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颗粒物雾霾能到达人体什么位置吗

2021-8-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日常中比较常见的四中颗粒物,大家要搞清楚的是空气里并非只有这四种直径的颗粒物分别为:PM50,PM10、PM2.5、PM0.1,这四种颗粒物都会分别可以到达人体的什么部位?是不是很想知道呢?

第一种:PM50

PM50微米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它通过呼吸进入你鼻腔,但是由于个头太大进不了里面了,因为我们鼻腔里的鼻毛,看起来很多很密,但是没有用的,它可以挡住PM75以上的颗粒物,但挡不住PM50。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砧膜细胞的纤毛,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很细密。而且,鼻腔里的豁膜细胞分泌的戮液还可以把PM50粘住,让它们不能在前进了。当粘连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我们想挖鼻屎的时候了,我们就想摈鼻涕、挖鼻屎,但是别当众挖,当众可能不好看哦,更别像下面这位德国队主教练勒夫挖了然后吃了......让我去吐一会~~~~

第二种:PM10

PM10可以到达咽喉,PM10以下的细颗粒物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这是它该下车的地方,哼~~~),咽喉表面的豁膜细胞分泌的豁液会粘住它们,每个砧膜细胞还有根纤毛(也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停地向上摆动,就像逆水划龙舟一样。我们天生的这种生理功能就是为了阻止PM10继续下行。

PMIO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积累越多,分泌的砧液也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咽下有害(写到这里我已经被自己恶心到了)

第三种:PM2.5(我们的巨星登场了)

PM2.5是可以到达肺泡的。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我们吸进去的PM2.5,因为太小,也能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的无机的分子,是致病之源。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一比。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它就不能致人生病,这如同老虎吃鸡。

PM2.5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为它是细菌,也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巨噬细胞吞惯了细菌,细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细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无生命的,巨噬细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头,最终被噎死,那么我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不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细胞,却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导致细胞及组织的炎症。可见,PM2.5比细菌更致病。进入血液的PM2.5越多,我们就越容易生病。

第三种:PM0.1

PM0.1是可以到达人体的免疫系统,指当量粒径小于0.1μm。PM0.1是纳米级超细颗粒物直径(小于纳米),远小于规范的PM2.5和PM10,PM0.1是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锰铅钛钒等金属元素的PM0.1颗粒,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PM0.1超细颗粒物易进入肺泡、血液、神经系统等,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上面是各颗粒物的大小!

sinfon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