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云的故乡11勇闯七十二道拐

2021-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刘纪/七月流火

今天的计划又落空,完全是受了经验主义的影响。

原来打算今天从左贡赶到林芝,感觉从左贡到林芝只有公里,如果在山东公里用七八个小时就能赶到,即便有些特殊情况十个小时也差不多。没想到,到波密已经是晩上七点,耗了近十二个小时。看看天色已晚,两位女士担心开夜车不安全,在她俩的坚持下我们只好在波密住下,宿格林豪泰酒店。

其实,波密这地方是这条线从巴塘至拉萨海拔最低的一个驿站,原本就想安排住在这里,但由于它在行程空隙,就一直没排上我们住宿的日程,没想到千出百拐终于还是有缘在这里宿下。

我们仍然延续和习惯用山东的作息时间安排行程,但随着车轮向西不断前进,太阳每天的升起时间越来越晚,而它的落山也越来越迟,它就像一个暮年的老人,行动越来越迟缓。所以,当我们今天早晨7点钟辞别酒店到街上找饭店吃早饭时,街上的饭店都未开张,我们只好空腹进发。

昨晚住的左贡,是西藏的一个小县城,全县人口只有人,绝大部分为藏族,以农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县城沿街建筑大都是开放后建成的低矮楼房,但街道整洁,商业繁荣。左贡海拔多米,昨晚睡觉至今晨1点半被憋起来,只睡了1个半小时。海哥两点半也被憋起来。两位女士休息还好,看来女士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好于男士。

从进藏以来,我就有意识地降低车内的温度,但人长期在低温中也容易感冒,刘哥的感冒未好,我也开始感冒,喉咙疼痛,鼻腔干燥紧缩,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后面的路程还长,一定要尽快好起来,否则就不能进阿里地区。

今天西出左贡就开始爬高,当升至米,我就明显感觉有高反,胃里搅,恶心。再加上感冒引起的喉咙痛鼻腔紧,实在是痛苦而煎熬着,远不如在家看着电视喝着茶水那么悠闲和舒服。然而,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如果以一种单一的形式渡过一生虽然未尚不可,但却是辜负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辜负了美好的时光。所以,单一形式的时光重复,实际是对生命的浪费,只有多彩的人生才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寿。

两位女士看我痛苦难忍,迷迷糊糊,主动接过方向盘。巾帼不让须眉,勇敢地驰骋在高山峻岭之间。我喝上爱人递过来的能量闭目休息,两个半小时后高反才有所缓解。看来,这高反与昨晚休息不好有很大关系。

西出左贡公里到达邦达。邦达是线去昌都的三岔口,有G公路将邦达和昌都相连。在邦达北G线43公里处有邦达机场。而且,西去不远就是海拔米的业拉山口,山口以西便是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地势一路向下。所以,邦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西藏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后勤保障作用,万一战事失利实行战略转移,又可以据守一方,等待支援,实施战略反攻。我们没有在此停留,匆匆路过。行至不远处,又是检查站。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检查,把身份证、驾驶证、行车证、边境通行证一一准备好,有序地受检。

检查站不仅检查人员车辆,往往还预示着下一个危险路程的开始。果不其然,又发放限速条,规定邦达至八宿94公里必须最少用两个半小时跑完。在这一路段,要盘旋上米的业拉山口,还要经过著名的怒江72道拐。从业拉山口到八宿七十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达米,一上一下,路况十分险峻。

人在高原有反应,汽车在海拔米以上行驶也有明显的高反,不管怎么加油,发动机转速就是上不去,汽车只能行驶在40迈左右。加上开着的空调,更加重了汽车的负重。难为了我们的爱驹,2.0的排气量拉着我们四人,拉着满车的行李,像一头年迈的老牛喘息着艰难地蠕行在这荒无人烟的世界高原。有时,我竟下意识地松开油门,想让其喘口气,当然我知道这是徒劳的。还好,拐过一个弯,我们终于爬上米的业拉山口。

和我们同时来到业拉山口的还有一个七八人的自行车队。小伙子们穿着自行车防护服,头戴防护帽,浑身上下透露着青春气息,表现出他们的专业和帅气。但在这样的高度,不管你身体如何,都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小伙子们尽管精神不错,但也是气喘吁吁。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的过去,记得年我当兵第一年我们分区球队去泰山市参加省军区篮球比赛,空余时间爬泰山,我们一口气从岱庙直上玉皇顶。转眼间我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不免嗟叹时光之恍惚,人生之短暂。生命对于我们这一代已是留住的晚霞,挥之即去。能够在生命的剩余时间干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或者旅游写字画画摄影,给多彩的世界增加一丝炫丽,是我们生于这个时代不愧于这个时代的最后一份责任。我们四人下车来,早已把自己的动作编排得像人类首次登月一样慢,拍照留念和创作,没有感到太大的不适,然后我们向著名的怒江72道拐奔去。

