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到快裂开的南方人,太怀念那个内裤晒不

2021-9-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年南方的秋天,像极了北方的春天,却没有北方春天的诗意,带来的只有烦躁。

今年秋天的南方,太干燥了。

台风“沙德尔”没给南方带来什么雨,却带来如此绚丽的晚霞,让海南、广东、福建的许多网友得以一饱眼福。/广州南沙天气官微

谁也不会想到,自10月23日“沙德尔”生成以来,接连进入南海的5个台风,竟然几乎没有给南方带来一滴雨水。当然,海南除外。

这些台风反而像个大吸盘一样,源源不断把北方的干冷空气吸引过来,长驱直入,让南方人都干燥到快裂开了。

嘴唇快要裂开了,就像龟裂的土地,苦等着哪怕是一滴甘霖。

鼻子快要裂开了,仿佛翻滚的火山口,稍不注意,鼻血就能像岩浆一样喷涌而出。

皮肤快要裂开了,好似茫茫戈壁,痘痘是沙丘,粉刺是那骆驼刺,扎得深,拔了痛。

整个人都快要裂开了,炸裂的瞬间还能蹦出一个孙猴子,身上烧满了三昧真火,就盼着玉净瓶里的水啊!

水呢?

太干燥了,此刻的你是嘴里喷火的红孩儿,还是全身烧着的孙猴子?/《西游记》

这哪里是南方的秋天,明明是北方的春天!

你看,叶子是绿的,花是鲜艳的,就差卷起的扬尘和飘飞的柳絮了。

卷起的扬尘有点壮观,飘飞的柳絮略具诗意,然而,今秋南方的这场干燥给人带来的,却几乎只有烦躁。

今年南方的秋天,像极了北方的春天

干燥有干燥的可爱之处,尤其是蓝蓝的天,太纯澈了,甚至连一丝白云都舍不得带。这大概是南方干燥专属的礼物吧,比起这两天深陷雾霾、又干又呛的北方,南方人的处境已经好很多了。

白天可以看蓝天,夜晚还可以看星星。这几天天上的星星特别亮,只是对于大多数打工人而言,白天既没有时间看蓝天,夜晚也没有时间看星星。干燥的可爱,大概跟打工人无缘。

在多数南方人眼中,干燥和烦躁,本就是同义词。

有一位朋友叫短腿,鼻子干得每晚出鼻血,早上醒来嘴里一股血腥味。紧张得他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去医院一查,只是开了一管类似凡士林的药,让用棉签往鼻腔涂一涂就好。他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南方干燥到流鼻血,到北方可咋整。/《唐伯虎点秋香》

在南方能干到出鼻血,他也算是个狠人。我只在西北的“青甘大环线”旅行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一个北方人,当时我夸下海口,说“干燥只是小意思”,想不到终究还是没能抵挡得住。但南方的干燥,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干燥的天气,还特别容易加剧荨麻疹发作。贴吧上有许多吧友说,他们只要在干燥的环境,荨麻疹就会发作,而潮湿的环境则不会。

可悲的是,偌大的中国,眼下竟然几乎没有一处湿润的地方。无奈的“荨友”们只好呆呆地看着一片片发红的皮肤,托着肿成包子一样的脸颊,道一声:“萧敬腾何时来南方?”毕竟,光吃氯雷他定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来一场大雨更加痛快彻底。

全国南方人,苦盼萧敬腾。/中国气象局

干冷的南方,街上人们穿的衣服也有了不少秋意。此时你要特别注意和行人保持一下距离,说不好谁身上的电流就会“啪”得一声打到你身上,倒是不会很疼,但“啊”地一声大喊,难免花容失色,或者失去风度。

接触电梯扶手等铁制用品也要千万小心,尽量先用手背去碰,手背皮厚,不怎么能感觉到疼。

静电实在是太让人烦躁了,尤其是女生早上梳头的时候,一不小心头发就能炸起来。要真能炸成爆炸头,还能省点理发钱。谁让静电不争气呢,只会徒增烦恼!

