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3岁孩子玩了这个,鼻子奇痒还流血
2020-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最近,3岁的宝宝在决明子沙池玩了1个小时,一周的时间里,宝宝说鼻子里奇痒无比,宝妈宝爸用纸巾擦试竟还擦出了血迹,用手机照孩子鼻腔发现里面有黑黑粘糊糊的东西,用棉签弄不出,妈妈用小指尖尝试清理,孩子大哭还流了不少血。宝妈宝爸吓坏了,医院。
通过麻醉手术,医生用鼻腔异物钩将异物取了出来,随后医生用棉签拨弄着,惊讶地发现竟是3粒已经泡涨的并且开始出芽的决明子!医生提醒,不建议年幼的孩子玩决明子沙池,每年决明子被塞进鼻腔耳朵的常有发生。
1决明子掉进鼻腔的危害性跟沙子相比,处理决明子要麻烦多了,因为决明子如果不小心进到了耳道或者鼻腔,会跟鼻腔内的分泌物粘连在一起,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鼻塞,引发鼻窦炎,如果这些颗粒是活种子,在耳道和鼻腔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它们会吸水膨胀甚至发芽,如果是死种子,也会由于吸水而造成不适。弄不好还会进入鼻腔深处,甚至会被吸入气管导致儿童窒息;如果进入内耳吸附耳膜,轻者会发臭,重者会流脓、听力下降,对听力造成伤害。
2孩子玩耍容易传染细菌和病毒对于商家所说的玩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的功能,但不少中医表示否定,因为决明子食用了才有清肝明目的效果。另外,在消毒效果方面,决明子反而比不上沙子,会因为较多孩子玩耍而传染细菌和病毒。
3正确引导孩子不能向身体孔洞塞东西儿科医生表示,6岁前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生异物进入耳鼻,甚至是下身的情况。这是因为这阶段的孩子,正是对外界事物最好奇的年纪,他们喜欢拿手指抠小洞洞,喜欢往小洞里塞东西等,所以可怜的身体孔洞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塞物对象。
提醒:这些东西别让孩子碰!黄豆、绿豆等豆类2岁的楠楠和家人到农家乐玩耍,跟几个孩子在黄豆堆上面玩,回家后出现不适、鼻腔流血,后来医生从楠楠的鼻子里取出了一粒泡涨的黄豆。豆类入孩子耳鼻的病例每年很多。耳鼻的孔洞相比豆类较小,如果孩子不懂事,较容易被塞进身体。
纽扣电池等小物4岁女童在玩耍时将纽扣电池塞入了自己的下体,直至下体流血才引起家人的警觉,医院实施手术,顺利取出误入下体的电池,但是孩子的阴道壁受电池腐蚀已变黑。大人平时注意年幼的孩子是否在玩螺丝扣、笔帽、金属片、电池等小物,这些小物也容易被孩子误食。
蚊香液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做微商,经常要在 婴幼儿错喝蚊香液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据介绍,电蚊香液里的成分毒性较强,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物质。小孩误服后,对神经损伤最大,胃黏膜被腐蚀造成出血慢慢恢复,而呼吸功能的恢复较难,且神经毒害产生的副作用会长时间存在。医生提醒,不要将散装或者液体药物,比如洗衣液、农药等放入塑料瓶中,这样孩子更容易误食。医院也较常接到此类急救患儿。
棋子和父母一起住在武进某公司职工宿舍楼的9岁男孩涛涛喜欢玩棋,还喜欢边下棋边把棋塞到嘴巴里玩。8月17日旁晚,涛涛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跳跳棋,他又一次将棋放到了嘴里。玩到开心时,涛涛兴奋得大叫起来,没想到,意外发生了,嘴巴里的棋一不小心呛进了气管。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温馨提示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不要给孩子玩耍硬币、玻璃珠等等;婴幼儿衣服的选择以简单为主,不要太多饰物,不要给还没有危险意识的小宝宝佩戴项链、戒指、发卡等等;一些细小、尖锐的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以及包含电池的遥控器等一定要妥善放置,不要让孩子能够轻易拿到。
一旦孩子发生误吞异物后,应立即找专科医生,不要随意乱吃东西或大幅度地活动,专科医生会根据异物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快将异物排出。
异物卡喉怎么办?来源:湖北经视、幼儿教育专家、人民日报、南方新闻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