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鼻腔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2021-5-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张东霞姚翔章伟刚

医院耳鼻喉科

鼻腔血管平滑肌瘤0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4岁。因右侧鼻腔渐进性阻塞3年余,发现新生物1个月于年6月3日入院。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当时无流涕,无疼痛,无鼻腔出血,无嗅觉减退等。一直未治疗,鼻塞逐年加重。

1个月前患者偶然发现右鼻腔新生物,渐进性增大,伴持续性鼻塞,无疼痛,无流涕,无鼻出血,无头痛头晕,嗅觉正常。

入院检查:鼻部外观无畸形,右侧鼻腔前端有一新生物,大小约3cm×3cm×3cm,色淡红。

表面光滑,无溃烂出血,质硬,带蒂,根蒂附着于鼻腔外侧壁前端,鼻咽部无异常。

CT扫描显示:右侧鼻腔前端类圆形软组织肿物,密度尚均匀,直径约0.8cm,周围骨质无破坏(图1)。

初步诊断为右侧鼻腔乳头状瘤。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于年6月5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鼻腔肿物切除术。

术中循肿物边缘找到鼻腔外侧壁前端根蒂附着点,用息肉钳完整摘除肿物,创口黏膜双极电凝止血,黏膜表面用可吸收纱条填塞止血。

术后抗感染治疗,切口一期愈合,术后3天出院。术后病理报告:右鼻腔血管平滑肌瘤(ALM),局部伴有少量脂肪(图2)。

术后随访鼻腔无疼痛、出血,鼻腔黏膜光滑。

02讨论

血管平滑肌瘤属于少见的间质来源良性肿瘤,由成熟平滑肌细胞和丰富血管构成。

多见于中年患者下肢的皮下组织。原发于鼻腔的血管平滑肌瘤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不详。

国内外鼻腔血管平滑肌瘤的相关报道较少。鼻腔血管平滑肌瘤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以鼻塞和鼻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例患者无鼻出血等临床表现,可能与肿瘤大小、生长浸润的部位有关。

B超、X线和CT扫描显示病变组织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组织内,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少数病变内可见程度不等的泥沙样、斑点状或团块状钙化影。

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缘整齐,有纤维性假包膜,肿瘤实质主要由血管和平滑肌构成,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

手术切除肿瘤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唯一方法,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倾向。

END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qnpo.com/jblcbx/21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