自助加油的朋友们,要尤其小心静电。一件毛衣有时候能产生伏的静电,要知道中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才伏。/腾讯视频

南方人大概很难想象秋高气爽的真正含义,如今是真切体会到了,大概就是天气预报里所说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红色”吧!如果白天有空出去走走也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但打工人哪里有这个时间,有时间还要在家补觉呢!

其实,往年南方的秋,也是会干燥的。只是今年干燥的天数比较多,而且还有一点不同。

往年这个季节是流感季,人们光顾着打喷嚏和吃药了,根本无暇顾及干燥的事情。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大家都戴上了口罩,无形中连流感的传播链路也给切断了。有的儿科门诊量跌了一半,感冒药销量同比去年下降了8成。

没有流感袭扰,南方人可以全身心感受干燥的“魅力”了。

南方人对付干燥,吃奶的劲都用上了

南方人对付干燥的手段,不仅精致,而且由内到外,从头到脚,十分周到。

加湿器是首选必备,不光要带加湿功能,最好还能喷点香薰,让空气湿湿的、香香的。

温馨提示:注意不要加纯净水进去。

不仅空气要保湿,身体更是要由内而外润泽起来。

对于广东人而言,煲汤是这个干燥时节清燥润肺的必备之选,家里备个炖盅,办公室里配个养生壶。煲汤的过程往往很慢,看着炖盅里腾起的热气,感受时间的流逝,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广东人煲汤,注重原汁原味,调料基本上只放盐,而且放得很少。

适合这个季节喝的汤有很多种,例如银耳雪梨汤、苹果煲鸡汤、海带薏米排骨汤、冬瓜干贝豆腐汤……琳琅满目,几乎可以一个月不重样。

太美味了!

除了喝汤,广东人还爱喝糖水。比起奶茶,糖水要健康许多。像红豆莲子糖水、木瓜银耳糖水、茅根马蹄竹蔗糖水等等,不仅好喝,还能消火滋补,实在是比“多喝热水”要好很多。

这是很明显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女朋友的直男,你会煲这么多种汤,女朋友该多开心;或者女朋友会煲这么多种汤,你的生活该有多丰富多有趣。

对付一个干燥都有这么多花招,再烦躁的情绪都能消解得差不多了。

所以说,还是要会生活。广东人可以说是南方人里最会生活的,没有之一。

体内要清燥去火,体表更要注重保湿,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女朋友给我敷过面膜,我就像这样僵住,一动不敢动。

面膜那就不用说了,是任何季节都要敷的,这个季节甚至得敷两张。除了面膜,还有眼膜。敷完之后,还得涂一层面部精华。

身上,得涂一层身体乳,手上还要涂护手霜。

在新世纪以前,人们所用的护手霜大多数都是一种叫雪花膏的东西,只是不同地区用的品牌有些差别。许多北方人都会使用“万紫千红”,而广东人则会用“爆拆灵”,“爆拆”在粤语中的意思即为“皮肤皲裂”。

