繁茂的地方,如景区等。即使要出游,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①出门时最好不要穿亚麻、毛线等易吸附花粉的衣物,佩戴专用口罩和全封闭眼镜;

②外出归来后用鼻腔清洗护理器进行鼻腔生理盐水盥洗;

③在室内时关闭门窗以减少室外致敏花粉的进入。

此外,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防寒保暖,曾经有过敏史的患者,最好提前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果是对真菌、尘螨过敏,要保持室内通风、干爽,勤晒被子、枕头等。

No.2停不下来的鼻出血

春天气温变化大,较为干燥,容易引起感冒、鼻炎等,进而导致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引发出血。另外,空气中粉尘增多,也会增加鼻子的负担,诱发出血。

当您发现鼻腔出血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取坐位或半坐位,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压迫的方法来进行止血。其方法是: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翼部,直接压迫约5~10分钟。冰敷也是比较常见的止血方法,可直接将冰冻过的毛巾或冰袋敷在鼻根及鼻头上面。

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吃瓜果蔬菜等,都可起到给鼻子“保湿”的作用,以达到预防出血的效果。

No.3小心感冒过后的分泌性中耳炎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反复无常,很容易引发流行性感冒。而临床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后出现鼻堵、流涕、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很可能压迫连接鼻腔与中耳的咽鼓管,造成咽鼓管堵塞,中耳外的压力大大超过中耳内的压力,进而导致中耳黏膜水肿,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影响听力。

而小盆友的咽鼓管结构相较于成人而言,短、平、宽,鼻咽部的炎症更容易通过此路径蔓延至中耳腔。如此看来感冒是中耳炎的重要病因,预防中耳炎首先要预防感冒。

No.4气温回暖易诱发咽炎

气温转暖后,空气中的病菌和细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会对咽部黏膜产生刺激,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咽部干痒、疼痛、灼热、异物感等不适。

春天保护嗓子,首先要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戒烟、戒酒,不吃刺激性食物,少吃一些油炸、腌制食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和湿润咽喉部,避免细菌感染。

No.5防不胜防的耳鸣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耳鸣发病率升高,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影响。诸多中青年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紧张、焦虑、睡眠不佳;不规律的生活节奏,如熬夜、加班带来身体机能紊乱都诱发耳鸣发生。

预防应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做起,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食物,戒烟酒,保证睡眠时间,保持乐观情绪,适当调整心态。按时作息,避免劳累。同时尽量避免高强度噪音,少去噪声太大的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使用耳机、音响设备时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

春季是耳鼻喉疾病高发时期,但大多数耳鼻喉患者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患者都是拖到“扛不住了”医院接受治疗。

大量的医学数据表明,鼻炎、咽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黏膜发炎、溃烂、鼻腔粘连,嗅觉遭受严重的影响,引起鼻息肉、鼻窦炎、甚至鼻咽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因而发现耳鼻喉异常一定要及医院做健康检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