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疼痛出血案
2019-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葛某,女,59岁。
初诊(年3月12日):鼻腔疼痛、出血3月余。患者于3月余前无明确原因出现双鼻腔疼痛,有长疮样感觉,白粘鼻涕,量少,鼻涕中经常有血丝。病后曾做鼻腔镜检查,可见双侧鼻前庭皮肤红肿糜烂,局部皮肤增厚,皲裂,结痂,双侧鼻粘膜充血,双下鼻甲肿胀,中甲水肿,鼻中隔偏曲,鼻道可见清水样分泌物。经耳鼻喉科局部及服药治疗效果欠佳。刻诊:鼻腔疼痛,干涩,白粘鼻涕,量少,鼻涕中经常有血丝,鼻腔通气不良。无喷嚏。无头痛头晕,无咳嗽,纳可,口干,饮水不多,无口苦,眠差,二便调。舌苔白,脉弦细。
处方:柴胡18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清半夏15克,桔梗10克,生石膏30克,牛子15克,元参30克,苍耳子10克,薄荷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7剂,颗粒剂,日1剂,冲服。
二诊(年3月19日):鼻腔疼痛减轻,出血近无。鼻涕减少,通气好转。舌苔白,脉弦细。病情好转,守方7剂。
三诊(年3月26日):鼻腔疼痛缓解,未再出血,白粘鼻涕消失,通气尚可。舌苔白,脉弦细。上方7剂继服巩固疗效。
按:胡希恕先生认为热在半表半里,既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只能顺孔道上涌,故孔窍的病如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常与少阳相关。本患者鼻腔疼痛出血,干涩,涕粘,鼻塞,内窥镜检查示红肿糜烂,热毒明显。病属三阳合病,小柴胡汤加生石膏、牛蒡子、元参合苍耳子散治之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