护手霜的童年记忆,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用这些了。

有的人睡觉喜欢张大嘴,这样第二天醒来会口干,这时候还可以贴个闭嘴贴,这样嘴巴就可以保持湿润状态。

以上这些都是睡前必备功课,醒来之后还要涂保湿乳,喷保湿水,涂润唇膏。

说起润唇膏来,真是觉得神奇。我在广东觉得涂了就跟猪刚鬣一样,浑身不舒服。但去西北那几天,嘴唇都裂到出血,一直想舔,结果越舔越干,还好,润唇膏拯救了我。

不过,我始终适应不了保湿乳,一涂完就觉得整张脸都被蒙住了,很憋得慌。作为一个直男,我还是更适应脸上的油脂天然形成的保湿层,我觉得这个都比保湿乳舒服。

说到油脂,就不得不提一下洗澡的事情。南方人,一天不洗澡就浑身难受。

但理论上,干燥天气应该少洗澡,即便洗澡也应该少用沐浴露,因为沐浴露会破坏皮肤表层形成的角质,这层角质本身就是保护皮肤的。

这个对于南方人而言可是个悖论,所以,这个问题在南方人身上可能是个恶性循环——越干燥越想洗澡保湿,越洗澡皮肤越干燥。

如此看来,在干燥面前变得精致,也可能是被洗澡逼出来的。

北方人笑而不语:干燥才是上天恩赐

先澄清一点,北方人对干燥的态度,并不是全然的逆来顺受。

尤其是冬天开始供暖,或者村里的火炕烧上的时候,那种干燥北方人也受不了。

这样做也有难题,比如如何加水。/沸点视频

“双十一”那天,一群北京的大学生上了热搜,他们把塑料瓶剪开,装上水,然后插在暖气缝里,制作了一个不需插电的天然加湿器,好评满满。

更为粗暴的方法是,直接把水洒在地上,这样扫地不会有浮尘,空气也能保持湿度。

总体而言,北方人不一定比南方人抗冻,但抗干燥的能力,绝对是北方人强。当然,相较而言,抗湿气的能力,显然也是南方人更强。

豆瓣鹅组去年做过一个调查:《干燥的北方和潮湿的南方,你们喜欢在哪里生活》,结果显示,“南方人喜欢南方”的比重最高,达到40%,而“北方人喜欢南方”的比重最低,只有11%。

你会怎么选?/豆瓣

其中,干湿之争是影响投票最为核心的指标。

在北方人看来,干燥是上天恩赐。

尤其在交通还不发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了秋冬季节,北方万物凋零,必须储备蔬菜肉食才能过冬。气温低是一方面,干燥的气候也很重要。

正因为干燥,地窖里才能存下够整个冬天吃的土豆,窗台上才能晒够整个冬天吃的玉米,厨房里放的大粉条子才不会受潮发霉……

有的地窖挖得很深,因为深才可以保暖祛湿。/新浪新闻

如果干燥变成湿润,以北方的昼夜温差,怕是几乎每天都要来一次“回南天”,这是南方的一种极度潮湿、连墙壁都能“渗”出水的天气。到时候别说存储食物了,怕是被子床铺都要湿哒哒。

有位豆友发广播说:“我粗硬发质,在北京吹一个发型能保持一周,南方保持两小时,感谢干燥。”

正如北方人能为干燥找出一千条喜欢的理由,南方人也能为潮湿找出一千条爱上的原因。

众多原因中,我首推“气候湿润,皮肤好”。作为一个在广东呆了10年的北方人,我有发言权。因为每次过年回到家,我妈都会感叹一番,“我儿子皮肤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满脸痘痘,脸色也不好”。

湿润的天气,由于比热容的作用,昼夜温差也会小一些。到了晚上,江边的风吹起来特别舒服。

即使“回南天”来了,空气里潮湿得能拧出水来,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买个抽湿机去抽掉空气里的水汽就好。

也有的南方狠人坚决不用烘干机,而是自己开发了一套“烘衣系统”。

衣服晾不干,打开烘干机也可以解决问题。我觉得,对晒衣服晒被子不用有什么执念,人家外国人都不晒,也没听说就怎么影响身体健康了,烘干机也一样可以。

到底是干燥好,还是湿润好,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答案。我更喜欢湿润,但也能适应干燥。如果适应不了也不要勉强自己,该抽湿就抽湿,该加湿就加湿,该煲汤就煲汤,懒得煲汤就喝多点热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最终为的都是四个字——

活得舒服!

故事的最后,听说台风“环高”终于要带来一些水汽了,南方持续了接近一个月的干燥即将结束。原本属于南方的湿冷很快就要回来了,但对于南方人而言,这才是家的味道。

这几个台风轨迹相似,“环高”也有可能完全不会给南方带来水汽。所以南方人啊,还是要做好跟干燥打持久战的准备!/台风路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