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话养生

2021-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灸友会第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导读天地之间,人就似一粒浮尘,人生不过白驹过隙。人类自称万物之灵,应知生命可贵,贵生而不轻生,养生而不贪生。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开合出入化,形气神若能和谐有序地运行,则是健康。然而,外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内有“喜怒忧思悲惊”的困感,健康的问题仍使人类踟题不前。冬主收藏,夏主养长;冬有严寒,夏有酷暑。冬病,一是受寒,为寒邪所困;二是元气收藏不利,有了亏欠。夏季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体气脉开张,若能待时、顺势,把寒邪排除,邪去正按,正气才能养长起来。这也就是冬病夏治。冬病,冬季所发之病或冬季易于加重之病。夏治,不但在二伏,夏至到处暑,炎热之时,皆可有夏治的疗效。以西医学概念阐释,呼吸、循环、消化、免疫等系统都有冬病。具体到病种,如成人及小儿的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哮喘,成人的肺气肿、肺心病、风湿病、骨关节疾病、冻疮,妇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男性不育、前列腺炎症等等。借夏季天人相应,鼓人体正气,内病内治、内病外治,驱邪外出,求得身心健康。谈及冬病夏治,许多人就会想到当下盛行的“三伏贴”。三伏贴其实来源于古方白芥子敷法”,这个早在秦汉就有记载。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用此法对治疗寒哮有详细解释。药方是:白芥子净末一两(约30g),延胡索、甘遂、细辛各半两(约15g)、麝香半钱(约3g),杵匀,用姜汁和面成饼状,敷在背部和颈部的肺俞、膏肓、百劳等穴位上。不久,身体会发麻,头目有眩晕,穴位处会疼痛,此时要忍耐,等候三炷香的时间。大约要1个半小时,才可以把药饼去掉,穴位会起泡、流水。在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午时贴,共3次,可以去除病根。三伏贴,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可谓待时、乘势。醋暑之中,人的精气神有张力和透劲;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的辛温、香窜,向内通过穴位、经脉影响脏,而红肿热痛,甚至起水泡,犹如打开了一扇窗户,阴邪、塞邪乘势排出。古人,三伏贴时,还内服汤剂,以温中、扶阳,祛郁热,涤伏痰。这样,人体就清清爽爽了。当下,三伏贴在大陆,台湾再次兴起,且扩大其治疗范围至呼吸、消化、泌尿系病。人群中若有百分之一的响应,也是蔚然大观。疗效益参半,是因为社会环境陡变,都市中,家、办公、商场,公交车多有空调,冷气,寮内外温差大增,一会儿是酷暑,一会儿是清凉,身心要快速变档,人们又过食生冷。从皮肤到胃肠,冷冷热热。个体虽几多无奈,但若能在动荡中维持平衡,能积极地接受古人的思想和方法,体味生命活动,善莫大焉!冬病,一是受寒,二是元气收藏不利。而今,所遇疑难杂症,多是为寒所困。年7月中,父亲来京探望我姑妈。姑妈被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一直在北京天坛区院治疗。父亲告诉我,站妈病情危重。左手腕脉象退至小臂才可摸到;且眼白有青蓝色,乃肝精外射,就是肝的精华收摄不住,从眼睛浮越而现。姑妈体格本来强健,工作中,冬李受寒,外寒一层一层透进去,多年下来,身体出了问顾。其脉象沉,腹诊,中腹部痞满,拊之发硬。寒邪凝聚在肝肾,中宫脾胃有阻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能不出问题吗?帕金森综合征,按西医的理论,似乎微妙、高深:大脑基底节、黑质变性,多巴胺缺乏,见指忘月而已。可叹患者及家属,膜拜西医,多是一路奔去,至死不明白、不回头。能认识列这是个阴寒证,就要用阳破这个阴。我用了大剂四逆汤做底,制附片90g、干姜30g、炙甘草60g、细辛30g,加活血、补肝肾的药物。父亲上门亲白熬药,每副药2小时余。古人有细辛不过饯的说法,足指单味用做散剂,如果吞服,容易麻痹啾管神经,造成室息。临床医生多避讳于此,即使汤剂,也只小量用,不过3g(约一钱)。细辛久煎,药性会由辛散向外转变为温透向内,搜寒祛寒。