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平衡营养四高,血栓,结石
2021-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水是最善之物,滋润万物而不争功,溶万废恶而不鸣屈,是最接近于大道之圣物。
水,在我们身体中也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本源,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源”,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根本保障,又容纳了身体中所有毒素和废物,所以,水!是我们生命的第一要素!
一、水!你最不重视的生命之根
越是寻常的东西,越是唾手可得的东西,越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比如说水。你珍惜过吗?你节约过吗?你重视过吗?
我们都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同时,水还被医生们誉为“百药之王”。相信你可能没有听说过!
水隐藏在我们的身体内,维持着我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可见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东。但是,我们是不是都了解它呢?
?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70%,占大脑、肺、心脏、内脏的80%,占血浆的92%;
?当水分丢失量为体重的1%时,人就会感到口渴,身体机能就开始受到影响;
?当丢失量占到2%,身体运动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伴有食欲降低、压抑、烦躁感等疾病症状;
?当丢失量达到4%-8%,会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软弱无力等脱水症状,此时你的意识会模糊,甚至出现幻影梦境;
?如果丢失量超过10%,就可能会危及生命!
?更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尿酸、高血糖、血栓、结石、癌症等等疾病,都和水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就连普通的感冒都是由于水失衡所引起的。
二、95.3%的国人不会喝水
《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国民现在有95.3%的人是不会喝水的;
?有65.9%的人只有口渴了才会去找水喝;
?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更令人担忧的是,还有23.9%的人不知道饮水不足,是可以损害健康的!
三、喝水少病痛多,缺水才是万病之源
北京市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教授表示:“一个人的饮水习惯决定了他的健康水平,喝水不足,病痛就会找上门,小到感冒发烧,大到脑卒中、心梗、癌症等”。
其实,缺水也远不只是感觉到口渴那么简单,可能会从头到脚都在伤害着你。以大脑为例,水分减少,人的反应速度会急速变慢,更易感觉到疲劳。《人类大脑研究杂志》刊登的研究发现,长期或严重缺水,会导致青少年大脑萎缩,损伤认知和记忆能力。
大量的科学数据还证明:缺水,是最能给我们身体带来一些列疾病的不良因素。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饮水不足的状态下,就会造成我们身体一系列的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
1、大便的70%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重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泄不畅。建议便秘的人每天喝ml以上的水,分成8-10次喝,同时多吃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2、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很多肾结石和尿路结石患者,饮水量比一般人少。这是因为喝水少会导致尿量减少,身体内的废弃物不能随着尿液及时排出来,易形成结石。
3、痛风是人体内血尿酸增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造成的。喝水少会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患病风险增高。赵飞虹建议:“痛风病人可多喝富含锶、钙的矿泉水”。
4、赵飞虹教授表示“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饮水不足,血液黏稠度就会升高,血液循环会变慢,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建议“三高”患者多喝镁含量高的水”。
5、多喝水对消化道、血液、泌尿系统都有益处。喝水多的人发生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风险较低。美国研究表明,每天喝5杯水的女性比喝少于2杯水的,患结肠癌几率降低45%;男性每天喝4杯水比喝少于1杯水的,患癌几率降低32%。
四、十个关键时刻,补水就是治病,喝水就是救命
研究发现,科学饮水能提高人体的三大核心功能。
?一是代谢功能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及时排出机体代谢产物,加速血液循环;而缺水加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增加肥胖、肾炎等慢性疾病风险。
?二是免疫功能不爱喝水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充分的饮水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使流感病毒无法迅速繁殖,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三是抗氧化功能充足的水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去除机体内自由基和其它废物、毒素等。
总结:水,基本解决了我们生命中最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排除毒素、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所以说,水是人类的“万能药”确不为过。水是生命之源,但也不是说喝的越多越好,殊不知还有水中毒一说,水中毒也是能威胁生命的!所以,专家给出了十个时刻是喝水的关键时刻,还请你谨记!谨记!谨记!
1、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通过排尿、出汗、呼吸不断丢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代谢物积存。临睡前适度喝水可缓解该现象,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能因为怕起夜而拒绝睡前喝水。
2、赵飞虹教授表示,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生理性缺水状态。吃早餐前喝一杯水,只需要20秒,水分就能进入血液中,使血液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3、很多人洗完澡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会令血流量增加,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赵飞虹教授建议,此时应小口慢速喝一杯温水。
4、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均可。
5、人在发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消耗大量水分。赵飞虹教授忠告大家,此时可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6、赵飞虹教授说:“尿液呈浅黄色表明喝水量足够;若尿液比较黄,就要立刻饮水毫升左右;若尿液呈土黄色,说明已经严重脱水,医院治疗。”
7、很多旅行时飞机、高铁等舱内是密闭、低温、干燥的。短途旅行最好在出发前就开始补水,旅行途中再喝点水,感觉到不渴就行;长途旅客应保证每小时补充一次水;尤其冬天舱内温度高,身体“隐形失水”多,更需要补水。
8、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此时不妨喝一杯温水,肾上腺素会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心情或许会轻松许多。
9、怀孕期的准妈妈体内的血流量会增加了一倍,需要大量水分补充。如果喝水过少,会导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增加尿路感染几率,同时还会对胎儿不利。
10、运动会消耗大量水分,尤其是孩子,需水量高于成年人。除了运动前要喝水,运动时每隔半小时也应适当补水。天气较热或运动量大时,孩子应保证喝够毫升水。
五、如何判断是否缺水
年《中国国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天每人的水摄入量为1-毫升。但是,对每个人来说,饮水量的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同时,季节不同饮水量是要调整的。另,一般健康人出汗量和呼吸力度加速、加快越多,水分的补充量就要随之而增加。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尿液的颜色,简单判断自己饮水量是否足够。尿液颜色呈浅黄色,说明饮水充分;如果尿液颜色较深,那就应该多补充一些水分了。
需注意的是,我们的日常食物中也含有一定的水分,吃含水多的蔬菜水果、汤水、粥也是能补充水分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