向左拐过一个山弯,将山体由右边挪到了左边,汽车在我的控制下缓缓下山。“72道拐”是施工单位给起的名字,它是一个虚数量词,和“万丈悬崖”并不是一万丈一个道理。如其说是个数量词,倒不如说是个形容词。我大体数了一下,从山顶到山脚一共有拐,比号称的还要多,因为在山脚的拐中间往往套一个拐弯。

我驾驶车辆行驶在右边靠山崖一侧,左边是高耸的山峰,右边是陡峭悬崖,像羊肠一样弯曲而狭窄的路面刚好能汇过两辆车。由于山体的阻挡,一个个密集的弯道时刻迎面而来。这山与那山之间的山涧,怒江泛着黄灰色的颜色奔腾着咆哮着,翻飞着水汽奔向远方。行在这样的路上,只有专心致志开车的份,不敢左顾右盼,否则就要车毁人亡。我紧握方向盘,精力高度集中,复杂的路况容不得我有一丝一毫的精神懈怠,两只紧握方向盘戴着手套的手握出了汗。

下到山脚,我们绕过几户藏人家又爬升到了相邻的一座山,回望走过的72道拐,山路像一条绳索把大山五花大绑,在山体上留下缠缠绕绕的痕迹,远看很是壮观。

穿越72道拐过八宿沿国道继续西行,山路又在不断爬升,至然乌达到米。西出然乌,就是西藏有名的然乌湖了。然乌湖处于国道和川藏公路的交叉口,像一只蓝宝石镶嵌在这个三角形里。年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了今天的堰塞湖,它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帕隆藏布江的源头。湖水的颜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或蓝或青或绿,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魔法。湖中,点缀许多岩石和小岛,使平静单调的湖面多出几分情趣。湖面两岸树影婆娑,显现出春天的魅力和美丽,使人不愿离去。此时的然乌湖,湖水湛蓝,清澈通透,泛着淡淡的银色鳞波。当微风来临,拂起的涟漪羞羞答答,适应低温的小鱼在这涟漪间游来逛去,寻觅着属于它们的美食。此情此景,好似江南景色又胜似江南景色,如果不是五千米的海拔阻断了游人的脚步,这里的游人一定是络绎不绝。在高原,大凡有湖泊的地方,必有雪山冰川相伴。果不然,湖的对岸就是有名的米堆冰川。雪山的冰雪融化后一滴滴汇集成小溪流入山下,形成湖水。我们车轮碾在冰山脚下,几十米处就是白皑皑的冰雪,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我们不时停下车的脚步,用相机记录下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当我们一路风尘风尘仆仆赶到波密,已是下午七点半。

波密是位于西藏东南方向的一个县,自吐蕃时期以来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年才完全纳入西藏地方政府管辖。波密全县人口两万八千,大都从事农牧业。打开酒店的窗户向南瞭望,帕隆藏布河横着从眼前流过,带着水汽发出隆隆的响音。江水穿过县城使县城一分为二,一桥飞架南北,连接两岸。下午七点半的波密,太阳还高,阳光透过灰暗的云隙将光亮投射在山巅、连接两岸的桥梁和城区的建筑上。浓密的乌云遮住山峰,有一些白色的流云在山腰中流淌,时聚时散。低的海拔,充足的氧气使大家情绪很好,我们就像一群缺氧的鱼儿忽然来到一汪清澈湾泉,十几个小时驾车的我感觉也不太累。海哥和小青抓住夕阳落山前的黄金时段进行创作。

今天我们住的地方海拔只有米,我们要好好地睡一觉。明天计划赶往林芝。

到拉萨越来越近啦。

年4月20日于听涛轩

作者简介

刘纪,亦名刘汲,笔名七月流火,年生于山东高密市,祖籍山东荣成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早年毕业于山东昌潍师专中文系,习影后毕业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自幼喜爱书法、绘画、篆刻、收藏、文学。前半生干过工人,当过兵,干过公务员,担任过企业领导,下海办过公司等。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艺术人生浇灌了沃土。

如果您喜欢作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zl/20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