制附片更是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脉。制附片,药典规足用量是15g,超量用需医师签字,承担风险。药之毒性,乃药之偏性,先贤智慧,以偏纠偏也。西医化的现代中药药典,使医者有许多无奈,明哲保身,多是不越雷池,许多古方、古药遭遇类似阉割,悲哉!贴妈服药后,每日身出大汗,汗水打透了身下的褥子。出汗后,周身舒坦,能沉睡。父亲煎药及看护10天,再檬脉象,左腕脉象已现,也较为平和,且能下地慢慢走动。冉后来,我在药房把药煎好送姑妈内服。某日,又去探望,姑妈自述服药后,腰部大痛如折,像要扯断一样的痛。我解释乃药力归入肾经,搜肾中寒邪所致。姑妈服药,大辛大热,能顺利纳入肝肾,火性不向上浮越,一靠药物配伍,再就是和体质相关,有容量把药力纳人。医者用药,热药难以把握,本来火性炎上,而目的地是下焦的肝肾,这就要靠医者的智慧和胆识。有父亲把关,我多了些底气。奥运期间,我观看了老山自行车赛,那天姑妈还特意在全聚德请全家晚饭。如今2年过去了,姑妈已经77岁,还在坚持服中药,保住了性命,能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患者萧某,女,44岁,患干燥症,鼻腔、口腔、咽喉自觉发干,咽部有异物感,鼻子失嗅10年,心绪郁闷,烦躁,月经素乱。年元旦前,因赶制财务报表,连续工作1周,办公大楼装修,暖气暂停,且有装修材料异味刺激。自此发病,鼻子失,鼻腔、咽部干燥。年8月9日初诊。从患者体质,病因及脉象、舌象观察,又腹诊,肚脐四周触之阴寒森森。这也是个寒证,是个大寒证,要去解这个寒。寒在哪里呢?在少阴、厥阴层面,人的肝经、心包经都属于败阴。肝主,心包关乎情志。我为患者处方用药,2周后,口咽部轻爽,鼻子能闻到气味,睡眠改善,心情和畅。因患者在外地,断续来诊,服药数十副。年6月5日,萧某带儿子同诊,自述近2个月,鼻子又失嗅,限涩,心情郁。我和参辨证,处方乌梅丸加减,去了原方中的黄连、黄柏,加了熟地、山英肉、菟丝子等温补肝肾的药。这样辛温的药祛肝肾之寒邪,补益肝肾之品才能占据阵地。年7月4日复诊,自述隔日服药,已服完。前日服药后有眩瞑反应,头晕目眩,周身发麻、出冷汗,频频拉肚子,然后短时晕蹶在卫生间。醒来,体息半日,神清气爽,自觉仿佛十五六岁时的健康状态,再看儿子、老公,做母亲和妻子的感觉,似乎有了新的意境。因患者知道瞑眩反应,倒也没有惊慌。《尚书·说命》有“药不瞑眩,厥疾不廖”的句子,意思是服药不产生瞑眩反应,顽固的疾病难以痊愈。近来,中医界仁人志士对这个问题又开始重新认识。盛夏,也是心脑血管病多发的季节,其实,也是夏季得冬病。盛夏,周身毛窍理张开,骤遇寒冷,如运动后洗冷水澡,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苍蝇不可无缝蛋”,多是有隐患而不白觉。近来接诊2例脑中风患者,都是中年男性。细细询问,是同房后不久,出了问题。这就是丢了精,元气亏耗,又在有冷气的房子睡着了,寒邪内侵,中了招数。他们都做了西医急诊,行走表面看来也无碍,只是一侧身体乏力,头脑怕冷、怕风。这个时候,若摸患者肚子,在肚脐周就会发现痞结,就是发硬的疙瘩,尤其在肚脐下气海穴与关元穴之间比较多。可以用针灸兼服汤药的方法,解这个内寒。这个寒,和人的生命信息结合,已经不是简单受风的外寒。驱除了这个寒邪,再固本培元,才能长治久安。无论冬夏,无论养阴养阳,都要顾护身心的生机。摒弃些贪求,多些平常心,才是防病治病的根本。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国人更需要智意和勇气,饮食起居,喜怒哀乐,照顾好自个,生活或许更美好。附夏季食疗方:芫荽,又称胡荽、香菜等。《本草纲日》:胡,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1)凉拌完:鲜芫荽二两,切段,熟食油、酱油、食盐、醋拌匀,佐餐食。其芳香而味偏酸。能健胃进食。适用于牌冒虚寒,食欲不律者。有口臭。狐臭、胃部溃疡者不宜。(2)小儿受寒感冒、发烧,可用先用芫荽半斤熬汤,将毛巾浸入汤中用来温熨四肢及胸背各部,然后用毛巾擦干。在就医不便时,可用之。小儿可以热退身安。或用芫荽少许熬汤内服,亦有功效。-07-10延伸阅读:

1、灸友日签:鲜马齿苋治带状疱疹及肝癌疼痛

2、24种癌症中医临床治法

THEEND—

I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纯粹中医》著/白粹昭。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校对:铭铭。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身体护理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